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國首部百億電影橫空出世,《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預售)突破百億大關,更創造了全球單一電影市場最高票房紀錄。
眾多明星發博對《哪吒》道賀,連央媒也齊發海報。
在此之前,各大平臺上早有主播全天實時直播《哪吒2》的票房數字。
從全球票房的前50來到16名,見證《哪吒2》殺進全球動畫票房榜的前五,并在破百億的時刻涌入官媒直播間表示祝賀,網友:
咱也是百億項目的天使投資人了!
《哪吒2》的票房早就不屬于電影,而是所有觀眾粉絲的集體榮譽。
電影最大的功臣,餃子導演卻“深藏功與名”。
除了畫了一百張慶功海報外,鮮少露面,接受采訪也是電影上映前的,對比春節檔其他影片數十個城市的路演,數家媒體采訪的曝光度,餃子顯得格格不入,他甚至說:
希望媒體能給我臉上打上馬賽克,被認出來之后創作上難免受到干擾。
看餃子導演的采訪,他談的最多的是創作,談到動畫、故事總是神采奕奕,一問到個人生活立刻顧左右而言他。
他說:
“自己說話都不利索,接受采訪激活了這部分機體,更喜歡自己悶頭創作的階段”。
在幕后紀錄片里,餃子也顯示了對創作偏執的一面。
分鏡、特效、配音所有環節都嚴格把關,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否定,伴隨著是曠日持久的加班,反復的自我懷疑。
手下的工作人員叫苦不迭,餃子卻說“我們是為觀眾服務,不是為導演服務”。
餃子導演,《哪吒》之前,我們或許從未聽到過這個名字。
但《哪吒》之后,他已經成為中國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但你是否想到,這個沉著、堅定的百億導演,也曾是個迷茫的宅男,甚至在家啃老三年,有著和年輕直男一樣的惡趣味?
苦熬出來的百億導演
餃子,原名楊宇,出生在四川瀘州一個醫生家庭。
他的生活與動畫、藝術并沒有什么交集,但酷愛畫畫,幼年的餃子會臨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并畫的很逼真,這給他心中埋下了動畫的種子。
餃子的父母都是醫生,也許是因為父母職業的原因,1999年餃子考入華西醫科大學藥學專業。
按照這個路數,假以時日,餃子會成為一個藥劑師救死扶傷。
但大學相對寬松的環境給了餃子巨大空間,去發揮自己的繪畫特長,據他的校友回憶:
餃子大學的時候就畫得一手好畫,負責的板報總是在各個學院中脫穎而出,說降維打擊一點都不過分。
正所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然而醫學生繁重的課業也成為“紅利”。
大三餃子迷上了3D動畫,他自學MAYA軟件,因為當時華西醫學院因為學生通宵復習而不斷電,餃子得以連夜渲染動畫。
如果當時頻繁斷電,渲染的動畫工程可能隨時中斷,消磨餃子的創作熱情,如今有同學感慨:
如果學校斷電,也許今天就沒有《哪吒》了。
在無數個與動畫相伴的夜晚,餃子的目標越發清晰,但不是從醫,而是要“逆天改命”。
動畫才是他未來要走的路。
但這條路真的很難,21世紀初,中國動畫跌入底谷,電視動畫被日漫霸占,電影院則被好萊塢的迪士尼、皮克斯動畫攻城略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傾盡全力創作的《寶蓮燈》,并未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上美廠自此沉寂。
中國動畫由此進入了十余年的至暗時刻。
無數優秀的動畫人,要么改行,要么做起了外國動畫的代工,一批堅持理想的動畫人在生活邊緣苦苦掙扎。
餃子卻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2003年在廣告公司工作了幾個月后毅然辭職,自己搞動畫!
對于自己三年的“啃老”生涯,餃子并未有多少回應,在問及《哪吒》中母親的原型,餃子坦言是自己的母親,他說:
“在做動畫這件事上,母親對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覺得我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這三年中,餃子的父親去世了。
他與母親用每月1000的退休工資度日,衣食住行能省就省,這三年半沒有離開超過家40公里的地方,餃子更是減少大量娛樂時間,每天客廳、臥室、廁所“三點一線”,他說是“減少社會浮躁氣息的影響”。
2008年,餃子完成了動畫《打,打個大西瓜》。
16分鐘的動畫用戲謔的方式講述了兩個霸主為了爭奪土地而展開了世界大戰,怪誕的人物、流落的荒島、被蜘蛛網籠罩的地球、被化作撲克牌的武器,用以小見大的方式諷刺戰爭只是統治階級的游戲。
很多人震驚于《打,打個大西瓜》的成熟,并不像一個年輕人做出的動畫,全片充滿著對現實的隱喻,在三維動畫的外殼下包裹著東方式的頓悟、超脫,這也成為餃子導演的創作風格——
東西結合。
就如他所創立的動畫公司“餃克力”,東方的餃子+西方的巧克力,東西融合。
也如《打,打個大西瓜》長長的致敬名單,有中國的萬籟鳴、周星馳、金庸,也有日本的大友克洋、鳥山明、宮崎駿,還有美國的迪士尼。
而“餃克力”也逐漸被簡化,成為了如今的“餃子”。
《打,打個大西瓜》在全球拿下包括“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在內的17個大獎。
獲獎后,餃子說中國動畫人應該從自身出發來找答案,而不是抱怨環境,中國動畫好看了,想不盈利都難。
此時,餃子已開始醞釀著實現自己的終極夢想,做一部真正的動畫電影。
此后,餃子的“餃克力”公司參與了許多動畫項目。
有《老板的女人》這種毀譽參半的動畫短片,又有為四川衛視電視節目做到動畫片頭。
這段時間,餃子的事業仿佛進入了瓶頸期。
這與中國動畫的大環境不無關系,當時中國電影市場剛剛起步,唯一闖出來的《魁拔》系列動畫半路夭折,投資人對動畫電影完全沒有信心。
時間來到了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正式上映,吹響了“國漫復習”的號角。
當時餃子已經成為動畫領域的佼佼者,光線旗下的彩條屋找到了他,當時投資人選導演有兩個標準:
一是窮,二是窮但堅持著,餃子正好符合要求。
從醫學生,到啃老族,再到四處打零工的動畫導演,兜兜轉轉十余年餃子還是非常落魄,他笑稱“當時窮到裝都裝不出來你有錢”,機會來到餃子面前,而他最想拍的題材是《哪吒》。
餃子非常喜歡上美廠1979年的《哪吒鬧海》,于是他看了《封神演義》卻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跳。
餃子說“書中的哪吒根本不算英雄,簡直就是個反派,和太乙真人兩個人簡直就是黑道兩大梟雄”。
這種“魔童”的叛逆氣質觸發了餃子的潛意識。
他也是反叛者,選擇了繪畫之路。哪吒的母親殷夫人對他百般包容,而父親卻是隔膜與缺席的存在,多少有自己的家庭的影子。
又是一個四年,2019年的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瞬間引爆了當年的暑期檔50.53億的票房,成為影史票房第二。
電影市場一片狂歡中餃子卻在沉默。
就如現在當你我看著票房數字的滾動,票房排名的不斷刷新而心潮澎湃之時,餃子卻在成都的可可豆工作室里,為下一部《哪吒》,下一次五年的沉寂做準備。
餃子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不善言辭埋頭做事的人。
他還是當初在醫學院挑燈夜戰的動畫愛好者,是那個閉關三年完成夢想的宅男,更是成就百億票房的動畫導演。
就如他致敬過無數次周星馳電影中的人物那樣。
成功與失敗的結果,永遠也不會影響他此刻努力前行的步伐。
這,才是《哪吒》成功的根本原因。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