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作為人體的“發動機”,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命質量和壽命。有趣的是,一些看似與心臟無關的面部特征,卻可能悄悄透露著心臟的健康狀況。
01
面色晦暗,唇色發紫
面色晦暗,尤其是嘴唇呈現青紫色,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的信號。
心臟負責將富含氧氣的血液泵送到全身,當心臟功能受損時,血液循環可能受阻,導致面部及唇部缺氧,出現晦暗或發紫的現象。這往往是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表現。
02
眼瞼水腫
早晨醒來,如果發現眼瞼明顯水腫,除了可能是前一晚飲水過多或睡眠不足外,也可能是心臟問題的信號。心臟功能減弱時,體液容易在體內積聚,尤其是身體低垂部位,如腳踝,但也可能表現在眼瞼等面部區域。
03
鼻梁上出現橫紋
鼻梁上出現一條或多條橫紋,有時被形象地稱為“鼻褶心征”。這一特征雖非心臟病的直接診斷依據,但多項研究表明,它與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心臟負擔過重或血管硬化的外在表現。
04
耳垂出現褶皺
耳垂上的斜線褶皺,被一些醫學研究者稱為“Frank征”,與冠心病等心臟疾病有一定相關性。雖然其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認為是血液循環障礙在耳部的一種體現。
05
額頭皺紋增多
額頭皺紋的增多,除了年齡因素外,也可能與壓力大有關。長期精神壓力大,會導致體內應激激素水平升高,影響心臟健康,增加心臟病風險。
守護心臟健康,只需
銘記這串“護心手機號”
醫學專家精煉“護心秘籍”為一串易記數字:150(運動時長)、7(少坐時限)、0(戒煙決心)、1(限酒標準)、8(蔬果份量)、1825(體重指標)。
- 150:確保每周運動累積150分鐘
據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揭示,每日僅需10分鐘運動即可顯著提升心臟健康水平。
然而,對于大眾而言,更為推薦的是每周至少保持5天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總計達到150分鐘的運動量。
運動類型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導,如慢跑、散步、騎行等,不恰當的無氧運動可能適得其反。對于“三高”患者或存在潛在心臟病風險的人群,應謹慎控制運動強度,避免過度追求運動量與速度,以防不測。
- 7:每周看電視時間不超過7小時
久坐不動是諸多疾病的溫床,它會導致血液循環減緩、心臟工作量減少,長期以往,心臟機能將逐漸衰退,可能引發心肌萎縮、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研究數據顯示,觀看電視1小時,心臟病死亡風險即上升7%;每日看電視超過4小時者,心臟病風險飆升至28%。
因此,建議每日看電視時間不超過2小時,保持規律作息,確保充足睡眠,避免飲用過濃的刺激性飲品。
- 0:戒煙,何時都不為晚
吸煙對心臟的損害持久且頑固,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心臟傳導系統,加速心跳,增加心臟負擔。
尼古丁還會促使腎上腺釋放一種物質,增強心肌應激性,導致血管收縮,易于形成血栓,從而造成心肌缺氧,誘發心臟病。
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健康,戒煙刻不容緩,無論何時開始都不晚。戒煙需要堅定的毅力,也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及親朋好友的監督。
- 1:每日飲酒量不超過1杯
美國研究發現,飲酒后僅10分鐘,血液中酒精濃度即顯著上升。過量飲酒會削弱心臟肌肉力量,導致血液流動不規律。
因此,酗酒者常受心肌病困擾,表現為心臟肌肉松弛、下垂,以及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持續咳嗽等癥狀。
- 8:每日攝入8份蔬果
美國哈佛大學對7000名女護士的調查顯示,堅持高纖維飲食的女性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幾率大幅降低;每日增加5克纖維攝入量,即可使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幾率下降近四成。
專家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入8~9份蔬果,一份蔬菜約等于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則大約為一個拳頭大小。
- 1825:身體質量指數維持在18~25之間
超重會給心臟帶來額外負擔,可能導致心肌肥大,甚至引發心肌病等嚴重后果。且肥胖出現越早,對心臟的傷害越大。
美國專家提醒,為保護心臟健康,成年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應保持在18.5~24.9之間。
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不妨自行測算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