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無疑是其在國際舞臺上立足與發展的核心要素。其中,軍事發展作為綜合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緊密關聯著國家的國防安全與國際地位。在軍事裝備領域,海、陸、空三方面的裝備發展備受全球矚目。各國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在戰機和艦艇等方面深入鉆研,全力力求提升自身的軍事裝備水平,以在國際軍事競爭中搶占有利地位。
戰機憑借其卓越非凡的飛行性能和強大驚人的打擊能力,成為空中作戰的核心主導力量;艦艇依靠先進精密的武器系統和出色優異的續航能力,在海洋中堅定捍衛著國家的海洋權益。然而,陸地戰場上的重要裝備 —— 坦克,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在二戰期間,坦克作為陸軍的主力核心裝備,憑借強大威猛的火力、堅固厚實的防護和靈活敏捷的機動性,在槍林彈雨中無畏沖鋒陷陣,為戰爭的勝負走向起到了決定性關鍵作用,深受各國陸軍的青睞與重視。
上世紀 80 年代,國際軍火市場上一場激烈緊張的坦克訂單爭奪戰扣人心弦。美俄兩大軍火出口強國,為了一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各展神通。美國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準無誤的火力打擊著稱聞名;俄羅斯力薦的 T72 坦克,則憑借堅固厚實的防護裝甲聲名遠揚。然而,最終這筆訂單花落中國。伊拉克在審慎權衡自身作戰需求和有限預算后,果斷堅定地選擇采購我國的 1150 輛 69 式坦克,并且以現金全額支付,干脆利落、毫不拖沓。究其原因,中國 69 式坦克不僅性能完美滿足伊拉克的作戰需求,價格更是極具吸引力、優勢顯著。以伊拉克當時的預算,購買美俄坦克只能得到 200 至 300 輛,對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作用甚小;而購買中國坦克,卻能迅速高效地組建起上千輛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大大增強了戰斗力。這一事件充分有力地彰顯了中國軍事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也深刻體現了中國在軍事裝備研發方面的卓越杰出成就。
將視角從軍事裝備貿易轉向國際軍事格局,美國空軍在面對中俄軍事力量崛起時所面臨的挑戰,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在國際軍售市場上打破美俄壟斷一樣,成為國際軍事領域的焦點話題,并且與中國在資源戰略等多方面的成就相互呼應。
2022 年 6 月 26 日,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表示:“美國空軍在現代化的條件下,打兩場戰爭不切實際”,他還稱:“不相信全世界任何國家,有能力把和平時期的軍隊,立即升級為能應付長期的常規戰爭。” 他指出美國空軍的戰機平均機齡為 30 年,部分戰機根本不適合高端戰斗。美國空軍目前有 55 個作戰中隊,包括 32 個現役中隊以及 23 個在美國國民警衛隊或預備役的中隊。2020 年的數據顯示,美軍戰斗機中隊飛行員的整體小時數下降了 39%,降至每周 107 個小時;出動次數下降了 27%,降至每年 65 次。
早前,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言稱:“盡管當前俄烏沖突,但對于美國來說,中國對其構成了‘遠比俄羅斯更嚴重、更長期的挑戰和威脅’。‘在中俄兩個國家中,我更擔憂中國,而不是俄羅斯。’”
目前的核心問題是,美國空軍是否有能力同時對中國和俄羅斯發動戰爭?從烏克蘭沖突來看,由美國主導、北約參與的這場歐洲戰爭,充其量只是半場戰爭。美國似乎有能力抽身,在印太地區拉攏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以南海、臺海為突破點,發動另一場亞洲、東亞戰爭。
近年來,中俄空中力量飛速發展。中國空軍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 - 20 已服役百架以上,俄羅斯新一代戰斗機蘇 - 57 已投入到烏克蘭西部進行多次戰場測試,完成實戰任務。作為世界最強空中力量的美國空軍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為奪取空中優勢,美國國會拒絕美軍 33 架 F - 22 戰斗機退役,并撥款對其進行升級,同時加速生產 F - 35、F - 15EX 戰斗機以應對中俄空軍。然而,10 年后,中國預計會有 500 架殲 - 20 戰斗機和 1500 架 3.5 代戰斗機,役齡最老的也在 15 年左右,而美國空軍那些服役 30 年的老舊戰機,不少仍需繼續服役,否則美國空軍裝備存量規模將大幅縮水。
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呼吁利用 “綜合威懾”,即在美國 “追趕” 中國數十年來的巨額軍事投資時,注重發揮盟友和合作伙伴的軍事和非軍事能力。這與美國在其他領域的策略類似,在稀土資源方面,美國妄圖繞過中國獲取稀土,與蒙古簽訂稀土協議,卻在中國一系列舉措下屢屢受挫,如中蒙邊境豎起電子圍欄,領空新規讓美國稀土飛機困在蒙古,美蒙稀土協議成一紙空文。
按照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的說法:“中國再不努力,就被美國追上了”。中國尚未實現國家統一,航母發展也是近幾年的事,可美國已然憂心忡忡。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軍事武器也日益先進。特別是中國殲 - 20 隱身戰斗機,以及能夠發現美軍隱身戰斗機 F - 22、F - 35 的反隱身雷達,使中國在隱身作戰方面具備更完備的能力,讓美軍 F - 22 和 F - 35 無處遁形。一旦 F - 22 和 F - 35 被發現,擊落任務便可交給殲 - 20 隱身戰斗機。
美國專家普遍認為 “中俄的第五代戰機不僅僅依靠隱身技術,其他方面也有非常強的技術支持,并不會因為中俄能檢測到美軍 F - 22、F - 35 戰機,美軍就會被擊敗。” 雖然美國空軍部長十分 “擔憂”,但美國領導層對擁有對中俄絕對的軍事優勢還 “信心滿滿”。不過,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在新武器裝備領域的突飛猛進,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戰果擴大,烏克蘭軍隊節節敗退,美國這一信心正在發生動搖。
美軍為應對中俄國防能力,開始增強美國空軍下一代力量。而中國和俄羅斯則不斷擴大與鄰國在軍事領域的深度協作,例如發動機合作、五代機合作、武裝無人機合作、大型運輸機的合作等。這與中俄在資源領域的合作相呼應,中俄聯手在蒙古稀土運輸問題上,通過各種方式讓美國的稀土計劃卡在中國門口,使美國的稀土夢碎亞洲腹地。這種軍事領域的合作將大大增強中俄空軍面對美國可能侵略時的應對能力,成為美國及其盟國的夢魘。
美國企圖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希望中國軍隊支援俄羅斯,從而聯合北約和日本同時打敗中俄。若俄羅斯倒下,美國圍堵獵殺中國的手段會更全面、更狠毒、無底線。所以,中國與俄羅斯聯手,將有效阻止美國發動戰爭。這就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憑借自身優勢滿足伊拉克作戰需求,中俄在軍事和資源等多領域的合作,也將憑借雙方的優勢互補,在國際軍事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未來,隨著中俄在軍事技術和資源戰略等方面的持續發展,將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