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今天18時7分
我們迎來雨水節氣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
也是二十四節氣中
第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雨水的含義是降雨的開始
據@河南氣象
受冷空氣影響
明天(19日)開始
全省最高氣溫將持續下降
大部地區回落至10℃以下
鄭州、洛陽等地更是會開啟
13℃→7℃的“5折大促”
最低氣溫則變化不大
多在0℃出頭
不僅如此
河南本周還有雨雪天氣
主要集中在19~20日和22日
期間還會穿插大風天氣
來看具體天氣↓
19日,全省多云到陰天,西部、北部部分縣市有雨夾雪或零星小雪,南部部分縣市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18日午后到19日白天,全省偏北風3到4級,陣風5到6級。
20日,北部、西部、南部陰天,有零星小雨或雨夾雪;其他縣市陰天間多云。
21日,西部陰天;其他縣市多云。
22日,西部陰天,有雨夾雪或小雪;其他縣市多云間陰天。全省偏北風3到4級,陣風5到6級。
春雨至矣
萬物開始萌動
早櫻染紅了,草木抽芽了
秧畦繪綠了,河水熨暖了
人們的心情也隨著
歡喜起來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
農人們也忙碌起來
小春管理、大春備耕
各項工作都一一提上了日程
雨水過后
仍是早春春寒料峭
還需適當“春捂”
早春時節天氣晴好時
不妨約上三五好友
出門走一走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擻抖擻精神
枯木逢春,種子發芽
一場雨水的浸潤
不僅給萬物帶來了生機
一場味覺的盛宴
也隨之拉開序幕
春筍春芽罐罐肉爆米花……
品嘗雨水的潤澤芬芳
咀嚼初春的情意綿長
在南方
春筍在雨后接連從土里
冒了出來
是一年中口感最鮮嫩的時候
有著“素食第一品”的美譽
因此正是順應時令之選
上海的“枸杞春筍”
南京的“春筍白拌雞”
浙江的“南肉春筍”
嘗鮮無不道春筍
在北方,雨水時節
口感鮮嫩清爽的薺菜
給大家帶來蟄伏了
一整個冬季的味道
“春吃芽,夏吃瓜”
雨水這天就要吃幾口
剛冒頭的春芽
除此之外
還有香椿芽、豆芽、蘆蒿、豆苗
一口下去
便是占盡最好的春光
雨水節氣該如何養生?
天地間充盈著溫潤的生機,此時養生要順應春生之氣,做到“護肝脾、祛濕寒、升陽氣”。
- 雨水三候要注意
一候獺祭魚:乍暖還寒,注意背部保暖。
二候鴻雁來:晨練要待日出后。
三候草木萌動:多食甘味養脾氣。
1、飲食調養:健脾祛濕黃金期
雨水節氣天氣漸暖、降水開始增多,濕氣也逐漸加重,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癥狀,所以這一時期的健康保健重點在健脾祛濕,尤其南方。
中醫認為,多甘少酸健脾陽,是雨水節氣飲食的重要原則。應少吃山楂、烏梅等酸味食物,多吃大棗、山藥等具有甘甜的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膩、高糖等容易加重濕氣的食物。
祛濕并非人人適宜。不同人的體質各有差異,濕邪也分為不同證型。例如,濕熱體質的人需要清熱祛濕,寒濕體質的人則需要溫中散寒祛濕。陰虛體質和血虛體質的人盲目祛濕可能會進一步傷陰或耗傷氣血,因此應慎用祛濕方法。
另外,雨水節氣可適當吃些辛溫的食物,如韭菜、香椿、蔥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強。
2、穿衣法則:下厚上薄護陽氣
在季節交替之際,尤其是冬春之交,氣溫變化多端,“倒春寒”現象尤為常見。因此,在這個時節里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發生。應重點做好腰腹、膝足以及后頸這三個部位的保暖。
3、經絡養生:敲膽經疏肝氣
晨起拍打大腿外側(風市穴→陽陵泉);睡前推肝經(大腿內側從根部至膝)
4、運動指南:和緩舒展升發陽氣
選擇溫和有氧的運動,如快走、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每天30分鐘,微微出汗,可促進氣血循環排除濕氣。
飯后適度散步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但是飯后劇烈運動反而會影響腸道功能,加重腸道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所以,飯后散步應根據個人情況來適度運動,不建議劇烈活動。
5、情志調節:讓心情如春草生長
在起居作息方面,要保持情緒平和,應保持夜臥早起,順應自然。家里和辦公室可增加綠植擺放,綠色環境有助于舒緩肝氣。
有春的播種
才會有秋的收獲
一起奮力向前
不負春光
來源: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