1975年,全國第四屆會議上,總理推薦39歲的孫健為國務院副總理,這讓無數人感到吃驚,因為孫健這位曾經的砂工,居然一下變成了國家領導人,這讓無數人難以想象,甚至完全想不到。
孫健之所以會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要是總理欣賞他務實作風和群眾基礎,而且關于孫健總理曾經有一段這樣的評價:"這個同志,腳踏實地,懂得群眾工作,很難得啊!
在正式成為國務院副總理后,總理讓孫健多到下面看看,花三年的時間掌控情況,這樣方便日后工作,從這里可以看出,總理對孫健的信任和期望。
從擔任副總理那一刻起,孫健便到基層情況,時刻保持謹慎清廉,絲毫不敢的怠慢,也不懂如何使用“特權”讓人完全感覺不到他就是一國副總理。
從孫健擔任副總理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稱職的副總理,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是一位實打實的人民公仆,然而他在副總理職位上就干了三年,便被中央“停職檢查”,一夜之間從副總理變成工人,完全降維打擊,妻子很是擔心孫健,孫健知道妻子在擔心什么,于是告訴妻子“我不會自盡的,放心。
那么,孫健為什么會被提拔為副總理,之后又因為什么原因,又變成工人,今天來聊下這件事情。
孫健,1931年出生于山東一個農民家庭,孫健出生的時候,中國正處于最混亂的時期,所以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孫健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感到十分絕望。
好在這種絕望的生活,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在孫健長大后,新中國光輝照耀大地,孫健的命運也得以改變。
長大后,孫健依靠從父親手里學習到鑄工手藝,從而進入了天津內燃機廠擔任翻砂學徒工,翻砂工作為工業當中最為艱苦的工作之一,可就算如此,孫健也沒有絲毫后退一步,而是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難,以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項工作。
在孫健的努力下,他很快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車間主任,并成為一名黨員。
那個時代,能從一名工人,成長為車間主任,不僅要有足夠的能力,還要有不錯的機遇,這樣才可以吸引到領導的注意力,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日常孫健還學習政治理論和社會管理知識,并且將這些融入工作中,以確保能最大限度的為大家謀取福利,在孫健的努力下,天津內燃機廠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在成為廠領導后,孫健沒有因此忘記初衷,而是時刻為員工謀福利,并且優化生產流程,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稱職的廠領導人。
除此之外,孫健還順應時代潮流,學習偉人的著作,這一舉措不僅讓他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一個新方向,同時還將所學所用,融入工廠的日常管理中。
有一回,廠里人讓他去參加一次會議,然而在會議開始前,演講稿都沒有落實,這讓大家很是著急,在這時候孫健主動提出由自己來完善演講稿,隨后廠領導講這個任務交給過,不久后孫健便寫好了題目叫《朝著共產主義大目標,兩步并做一步跑》。
該報告一出,瞬間震驚了廠領導,大家想不到,廠里面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才。
于是在不久后,孫健被提拔為天津機械局革委會副主任,負責抓生產,就這樣孫健開啟了自己的傳奇的從政生涯。
接著,他在天津機械局革委會干出不錯的成績,隨后被組織提拔為天津市委書記,成為那時候最年輕的省級領導人。
本以為這已經到了自己仕途的巔峰期,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會在1975年,全國第四屆會議上,總理推薦39歲的孫健為國務院副總理。
孫健成為了副總理除了自身能力強,還有個原因就是偉人對于四人利益團伙不滿,同時總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偉人這時候決定讓鄧公主持工作,所以很有必要換上一些年輕有活力干部,這些人包括工人和農民,孫健作為工人階層的杰出代表,受到了中央重點關注,隨后被提拔為副總理。
成為副總理后,孫健沒有忘記初衷,更加謹小慎微,老實他是做事,夾起尾巴做人,而這貫徹了他三年副總理生涯。
有一年下去視察工作的時候,當地領導安排警察開車,安排盛大的接風宴,孫健要求坐普通車,同時拒絕接風宴,而是和大家聊工作,這讓當地有些人吃驚,可孫健卻表示自己是工人出身,壓根不需要這些牌面。
如今自己作為副總理,本能享受到一些特別對待,可他并沒有享受身份所帶來的便利,而是始終堅持初衷,不敢忘本。
在這期間,他始終堅持到一線,不管他人的看法,因為他覺得只有到一線,才可以更好了解情況,也正是因為他的踏實肯干,很快就掌控了大量一手資料,也為自己的決策,奠定了牢固基礎。
日常,孫健也沒有謀私,同時還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開墾了一塊地,沒事情的時候,帶著工作人員一起種菜、干活、施肥,壓根不管他人議論,而是堅持自我。
除了這件事情外,孫健不給家人謀私利,始終堅持一個黨員的高風亮節,讓人十分佩服。
在擔任副總理三年的時間里,工作強度十分大,讓他患上了失眠癥,可就算算如此孫健也沒有忘記總理的囑托,跑遍全國各地的工廠、礦山和港口,可以說這三年的時間里,他將總理的一步步付出實踐,沒有辜負總理對他的厚望,實打實做一名人民公仆。
1978年的一天,孫健正在外面考察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中央電話,告訴他被撤銷一切職務并要求他接受調查。
面對這樣的變故,孫健沒有多大驚訝,還安撫擔心自己安危的妻子:“我不會自盡的,放心。
雖然組織上對孫健進行了一番調查,經過一番調查后,孫健并沒有犯多大錯誤,所以在不久后調查便結束了,有關方面找孫健談話的時候,他提了一個要求回天津。
結束調查后,他返回了天津機器廠工作,像一個普通工人一樣上下班,到食堂打飯,而是和普通工人一樣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優待,妻子見狀也徹底松了口氣。
這時候孫健,雖然失去了副總理的身份,但是他的人生回歸到了自己最希望的一個狀態,在這期間他不僅失眠癥也得以治愈,同時也能認真踏踏實實工作,還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之后,他被平反,本有機會返回中央,然而他婉拒了這個邀請,繼續留在地方工作,1985年任中國機械工業供銷總公司華北公司總經濟師兼中機公司、中奕公司總經理。
而后隨著年齡漸長,孫健慢慢退出了一線,1995年的時候被查出患有肺癌,可就算如此,他也十分平靜,畢竟人有生老病死,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期間,他也沒有忘記繼續工作,為祖國發展繼續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生命最后時刻的時候,他始終希望能回到廠里看看,然而卻沒有機會。
1997年10月,孫健在天津病逝,享年66歲。
孫健的一生就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特殊年代普通人的奮斗和無奈,也詮釋了“寵辱不驚”的智慧,在時代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初衷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遠比職務更讓人銘記。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