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暴飲暴食、熬夜、缺乏鍛煉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逐漸增多,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脾胃造成損害。
脾胃虛弱有哪些表現?
脾胃虛弱的人,身體大多有這5種表現:
1.消化不良
包括胃脹、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等。
2.睡覺時流口水
中醫認為,脾在液為涎,固脾攝涎。如果脾胃失和或脾氣失攝,則會導致涎液異常增多,甚至在睡覺時流出口外。
3.便秘或大便稀溏
如果脾虛嚴重,導致氣機推動無力,還可導致大便干燥難以排出,引發便秘。
4.臉色發黃
脾虛導致氣血生化不足,很容易造成血液受堵,水液滯留,血液無法正常運行,我們臉上得不到血液以及氧氣的供給,那么臉色就會逐漸開始發黃發暗。
5.虛弱乏力
脾氣虛弱時,體內的水濕不能很好地代謝出體外,導致人體受濕氣影響,總感覺困倦無力,懶得動彈,甚至覺得頭腦昏沉,整日精神不振。
脾胃虛弱怎么調理?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脾胃在中醫理論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被合稱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人體生命的盛衰。
脾胃功能好,則人體營養充足,氣血旺盛,體格健壯;脾胃虛弱,則受納運輸水谷失職,人體所需營養不足,導致身體羸弱、疾病叢生,進而影響健康。
冬春交替,陽氣升發,正是調養脾胃的黃金時機。
今天介紹給大家一個古方,專門健脾護胃,久服能延年益壽。
這個方子來源于宋朝政府組織編寫的醫書《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很多耳熟能詳的方子都出自這里,比如四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參苓白術散等等。
這個方子名為“仙術湯”,據《天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此方“能癖瘟疫,除寒濕,溫脾胃”。
組成:蒼術160克、大棗40克、干姜10克、炒杏仁20克、 炙甘草48克,研成細末,用淡鹽湯服下,一次3克,一天兩次。
整個方子,以調理脾胃為主,同時兼顧肺臟的調理,同時加強先天之本與后天之本的溝通,共同發揮“辟瘟疫,除寒濕,溫脾胃”的作用。
醫案
卞某,女,50歲。
自訴:脘腹脹滿1月余,食后加重。
患者因近日情緒緊張,導致脘腹脹滿,食后加重,伴有噯氣、矢氣多,口干口苦,時烘熱汗出,大便兩日一行、質干量少、解之費力,小便正常。舌暗紅,苔黃,脈沉弦。
辨證:陽明少陽合病
治法:和解少陽,兼瀉下陽明腑實
處方:柴胡10g,生大黃12g,枳實15g,生白芍20g,炒黃芩10g,法半夏9g,香附10g,生姜9g,大棗5枚。
7劑,水煎服,日1劑。
藥后諸癥皆消。上方繼服7劑,鞏固療效。
專家介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