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李強、丁薛祥出席座談會,王滬寧主持。
據央視新聞視頻報道畫面,參加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小米董事長雷軍、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等。
如何理解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所釋放的重要信號?以下為盤古智庫專家解讀匯編:
易鵬
(盤古智庫理事長)
此次座談會的召開傳遞了以下積極信號:首先,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特別是半導體和AI領域,展現了國家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高度重視;其次,一些行業領軍人物的回歸,他們的參與為此次會議增添了分量,有助于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此外,給予了科技型年輕人更多機會,一些新興科技企業的參與對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最后,此次座談會對中國經濟、民營經濟以及資本市場都帶來了積極向好的強烈信號。這些積極信號共同表明,我們正在通過政策支持和制度優化,為民營經濟和科技創新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馬光遠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熊園:這次不一樣——民企座談會的5點理解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作為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時隔7年再度召開,無疑釋放了穩民營經濟的政策強音。總體看,對比2018年,本次有3大不一樣:節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為強調自主可控;“AI+機器人+新能源+農業”是重中之重;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從“安心謀發展”到“大顯身手”。往后看,首要是抓落實,短期緊盯:3月4-5日全國兩會可能的新舉措;《民營經濟促進法》進展;因地制宜下,關注各地重點行業和企業。
1、背景看,自2018年11月以來,時隔7年再度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主因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疊加恰逢年初DeepSeek、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民企憑借硬科技迅速出圈甚至火出海外,亟待繼續給民營經濟打足信心、給足底氣、抓好落實。
2、客觀看,近年來穩民企一直是高層會議的高頻關鍵詞,也已發布系列穩民營經濟舉措,也多包含鼓勵民企參與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等。
3、對比看,兩次座談會背景大體相似,此次座談會應是節奏更快、硬科技含量更高、更為強調自主可控,“AI+機器人+新能源+農業”是重中之重,也要推動民營經濟從“安心謀發展”到“大顯身手”。
4、具體看,政策執行上,首要是抓落實,“堅決執行、不打折扣”,抓手在于促進公平競爭、破除民企融資難、清償民企欠款、保護民營企業家權益等。
5、往后看,短期緊盯穩民營經濟相關部署,有3大特別關注:3.4-5全國兩會、近期應會加快發布《民營經濟促進法》、會后各地跟進召開民企座談會。
張中祥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創院院長)
這個民營企業座談會非常及時,非常必要。借DeepSeek之勢推動科技創新,樹立市場主體信心。但增強市場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安全感和信心,不是看政府說了什么,而是看做了什么,這是關鍵所在。
盤和林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時間點放在全國兩會前,對民企、科技企業在政策上有一個定性,確定兩會主基調。同時,是因為中國民營企業在科技領域做出了一些成績,代表性的技術創新應用涌現,在此時給予這些民企進一步創新的鼓勵和激勵,有利于中國經濟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部分內容來源于“光遠看經濟”、“熊園觀察”、“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