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24年盈利60%左右,今年目標是盈利20%,本來預期會比較艱難,只有在美元降息后的下半年才能收獲。
誰知道春節殺出一個DeepSeek,直接引爆今年的科技行情,我重倉的中概互聯賺麻了,預計今天結束整體收益率在18%、19%左右。
昨天賣出52萬后,今天繼續賣出45萬,中概互聯也只剩下50%的倉位了。目前手里的現金高達200萬,我也發愁下一步買什么方向。
先說科技部分。隨著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的崛起,科技互聯網板塊的估值重塑進程加速推進,市場風險偏好顯著回升。在這一趨勢下,港股市場的高彈性板塊,尤其是AI及科技互聯網領域年后暴漲,目前算是估值合理階段,遠不到泡沫階段,當然,肉眼可見的便宜也沒有了。
所以我還是保留了50%的中概倉位,但是今年收益率已經達到預期,加上實在是漲太快了,我覺得會回調吧,就賣出一半的倉位。
科技板塊可能要歇口氣了,后半年有新的刺激要素繼續上攻。
目前有三個大利好在支持市場。
第一個,阿里、騰訊和京東的回購,預計25年繼續,會給估值兜底,基本面穩定。
第二個,政策面,2025年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市場普遍預期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陸續出臺,再疊加周一的民營企業家大會,政策非常友好。
第三個,我國目前通縮壓力還是很大,央行多次政策說明都是“擇機降息降準,促進物價回歸合理水平”,資金面也很好。
基本面+政策+資金,決定了當前的市場是合理的,不可能再回到3000點,有些人還在做夢到2700點,很可笑。
但是我們的經濟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好轉,我判斷股市就是在3200點以上震蕩,行情繼續分化。
我在25年1月26日寫的《22025年投資的四個方向》一文里面分析了25年的四個方向:
目前看,中概的邏輯已經兌現,美債啟動可能會比較晚,看頭還是在高股息策略。
從長期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股息率、盈利增長率以及市盈率變化率是影響股市投資回報的三大關鍵因素。其中,股息率能夠為投資回報帶來確定的正向貢獻,而盈利增長率和市盈率變化率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股息絕對是長期有效的策略,而在降息和熊市的環境中更有沖勁。2024年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方向做出了重大調整,時隔13年將貨幣政策由“穩健”轉變為“適度寬松”。這一政策轉向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2025年降息的預期。
所以我覺得25年全年看,高股息策略防御力十足,進攻性可能不如科技,但是賺10%到20%應該是穩的。
1、方向選擇上面,四大行已經全部歷史新高了,煤炭估計業績會負增長,傳統的這兩塊,要謹慎。
可選的,一個是白酒,我計劃買進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現在就是怕業績負增長,繼續殺估值,在等更充分的安全邊際。
一個是服裝,海瀾之家股息率10.05%、杉杉品牌股息率10.36%、江南布衣股息率10.31%,
譚木匠6.3的股息率也可以考慮,微博7.32的股息率,B股里面的張裕B,市盈率15.53%,股息率6.96%看起來也不錯。
但是高股息的股票,都有基本面的瑕疵,一定要非常分散,當然我更有可能直接買紅利策略的指數基金。
2、網傳有一段任正非的講話,無法判斷真偽,看起來很有意思,大家看看。
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任正非強調了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指出華為多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通信、芯片等領域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
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他提到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企業應積極布局,加強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為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人才的重要性:任正非提出“什么都沒有了,只要我的人還在,我就還能重新重振雄風”,強調了人才對于企業的重要性,還指出要擁抱世界,依靠全球創新。
強調科技產業現狀與挑戰:指出中國智駕、半導體等領域雖取得突破具備全球競爭力,但要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呼吁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
明確民企責任與使命: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民營企業必須成為全球技術規則的制定者。
透露華為"備胎計劃2.0":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聯合國內2000家企業重構半導體、工業軟件等關鍵領域生態,目標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率超70%。
提出"黑土地理論":華為不再追求全球化,而要打造"黑土地"模式,在任何國家投資,必須帶動當地就業、技術升級,用利益共同體抵御政治風險。
3、我和華寶證券合作的兩個組合,最近表現實在是太好了。跟投鏈接如下:
全球挖掘機1號,25年1月21日成立,大頭是美債,小頭是中概,目前盈利5%,屬于穩健類的,美債的邏輯還沒有展開。
指數基金自由之路,不算今天漲幅,一年來收益率34.9%,算上今天肯定是過35%了,大頭是中概互聯,小頭是白酒芯片和醫藥,這個組合長期看邏輯肯定沒問題,短期看漲太虧了,有可能會回調,給大家說明一下。
4、最后說一個非常好玩的事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騰訊公司正式簽約,騰訊公司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無償捐贈人民幣5億元,用于資助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項目),重點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粵港澳大灣區獲資助者開展基礎研究。
這個挺出乎意料的,不清楚騰訊為啥這么做,如果是我,要不投入騰訊自己的研發,要不設立一個騰訊主導的科研支持基金,直接捐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實有魄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