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無疑是其在國際舞臺上立足與發展的核心要素。其中,軍事發展作為綜合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緊密關聯著國家的國防安全與國際地位。在軍事裝備領域,海、陸、空三方面的裝備發展備受全球矚目。各國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在戰機和艦艇等方面深入鉆研,全力力求提升自身的軍事裝備水平,以在國際軍事競爭中搶占有利地位。
戰機憑借其卓越非凡的飛行性能和強大驚人的打擊能力,成為空中作戰的核心主導力量;艦艇依靠先進精密的武器系統和出色優異的續航能力,在海洋中堅定捍衛著國家的海洋權益。然而,陸地戰場上的重要裝備 —— 坦克,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在二戰期間,坦克作為陸軍的主力核心裝備,憑借強大威猛的火力、堅固厚實的防護和靈活敏捷的機動性,在槍林彈雨中無畏沖鋒陷陣,為戰爭的勝負走向起到了決定性關鍵作用,深受各國陸軍的青睞與重視。
上世紀 80 年代,國際軍火市場上一場激烈緊張的坦克訂單爭奪戰扣人心弦。美俄兩大軍火出口強國,為了一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各展神通。美國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準無誤的火力打擊著稱聞名;俄羅斯力薦的 T72 坦克,則憑借堅固厚實的防護裝甲聲名遠揚。然而,最終這筆訂單花落中國。伊拉克在審慎權衡自身作戰需求和有限預算后,果斷堅定地選擇采購我國的 1150 輛 69 式坦克,并且以現金全額支付,干脆利落、毫不拖沓。究其原因,中國 69 式坦克不僅性能完美滿足伊拉克的作戰需求,價格更是極具吸引力、優勢顯著。以伊拉克當時的預算,購買美俄坦克只能得到 200 至 300 輛,對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作用甚小;而購買中國坦克,卻能迅速高效地組建起上千輛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大大增強了戰斗力。這一事件充分有力地彰顯了中國軍事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也深刻體現了中國在軍事裝備研發方面的卓越杰出成就。
將視角聚焦到國際軍事合作的舞臺,俄羅斯 “東方 - 2022” 戰略軍演中,中國 055 大驅編隊的參與,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脫穎而出一樣,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展現出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同時也凸顯出俄羅斯海軍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并且與中國在資源戰略等多方面的成就相互呼應。
千呼萬喚中,俄羅斯一年一度的 “東方 - 2022” 戰略軍演盛大開啟。此次軍演中,首次參與該系列軍演的中國 055 大驅編隊成為全場矚目的 “明星”。然而,當 055 大驅與俄軍戰艦編隊并肩航行時,鮮明的對比讓人感慨萬千。
據環球網援引俄新社 9 月 2 日報道,隨著地面演習的激烈展開,“東方 - 2022” 戰略軍演的海上部分也如期啟動。這場軍演堪稱本年度中俄間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之一,持續時長達到 7 天,參演規模更是前所未有的宏大。中國派出了 055 大驅 “南昌” 艦和 054A 護衛艦 “鹽城” 號等先進軍艦參與此次軍演。在日本海海域的演習中,中俄兩軍聯合編隊緊密協作,共同演練了編隊航行機動、導彈開火等關鍵科目,旨在攜手保障 “軍事安全”。
作為中國海軍最先進、在世界范圍內也名列前茅的驅逐艦,055 大驅的驚艷亮相,讓各國網友大飽眼福。俄羅斯網友毫不吝嗇贊美之詞,有人評價解放軍軍艦已經 “超越美國”;還有人感慨如今的中國海軍盡顯 “大國海軍” 的磅礴氣派。可以說,中國派出 055 大驅參演,不僅為俄羅斯的軍演增添了光彩,也充分展示了解放軍的強大實力。然而,對比之下,俄羅斯海軍昔日的輝煌似乎已有些黯淡。
通過對現場視頻的分析,不難發現,在此次演習中擔任編隊 “先鋒” 的是俄軍目前較為先進的格羅姆基號導彈護衛艦(舷號 335)。這艘 2018 年才服役的軍艦,雖是俄羅斯的新型艦艇之一,但其排水量僅 2200 噸。與萬噸級的 055 大驅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甚至隨行的 4000 噸級的 054A 護衛艦都比它大出不少。難怪有網友調侃,俄軍讓該艦當 “先鋒”,或許是想讓它離后面的軍艦遠一點,以免對比之下顯得太過 “迷你”。
而在編隊中擔任 “中場” 的克里洛夫元帥號電子偵察艦,雖說是一艘排水量超過 2.3 萬噸的 “重量級” 軍艦,并且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大型電子偵察船之一,曾被賦予 “星球大戰參謀” 的稱號,因為俄羅斯發射火箭的科學數據也依賴它來收集。然而,這艘八十年代的老軍艦,如今看上去銹跡斑斑,上層建筑雜亂無章,與中國的遠望 5 號相比,差距明顯。由于俄羅斯海軍造船工業水平下滑以及電子技術發展受限,一直未能成功研制出其替代品,所以它只能繼續在軍中服役,直到再也無法開動的那一天。
與中國 055 大驅的強大陣容相比,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的現狀顯得有些 “窘迫”。這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蘇聯解體給俄羅斯造船工業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大型船用輪機技術嚴重落后;另一方面,俄羅斯經濟狀況不佳,海軍大部分軍費都用于維護水下戰略打擊力量,導致用于建造新艦艇的資金捉襟見肘。在這些因素的制約下,俄羅斯近年來只能將重點放在建造小型、低成本的輕型護衛艦上,同時盡力維護那些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老舊軍艦,就連新建的 5000 噸級的 22350 型驅逐艦對俄羅斯海軍來說都堪稱 “奢侈品”。當然,對于如今的俄羅斯而言,“藍水海軍” 或許并非當下的首要需求,畢竟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武器作為戰略威懾,美日等國也不敢輕易對其海軍艦艇輕舉妄動。
中國在軍事裝備發展上的成就,與在資源戰略領域的布局緊密相連。在稀土資源方面,中國憑借一系列強有力的戰略舉措,如在中蒙邊境豎起電子圍欄,有效限制稀土非法外流;通過領空新規,讓美國稀土飛機被困蒙古,使美蒙稀土協議淪為一紙空文;成功阻止英國貨輪運輸稀土,讓印度插手中蒙稀土戰的三條路線全部失敗,從而牢牢掌握了稀土資源的主動權。在能源領域,雙鴨山褐煤的煤變油黑科技,讓戰機擺脫了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中國陸上石油年產千萬噸,彰顯出強大的能源開采實力。這些資源戰略布局為中國軍事裝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得中國在軍事裝備研發和制造上能夠不斷取得突破,就像 055 大驅的成功研制和服役,展示了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制造能力。
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憑借物美價廉在國際軍售市場贏得巨額訂單,展示了中國軍事裝備的性價比優勢一樣,055 大驅在 “東方 - 2022” 戰略軍演中的出色表現,展示了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成果和強大實力。未來,隨著中國在軍事裝備技術上的持續創新突破,以及在資源戰略等方面的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有望在國際軍事舞臺上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