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謀攻》篇太適合女孩子們讀了。
原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這段話中,孫子的“求全”思想,是很多女生想做,卻沒有完全學會的。
在《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這本書中,華杉老結合歷史案件的講解,讓孫子的思想更清晰明了。
1.以情動人,建立情感連接
漢光武帝劉秀是個懂得優待俘虜的君王,破銅馬賊于南陽曾帶著十幾萬人投降了他,后來又叛,被打敗又降。于南陽本以為劉秀會饒不了自己,可是沒想到劉秀帶著十幾個人親探銅馬大營,讓于南陽感動地愿以命相托。
因劉秀的這一舉動,更有了“推心置腹”的成語典故。
化敵為友,是“勝敵而益強”的好方法,能夠用情打動人心,何必要到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的局面呢。
在進入新公司,與新同事相處時,更是需要主動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幫助對方,建立感情,從而快速融入團隊。
2.任以智取勝,巧妙影響他人
曹操伐江南,劉表死后,劉琮投降,交出了荊州,還得到了蔡瑁、張允的水軍。
這個過程,曹操沒有消耗一兵一卒。
而實際上,曹操能夠順利接手荊州,還要靠他平日里的造勢,以及他果決的決策。
曹操得到劉琮投降的信件,馬上就下令軍隊南下到荊州。
當時劉備和劉琮是合作伙伴,劉琮后來才告訴劉備自己投降了,這時曹操已經快到荊州了。
曹操的快速行動,沒有給荊州主戰派任何重新布局的機會;快到沒有給荊州投降派任何反水的機會。
此時的劉備就算想取代劉琮也沒了機會,只好帶著自己的兵馬和百姓一路繼續向南。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想讓領導采納自己的方案,也要提前想好各種計策,比如先提出問題,引導領導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再提出你的解決方案。從而讓領導看到你的用心與專業。
3.合作共贏才是王道
韓信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略指揮家,然而他卻為了自己的功名,不愿讓別人出頭。
楚漢相爭,劉邦派酈食去說服齊王田廣。本來都已經說服對方了,甚至撤出了齊國的守衛。
韓信一看酈食說幾句話就收復龐大的齊國,他感覺這功勞要壓過自己了,為了搶功勞,他不守約定,突然發兵攻打齊國。
齊王認為是酈食騙自己,把他用大鍋活活煮死,齊王在亂戰中戰死。
后來,韓信因為用自己的各種功績向劉邦邀功要做齊王,引得他落得殺身滅族的禍害。
真誠最能說服人心,能夠在雙方談判中,得到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這是皆大歡喜。更是“不戰而勝”的上上策。
華杉老師解釋孫子所說的百戰百勝的道理。他認為,百戰使民疲,百勝使主驕。一個又疲憊又驕傲的軍隊,是很容易被想要報仇雪恥的軍隊給推翻的。
所以,如果能夠不戰,就能說服對方,那才是善于管理和經營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