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頭條
中國首家顧問式新媒體,定制屬于您的媒體內容
日前,GDC在調查了來自86個國家的超過3000名游戲行業從業者后,發布了《2025年游戲行業現狀》報告,其中就提到了受裁員影響最嚴重的崗位、更多開發者選擇的游戲平臺和平均工作時間等關鍵數據。
該報告顯示,受裁員影響最嚴重的崗位是敘事創作崗,占比達到19%。緊接著的制作與團隊管理崗以及視覺藝術崗均占16%。編程崗和游戲設計崗分別占12%和9%,商務崗位相對來說受影響程度較小,占6%。
一、AI搶飯碗實錄:從"輔助工具"到"首席編劇"
當人類編劇還在糾結"主角該不該領盒飯"時,AI已經學會三招必殺技:
1.批量生產流水線劇情:8分鐘生成《霸道AI愛上我》等30個劇本大綱,自帶"重生+系統+甜寵"流量密碼。
2.智能縫合經典套路:把《哈利波特》的魔法學院和《絕命毒師》的制毒現場嫁接,生成《霍格沃茨絕命煉丹師》。
3.24小時在線當乙方:“把第58場打戲改成浪漫吻戲?馬上安排!”——沒有咖啡需求,不提調休申請。
“以前是編劇使喚鍵盤,現在是AI指揮編劇改文檔——到底誰才是工具人?”
二、人類編劇的絕地反擊:罷工、掀桌與宮崎駿の怒
根據GDC的調查,大多數 (52%) 的開發人員所處的公司都會使用生成式AI工具工作。在過去一年中,人們對生成式AI的認識和使用可能有所增加,但開發人員對這項技術的負面看法卻越來越多。
調查顯示,30%的受訪者表示它產生了負面影響,比2024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此前,開發人員對生成式AI的支持多于反對。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
面對AI入侵,游戲編劇們祭出三大殺器:
1.創意罷工聯盟:“AI生成的劇情就像微波爐漢堡,聞著香,嚼著像硬紙板。”(某匿名編劇銳評)
2.宮崎駿暴擊:聽說網飛用AI做動畫,一直堅持手繪的老爺子直接開大:“這是對生命的褻瀆!”(建議AI學習下《千與千尋》的靈魂溫度)
3.版權堡壘戰:集體要求游戲公司簽"AI訓練禁止條款",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劇本變成AI的狗糧。
“當AI學會寫’人類的情感真復雜’這句臺詞時,它真的理解自己在寫什么嗎?”
三、未來游戲劇本的打開方式:人機"相愛相殺"指南
據外媒insider-gaming報道,2025年游戲行業的首個裁員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發生了,韓國最大手游開發商網石游戲(NetMarble)的子公司Netmarble F&C宣布將裁減20名員工,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 25%。
Netmarble F&C目前正在開發其新游戲《Demis Reborn》,預計將于2025年某個時候發布。據韓國媒體YNA報道,為了更好地迎合成人的口味,該游戲的“藝術風格和整體氛圍進行了大幅修改”。這無疑預示著AI數據驅動正逐步取代人類審美決策。
這場battle的終極答案可能是:
1.AI當流水線廠長:批量生成《異世界種田指南》第10086部;已經有很多網友分享用AI生成的小說,并成功與平臺簽約。
2.人類做創意總監:前段時間,由電影鏡頭東廠指揮使AI生成的效率部馬部長視頻風靡網絡;把AI生成的"喪尸圍城+戀愛養成"魔改成人性史詩。
3.開發新型混合職種:“劇本外科醫生”(專治AI劇情癌)、“靈感馴獸師”(調教AI跑偏的腦洞)。
“最好的游戲劇本,可能是人類把AI的Ctrl+C/V,改寫成Ctrl+Alt+Del后的重生故事。”
當DeepSeek、ChatGPT開始給游戲NPC寫臨終遺言時,真正的危機或許不是失業率數據,而是我們是否還記得:
那些讓人熬夜爆肝的劇情,那些讓玩家笑著流淚的臺詞,永遠需要人類編劇在代碼洪流中,固執地保存著靈魂的溫度。
“AI寫的是算法,人類寫的是心跳——你的游戲角色,值得擁有心電圖般的劇情波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