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雨水節氣前后,氣溫回升,降水增多,萬物受到節律影響而萌發生長。南昌貢方堂國醫館中醫科專家陳順濤介紹,此時養生的關鍵是健脾祛濕、養肝護陽。
我國古代將雨水節氣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這一時節,水獺開始捕魚,大雁從南方飛回北方,草木抽出嫩芽。
這個時節有四點養生要領要牢記:
? 春捂秋凍護兩頭
雨水時節,陽氣萌動但脆弱,故可見乍暖乍寒,天氣變化多端,平時生活中大家仍需注意“春捂”,以護固陽氣,防病保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要尤其注意,照顧好身體的兩頭——頭和足。
? 順應天時調作息
春天來了,白天漸長,黑夜漸短,自然界陽氣漸長。此時,人們應順應天氣的變化,調整作息晚睡早起與鍛煉習慣。
? 疏肝理氣養身心
春天是肝氣升發的季節,但肝氣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問題。因此,保持愉快心情疏肝理氣成為雨水節氣養生的重要一環。
? 健脾利濕養脾胃
雨水的到來,一方面濕邪漸生,容易困脾;另一方面,春天肝木易克脾土,造成脾胃虛弱。中醫認為,“濕氣通于脾”。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比如芡實蓮子苡仁湯。
雨水 · 節氣灸
艾草其性溫和,具有溫通經絡、祛風除濕的功效,通過艾灸能夠直接、快速地祛風濕,拔寒氣,護脾胃。
南昌貢方堂中醫康復理療科表示,春季灸療要遵循養陽、養生發之氣、養肝的原則,更要特別注意調理脾胃。
雨水施灸穴位:
肝俞、氣海、足三里、脾俞、中脘
功效作用:
益氣壯陽、培元固本,防治風寒,散發肝臟之熱,疏肝理氣。
隨著雨水節氣到來,春雨綿綿的序幕也即將拉開,若雨水過多,濕氣過盛,渾身會有沉重感,還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在中醫上來說,春夏養陽,貢方堂通過古法艾灸,起到溫經散寒、升陽舉陷、扶正固脫的作用。
注意事項
1、注意保暖。在艾灸的過程中,不用擔心濕氣會侵入體內,但是停止艾灸后,由于毛孔已經被打開正在排出濕氣,所以要注意進行保暖,蓋好毯子或者穿長衣長褲,是比較好的選擇。
2、灸后不要淋雨。艾灸之后,因為毛孔處在打開狀態的原因,千萬不要出去淋雨,假如一定要出門,盡量在身體感覺不熱了之后,穿戴整齊并打傘出門。
3、灸后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盡量2個小時之內,不要用冷水洗手,如需洗手,盡量用高于體溫的水,快速洗完。
總之,雨水節氣,是春天的重要節點,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
讓我們順應天時,調整作息與飲食,適當鍛煉與疏肝理氣,調養脾胃與防病保健,共同迎接一個健康、美好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