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前,開明大戲院的前身“東吳乾坤大劇院”在觀前街誕生,點亮了古城的第一縷光影傳奇;96年后,歷經歲月淬煉的開明大戲院,于2月15日開幕儀式的一聲鑼音中煥新歸來,再現風華。
潮涌:傳統與現代破壁狂歡
今天一大早,開明大戲院被一片歡騰籠罩。戲院北門廣場人聲鼎沸,白發老者手持泛黃戲票翹首以盼,漢服少女在人流間穿梭,孩童舉著糖果在人群間嬉笑。大家積極參與現場的集章活動和戲曲體驗活動,有人畫著戲曲臉譜,戴上面具,秒變戲中人,也有人在一個個打卡點拍照記錄,訴說著當年的故事。當天,在開明大戲院南側廣場,燕殤、陳楚念、肆玥等人氣coser空降現場,開啟一場傳統戲曲與二次元跨界融合的奇妙巡游。
“今天得知開明大戲院重裝開業,我們特意來看看,還記得之前在這看過王芳老師的蘇劇,今天看了里面煥然一新,但是以前的感覺還在,很不錯!”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過去沒事的時候也常來這邊看看有什么好戲,現在又可以繼續看戲了。
開明歷史資料的捐贈者邵友福也是開明戲院的老票友,他回憶道:“我從9歲時開始在開明看戲,今年已經80歲了,1954年的時候我看京劇《荒江女俠》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當時還年輕,經濟也沒那么富裕,只能買樓上的便宜點的座位,樓上沒座位后,也可以到樓下站著看。現在戲院翻新了,我是非常高興的,又能常來看戲了。”
溫度:開明再續梨園情
作為蘇州現存最古老的戲院,開明大戲院自1929年誕生起便書寫著傳奇。梅蘭芳在此登臺義演,滬上名角在此唱響經典,蘇州首部有聲電影在此放映……青磚黛瓦間,流淌著幾代人的梨園情、光影夢。
此次煥新,開明大戲院在“修舊如故”中也注入時代活力。戲院外立面,在尊重歷史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優化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重塑南側、東西側立面,提升保護原北側門廳的立面效果。戲院內部,新增了展覽區域,升級了4個劇場。劇場方面,一樓的大劇場以演出季模式為主,主打戲曲名家名劇名團的展演;一樓的魔術微劇場主要以超近景互動魔術表演為主;二樓的沁蘭劇場將打造一臺環境式駐演戲曲、三樓的多功能劇場以小型滑稽戲、脫口秀、相聲等周期性演出為主,常換常新。
“戲院開業,我們的開場大戲將由上海京劇院帶來傳統名劇《鳳還巢》《紅娘》。開幕演出季期間,還有北京京劇院《穆桂英掛帥》《法門寺》、上海昆劇團《白蛇傳》、滬語版話劇《雷雨》等帶來經常演出。此外,我們還將推出‘國風國潮’系列,包括年輕人喜歡的王珮瑜京劇清音會,二十四伎樂音樂會《唐宮夜宴》《宋遇東坡》等。”蘇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陳龍介紹道。據悉,整個2至3月共計將推出超200場演出和活動,發放惠民演出票1500張,共計票補11萬元。
歸來:復刻1981年的浪漫心跳
此外,重開的開明西餐廳也成為情感紐帶,“炸豬排三件套”的懷舊套餐喚醒了老蘇州的回憶。“今天剛開業,餐廳就已經訂滿了,幾乎每桌都會點上一份懷舊套餐,特別是上了年歲的一些老人,我還接待了位105歲的老人,特意過來吃炸豬排,還有一對老夫妻,因為曾經在這邊約會戀愛結下良緣,這次也再回來品嘗一番。”開明西餐廳店長劉天章說。
“父母過去都住這邊,他們當年軋朋友的時候第一次約會就是在開明大戲院,看完電影,老爸約老媽去開明西餐廳吃西餐,老媽特別感動,后來他們在這里多次約會,最后終于在一起了。正好開明西餐廳終于又要回歸,就想帶爸媽回憶一下當年的甜蜜味道!”市民朱女士動情講述著過去的故事。
據了解,作為蘇州首家西餐廳,以及當年“愛情勝地”的代名詞,開明西餐廳在推出1981懷舊套餐的同時,也將推出如鎏金歲月浪漫雙人餐;開業吉祥套餐等。此外,作為蘇文投集團推出的蘇州城市禮品品牌,“好物江南”首家線下門店——好物江南開明店也閃亮登場,店內結合獨具開明特色的“戲曲+”多業態主題空間,融入戲曲元素、文創展銷、茶飲聯名、非遺手作體驗等,推出開明系列文創。
對老蘇州而言,開明是父親珍藏的泛黃戲票,是母親西餐廳約會時的羞澀笑靨;對年輕人來說,它是動漫巡游的潮玩地,是打卡發圈的“新晉頂流”。當96歲的戲院輕啟朱門,那些被時光封存的故事,將隨著新生的劇場燈光再次流淌,那些關于藝術、愛情與生活的美好期待,將在“天天有好戲”的承諾中生生不息。聽百年磚瓦再訴姑蘇情長,看傳統與潮流在此共舞新生。這里,有戲、有夢、有江南;這里,永遠是蘇州人的“精神會客廳”。
(編輯:晚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