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季
各位家長和同學們正熱火朝天準備開學
詐騙分子也“蠢蠢欲動”
詐騙技倆層出不窮
別怕
這份開學防騙“秘籍”
讓你一眼識破詐騙陷阱!
冒充老師詐騙
開學季到了,不少家長微信群中潛伏著一位“不速之客”,原來是騙子們趁著開學季打起了“假冒班主任騙錢”的主意。
他們在班級群里發布“消息”聲稱學校需采購資料,要求家長墊付款項并附上虛假收款碼。
出于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多位家長未核實便自行轉賬,共計被騙數萬元!
劃重點
請跟著小編來看看套路解析
1.潛入觀察。詐騙分子通常會采取一系列策略,以混進班級家長群為目標。他們首先會“潛水”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們暗中觀察,鎖定班主任老師的身份,并摸清班主任的活動規律。
2.修改賬號。在充分掌握班主任的信息后,詐騙分子會開始行動。他們先修改自己的頭像和昵稱,創建與班主任高度相似的高仿號。接著,利用高仿號模仿班主任的語氣,在班級群里發送有關“學校收取學費、資料費、班費、資料郵寄費”等信息。看似正規的信息,實則暗藏陷阱,旨在誘騙家長繳納費用,從而騙取錢財。
3.同伙助力。為使詐騙更加具有說服力,詐騙分子還可能會安排同伙在群里發送已繳費的截屏。看似來自其他家長的真實截屏,實際卻是詐騙分子的同伙為了營造繳費氛圍而故意發布的。通過這樣的手段,詐騙分子能夠帶動更多家長一起繳費,進一步擴大他們的詐騙范圍。
1.新學期即將到來,冒充“班主任”收取費用的電信網絡詐騙往往會卷土重來。家長在收到班級群發布的繳費消息時,請務必認真核實繳費情況,切勿急于轉賬。
2.家長及時設置老師備注。微信群群名稱顯示規則為備注優先于群昵稱,可給群內老師設置較為突出、明顯的微信備注,當騙子冒充老師在群內發消息時,可以一目了然看出端倪。
3.同時班主任應定期核查群成員身份,對身份存疑人員要盡快清除出群。開啟入群驗證功能,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班級群。
4.班主任可在家長群中明確告知家長,不會通過群收款、微信轉賬、微信紅包等方式收費,避免騙子假借各種理由在群內發起收款。
供稿:平安建設和應急管理辦公室
編輯:黨建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