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坑”不要踩!
節后外出務工
春節過后是外出務工的高峰期。小編為您盤點幾大常見的務工之“坑”,為大家提供一份“避坑”指南。
01.最常見的“坑”:
虛假招工,實為詐騙
每年年初,各類虛假“招工信息”“兼職招聘”信息鋪天蓋地,這類廣告往往以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高薪作為誘餌,將黑手伸向求職者,雖大多都漏洞百出,但還是會有人一不小心誤入圈套。
“避坑”指南
選擇正規的招工平臺和渠道。不隨意相信張貼的高薪招工信息,不碰超出自己認知范圍的業務,如遇需提前繳費的工作要慎重,不要輕易繳費。
簽署正式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證明勞動關系最有力的證據,為減少勞動爭議,應要求用人單位及時與自己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要在空白的勞動合同上簽字,雙方簽字蓋章后自身應妥善留存一份合同。
02.最無奈的“坑”:
拖欠工資,辛苦白付
欠薪問題屢見不鮮,此問題之所以如此突出,多數是因工程承包環節多、工期長,很多工程未驗收合格就無法支付,導致工人往往無法按時足額拿到工資,索薪艱難。
“避坑”指南
樹立維權意識。簽署勞動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其中關于崗位和工作職責、工資、結款方式和期限、保險等內容,確保各項要素齊備,關于薪資及支付方式和期限等都有明確約定。開工后留下與工作相關的工作證、上崗證、考勤記錄、微信聊天記錄、工作照片等證據,以便在維權時能拿出證明材料。
明確爭議解決途徑。一旦遭遇欠薪問題,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等部門舉報或者投訴;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向當地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檢察官們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引導您進一步補充完善證據,通過訴訟追討欠薪,也可在“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小程序反映,之后問題會交由相應部門處理。如單位給您打了欠條,可向當地法院起訴或申請支付令,若不清楚具體的法律操作,也可到就近的法律援助機構咨詢。
03.最痛心的“坑”:
工地受傷,索賠艱難
外出務工不易,有些工種的風險系數較高,再加上管理不善等安全隱患,作業時一旦意外發生,將是家庭的噩夢。
“避坑”指南
從事建設工程、煤礦作業等高危行業的工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內容,如遇合同中約定“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注意安全,本單位對安全事故概不負責”等內容的,一定不要簽名!
從事上述高危行業的工人,要拒絕“未參保,先開工”,在明確自身享有工傷保險保障后,再開展作業。
最后,衷心祝愿廣大勞動者及家人們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平安喜樂!
來源:上海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