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有人說,2024年是低空經濟元年,也有人預測低空經濟將是下一個萬億風口。在這樣的機遇和挑戰之下,高校生選對學校和專業,很可能就站在了風口之上。
什么是低空經濟?低空經濟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圍內,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機)為載體。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業態。
其中無人機是低空經濟領域增長最為顯著的賽道之一。低空經濟的火爆,帶動了無人機產業乘勢起飛。賽迪顧問4月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其中,低空飛行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貢獻最大,接近55%,圍繞供應鏈、生產服務、消費、交通等經濟活動帶來的貢獻接近40%。
以上這些數據能看出低空經濟的超高速增長,增長的背后是對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無人機,是低空經濟應用的基礎,也是未來就業的重點賽道。我們下面要說的這所學校,被稱為國內無人機名校。它就是北方工業大學。2024年,北方工業大學無人機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個以無人機學院命名的二級學院。
無人機是以傳統工科-自動化專業為基礎,整合電子信息、機械工程等多個領域的核心知識,旨在培養感知、通信、導航、控制等系統設計和相關軟硬件裝置開發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北方工業大學的自動化專業是該校歷史最悠久的工科專業,始于1978年,也是該校第一個本科專業。現在這個歷史悠久的“老工科”專業,以控制理論為基礎,融合了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理論與技術,踐行“系統化知識構建、場景化實踐貫通、全流程能力培養”,轉變成了迎合國家重大發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在無人機的智能感知、嵌入式系統開發、飛控與群控系統設計等開發和應用能力。
學校還建立了更有特色的“無人機+智慧城市”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目前依托現場總線及自動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建立了無人機實驗平臺,同時與延慶無人機創新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除了擁有豐富的無人機設備資源,還具備延慶區獨特試飛空域,為學生提供完備的實驗條件和實踐實習場地。
無人機專業的應用非常廣泛,就業口徑寬。從軍工企業到科研單位,從物流運輸到商業表演,無人機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人機的產業鏈上有許多相關的工作可以從事,從飛控系統的研發、無人駕駛、工業生產、軟件更新、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領域都有相關的技術與管理工作。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無人機行業人才缺口逐漸增大,根據相關部門測算,目前我國無人機操控員的就業人才缺口高達100萬人。就業前景好,也成為了無人機行業最大的優勢。
在下一個風口來臨之際,能抓住機遇的人必將“乘風而起”。低空經濟的時代來臨,無人機專業的未來一片廣闊,關注北方工業大學無人機學院,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