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爭向來是波譎云詭的。1959年召開的廬山會議,也成為了彭老總等人政治生命中的滑鐵盧。
彼時面對嚴重的自然災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在取得成績同時造成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浮夸風”等問題,如何解決已經迫在眉睫。這個性格耿直、一心為民的老帥還是寫下了那封改變命運長達三千多字的“萬言書”。
坦白講從“萬言書”的內容來看,彭老總已經是極盡自謙,行文也盡量克制,說明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問題。
奈何時勢所迫,況乎有人的地方……要知道,彼時國際上赫魯曉夫不斷攻訐,美蘇之間也出現媾和現象,朱可夫事件影響之下國內也展開了軍隊整風,而緊要關頭思想、士氣乃至民心經濟上的可鼓不可泄,這一切也都讓毛主席不得不對彭老總展開批評。
這場本是糾“左”的會議,最終也因此轉變成了批“右”的會議,彭德懷、黃克誠也成為了批斗對象中的代表。
而彭德懷、毛澤東之間的關系也由此變得緊張。毛主席在肯定他敢講真話的基礎上,也有了他容易得罪人的判斷。
被批判之后,彭老總也被免去國防部長職務,而后他也申請搬離了中南海到了北京西郊的吳家花園。
在吳家花園,彭老總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為了驗證產量,他還開始了親自耕種、施肥、管理了一分地的小麥田。1961年,他第二次調研后,又寫下了九萬字的農村專題報道。
而毛主席則在忙于國是。
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毛主席的講話,讓彭老總似乎看到了平反的希望。但這份希望卻也迅速被《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的直接言明而澆滅。
彭老總何等性格,自然要申訴的。
“也許現在沒有用(指的是1962年的八萬言書),留給后人作歷史研究也好哇!”
而在這封信中,彭老總除了申訴個人遭遇之外,對于中央用人也表達了關切,他建議不要重用一人,此人便是柯慶施。
信中他寫到:柯慶施人品有問題,喜歡并且也善于政治投機。事實上,確實如此。
柯慶施1902年出生,1922年加入共產黨,受邀參加“一大”時還曾受到列寧接見,可以說也是黨內的老資歷。
建國后,柯慶施仕途平步青云,歷任任江蘇省委、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等職務,并于“中共八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這里面自然少不了毛主席對他賞識的緣故(甚至于毛主席對于小他8歲的柯慶施以柯老相稱),也有柯慶施能寫的一手好文章,理論非常扎實的原因,另外自然也少不了他的“投機”能力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柯慶施的“表現”。
他在彭老總講話后,收走了彭老總的講話稿,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很快,他也在看到風向后第一個提出了彭老總萬言書中的問題是攻擊毛主席。
而在上海等任上,柯慶施與“上海幫”的猖獗有密切關聯,他也是張春橋的推薦人。只不過就當時的位置、話語權而言,毛主席顯然并不太認同彭老總的說法。毛主席甚至留下了“我對彭德懷這個人比較清楚,不能給彭德懷平反”的表態。
1965年,柯慶施又獲拔擢,當選了副總理。不過三個月后,他便因病逝世。
至于彭老總,則繼續在泥沼之中。1974年,在悲愴中去世,1978年才獲平反。
1988年,柯慶施的骨灰被移出了八寶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