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無疑是其在國際舞臺上立足與發展的核心要素。其中,軍事發展作為綜合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緊密關聯著國家的國防安全與國際地位。在軍事裝備領域,海、陸、空三方面的裝備發展備受全球矚目。各國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在戰機和艦艇等方面深入鉆研,全力力求提升自身的軍事裝備水平,以在國際軍事競爭中搶占有利地位。
戰機憑借其卓越非凡的飛行性能和強大驚人的打擊能力,成為空中作戰的核心主導力量;艦艇依靠先進精密的武器系統和出色優異的續航能力,在海洋中堅定捍衛著國家的海洋權益。然而,陸地戰場上的重要裝備 —— 坦克,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在二戰期間,坦克作為陸軍的主力核心裝備,憑借強大威猛的火力、堅固厚實的防護和靈活敏捷的機動性,在槍林彈雨中無畏沖鋒陷陣,為戰爭的勝負走向起到了決定性關鍵作用,深受各國陸軍的青睞與重視。
上世紀 80 年代,國際軍火市場上一場激烈緊張的坦克訂單爭奪戰扣人心弦。美俄兩大軍火出口強國,為了一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各展神通。美國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準無誤的火力打擊著稱聞名;俄羅斯力薦的 T72 坦克,則憑借堅固厚實的防護裝甲聲名遠揚。然而,最終這筆訂單花落中國。伊拉克在審慎權衡自身作戰需求和有限預算后,果斷堅定地選擇采購我國的 1150 輛 69 式坦克,并且以現金全額支付,干脆利落、毫不拖沓。究其原因,中國 69 式坦克不僅性能完美滿足伊拉克的作戰需求,價格更是極具吸引力、優勢顯著。以伊拉克當時的預算,購買美俄坦克只能得到 200 至 300 輛,對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作用甚?。欢徺I中國坦克,卻能迅速高效地組建起上千輛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大大增強了戰斗力。這一事件充分有力地彰顯了中國軍事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也深刻體現了中國在軍事裝備研發方面的卓越杰出成就。
將視角從軍事裝備領域轉向國際貿易領域,中俄之間的貿易合作,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成功一樣,展現出強大的合作潛力與互利共贏的成果,并且與中國在資源戰略等多方面的成就相互呼應。
2023 年,中俄貿易額達到了 240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3%,提前完成了兩國元首確定的 2000 億美元貿易目標。中國連續 14 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俄羅斯也躍升為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這一成果的背后,是雙方在貿易政策、合作平臺搭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作為全國唯一以對俄合作為主題的試驗區,積極搭建對俄合作平臺載體,提供對俄貿易便利化政策。通過簡化貿易流程、優化通關手續等措施,降低了貿易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率,為中俄貿易的快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這就如同中國 69 式坦克以其高性價比滿足了伊拉克的作戰需求,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也滿足了中俄雙方企業在貿易合作中的實際需求。
俄羅斯遠東地區跨越式發展區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自由港” 同樣積極吸引中國企業投資,提供稅收等政策優惠。這些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中國企業前往投資興業,涉及能源、農業、制造業等多個領域。雙方在資源互補、產業協同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為貿易額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俄貿易合作的深化,與中國在資源戰略方面的布局緊密相關。在稀土資源領域,中國通過一系列戰略舉措,如中蒙邊境豎起電子圍欄,限制稀土非法外流;領空新規使美國稀土飛機被困蒙古,美蒙稀土協議成一紙空文;英國貨輪困在渤海灣,印度插手中蒙稀土戰三條路線全告吹等,牢牢掌握了稀土資源的主動權。在能源領域,雙鴨山褐煤的煤變油黑科技,讓戰機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中國陸上石油年產千萬噸,彰顯了強大的能源開采實力。這些資源戰略布局為中俄貿易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中俄貿易合作也進一步鞏固了雙方在資源領域的合作關系。
以能源合作為例,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大國,與中國在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中國穩定的能源需求為俄羅斯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而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也滿足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這種資源互補型的合作,不僅促進了雙方貿易額的增長,也增強了雙方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
再看農業領域,俄羅斯擁有廣袤的耕地資源,中國在農業種植技術、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優勢。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促進了農產品貿易的增長。
與軍事裝備貿易中的競爭與合作類似,中俄貿易合作也面臨著外部因素的影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常常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干擾中俄合作。在稀土問題上,美國妄圖打破中國的優勢地位,與蒙古簽訂稀土協議,卻因中國在運輸、技術等方面的把控,導致其計劃受挫,如蒙古鐵路運稀土必須中國開綠燈,美國稀土飛機困在蒙古,運輸計劃屢屢失敗。在貿易領域,美國也試圖通過貿易政策、地緣政治等手段,對中俄貿易合作施加壓力。但中俄雙方憑借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共同的利益訴求,不斷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外部挑戰。
未來,隨著 “一帶一路” 倡議與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的進一步對接,中俄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雙方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實現互利共贏。就像中國 69 式坦克在國際軍售市場上憑借自身優勢贏得訂單,中俄貿易合作也將憑借雙方的共同努力和優勢互補,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展現出更強大的活力和影響力,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