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 本文是「」記錄賽道的入圍文章。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少數派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
▍前言
周國平在《妞妞》一書中寫道「人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種種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的身邊,那就是平凡的親情。」
2021 年 7 月,女兒在離家不遠的醫院中順利出生。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加之雙方家里長輩各有身體不適,我和媳婦在綜合了家里的各種情況后,決定不再辛苦長輩,而是由我們自己帶小孩。2022 年 10 月,我任職的公司因為各種原因資金鏈斷裂近乎倒閉,我也隨之失去了工作。在家里待業的我看著媳婦忙碌了一年多的身影,不知怎么突然冒出了「自己來帶一段時間小孩」的想法。于是在我將自己的想法與媳婦溝通后,我便開始了這段「全職奶爸」的生涯。
▍在「家」的屋檐下
我剛開始接手帶小孩的時候,一歲多的女兒還沒有完全學會走路,爬行依舊是她主要的行動方式。這時的她已經不滿足于只在床上活動,看著我經常在床邊上上下下,她也按耐不住,撅著小屁股爬到床邊,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腿開始不斷試探。為了防止她直接從床上掉下來,我趕緊在旁邊一邊拉著她的手,一邊拖著她的屁股,帶著她一點點地滑到地板上。終于成功來到地板上的她,眼睛里散發著興奮的光,如同來到了新大陸一樣,一邊拍手,一邊發出開心的聲音。
于是讓她在地板上去自由探索未知的「世界」,成為每天了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但是,新「世界」帶來的不僅是新奇,也包含著許多潛在的危險:桌子上的水杯、書架上的書籍...... 她尚未成熟的思維還不懂得這些東西在「好玩」的同時,也可能會給她帶來危險。即使我對她做出警告,她也會很快地置之腦后。為了盡量降低她遇到危險的可能,我開始有意引導她的活動路線,例如在地上擺放一些她喜歡的玩具,或者用抱枕靠墊之類的東西當做障礙物放在地上,既可以增加她爬行的樂趣,吸引住她的注意力,也可以避免她去觸碰一些較為危險的地方。
不安分的小手是她認識世界的過程
某一天,我注意到了她即將長齊的牙齒。這些尚未長整齊的小白牙,激活了我腦海中看過的育兒書內容:可以開始將她的飲食偏好向成年人靠攏了。話雖如此,可是如何在照顧她飲食的同時又能讓自己正常吃到飯,成了我面臨的一大挑戰——如果我將她安置在臥室內獨自做飯,她會因為分離而感到害怕;若是將她帶到廚房一起操作,刀叉與明火共存的環境似乎更加危險。
經過一番求助與思考后,我想出了一個還算行得通的辦法:前一天晚上提前準備好自己要吃的飯菜,然后在第二天用餐時,用電蒸鍋將食物放在她夠不到的地方蒸煮加熱。這樣既能保證她的安全,又能讓我吃到熱乎飯。至于女兒的飯菜,我選擇和她一起動手制作。比如做青菜葉時,我會和她一起撕碎葉子;如果是雞蛋羹,則共同將蛋打散,然后一起上鍋煮熟或蒸熟。雖然滿地狼藉是肯定的,但看著她開心將整個過程當做是一個小小的互動游戲,并開心地參與其中時,事后打掃「戰場」的麻煩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也許是自己參與了整個過程,她吃的時候總是特別開心。
吃飯時弄的到處都是生活中的常態
與室內活動不同,在室外的活動就沒有那么多后顧之憂了。只要天氣允許,我每天上午都會帶她出門散步,戶外的各種「花花綠綠」帶給了她滿滿的新鮮感和無窮的樂趣。
有時候,她會撿起地上的石子,疑惑著,這是什么呢?捏在手里涼涼的、硬硬的、一點也不光滑,還有些硌手。摸夠了,將它扔到地上會發出「噠」的聲響,扔進水里則是「啵」的聲音傳來;一陣風吹過,她也會疑惑,是什么東西拂過自己的臉蛋呢?好奇地抬起頭四處張望,卻看到樹梢的柳樹葉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陽光透過擺動的樹葉,投下形態各異的光影在她的眼前變幻。于是她忘記了自己為什么抬頭,一邊癡癡的看著美景,一邊發出「咯咯」的笑聲......
她很喜歡在公園里走來走去
隨著笑聲的起起伏伏,時間悄然而逝。而她也不再蹣跚學步,學會了奔跑;吃飯不再用手抓,開始用起了自己的小勺子;抓起筆來,還可以像模像樣的畫上幾筆。有限的房間已經裝不下她四溢的活力,她開始渴望更多的人與她互動。于是,我和媳婦開始商議,似乎到了可以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了。
兩歲多的時候,她會以渴望的眼神看著在學校里面玩耍的哥哥姐姐們
還記得第一次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她以為會像去淘氣堡玩一樣,爸爸會陪著她一起進去。直到被老師帶走,有些慌張想要牽我的手時,才發現我并沒有跟過來。她終于發現不對,開始呼喊起「爸爸」來。
直到今天,每當我回想起這一幕,總是會忍不住的開始推測:當時的她會是怎樣的心理活動呢?在幼兒園的第一天,她是以怎樣的心態度過的呢?可是,我注定無法知曉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從那天起,她人生的軌跡開始與我產生分離,并且隨著時間越來越遠。至此,我不再知曉她生活的全部,她也不會再事事與我細說。雖然我依舊是她所信賴的「爸爸」,但是我想,她的人生大概會以此為起點,逐漸脫離名為「家」的屋檐,駛向那片屬于她自己的、更為廣闊的天地。
難以自控的焦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若以這句話來作為標準來衡量自己,已過而立之年的我顯然并不達標。
也許是長期在家帶小孩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也許是小孩不時的哭鬧讓我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我發現自己的性格開始變得易怒和焦慮,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卻更加沉默。時不時神游物外和浮躁的心情,也使我很難像從前一樣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事情。
這些失控的心境,讓我想起了許多長輩都說的話:做父母的為了兒女付出了多少辛苦,為了兒女犧牲了許多等等。我回顧了一下自己的經歷,似乎也的確如此。在家里時,我需要在陪她玩耍的時候時刻顧及她的安全;我需要在陪著她吃飯的同時小心她不被食物嗆到......這些不斷緊張和擔心的情緒正是我心境失控的源頭。
除此之外,外界的偏見也給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每次帶孩子出門玩耍時,陪在同齡小孩身邊的要么是媽媽,要么是老人,鮮有父親獨自陪在小孩身邊。這就導致在玩耍的過程中,周圍人經常會對我投來的疑惑目光。時間久了,有時我也會懷疑自己放棄工作,全身心地帶小孩究竟是對是錯?如果當初選擇將小孩送到長輩身邊,交給他們帶,是否會是另一種現狀?
看著不斷下降的銀行卡余額,想著自己喜歡很久卻始終舍不得買的東西,擔心著未來家人生病卻得不到保障...... 這些憂慮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而我只能站在深夜的陽臺上,內心充滿掙扎的望著城市中的燈光,一遍遍地問自己:值得嗎?真的有必要嗎?這種矛盾與壓力使我身心俱疲,卻又無法輕易改變現狀。
然而,當我看著女兒午睡時安寧的睡顏,小小手緊緊環著我的胳膊,信賴地將自己的身體依偎在我身邊的樣子,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似乎有另一種解法。我的確付出了很多,但并非毫無回報:我「荒廢」了一段「奮斗」的時光,但換來了女兒心底的信賴;我失去了所謂的「社交」和「自由」,但換來了對女兒深刻的了解......這聽起來很像漫畫《鋼之煉金術士》中的「等價交換」原則,但我認為用它來形容并不準確。因為我有一種這樣的感覺:我越是用心地去與她生活,越會感到所得遠遠大于所予。
她在我身邊睡覺時的樣子和在媽媽肚子里時一樣
雖然如今我依舊無法得出「全職帶小孩是否值得?」這個問題的答案,但自己多少看開了些,至少不再執著于這個問題,漸漸地也就沒那么焦慮了。因為我逐漸明白,強求一個是或否的答案未必就是我希望的。生活中本來就充滿著矛盾,更重要的還是自己如何面對和理解這些問題,那些所謂的「答案」,反而無須考慮。
我好像開始懂得了什么是愛
人們總是說「父母是無條件愛兒女的」,若真是如此,我想世間就不會有那么多狠心的父母了。
女兒在醫院出生后,并不會隨著她媽媽一同回到病房,而是會在醫院的育嬰室觀察一段時間。我將她從育嬰室接走的時候,說實話并沒有感到很激動或緊張,只是有些驚訝于嬰兒的大小——她是好小的一個人啊,可能也就和我的腦袋差不多大,我單手就可以很輕松地抱起她。實際上我也幾乎是單手將她抱回病房的(多么不靠譜的爸爸!),一方面是因為我還沒學會怎么抱她合適,另一方面騰出一只手也是為了方便開門和按電梯(我是獨自去接的)。
她剛出生時真的是好小一只
總之,在女兒剛出生的這段時間里,她更像是降臨在我身邊的一個麻煩:尿布要隨時更換,睡眠必須規律,喂奶要定時定量......好好的睡上一覺成為了奢望、精神更是時刻都在緊張。這些瑣碎的事就像一張網,緊緊將我和這個小生命緊緊包裹住,令我難以喘息。在這種情況下,我很難說自己有多么多么地愛她。
然而,初為人父可能的確稱得上是人生最奇妙的經歷之一。在適應了照顧女兒的節奏之后,開始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開始籠罩著我,無論我走到哪里,那張圓乎乎的小臉總是會浮現在我眼前。當我在商場里路過玩具店時,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思考有哪些玩具她會喜歡呢?當周末來臨,我會自然而然地開始計劃帶她去哪兒玩——這是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沒有預料到她可以這么輕而易舉地融入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
在帶孩子的時間里,我陪著她學會了走路、陪著她學會了說話、陪著她學會了畫畫......直到我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著她入園時的小小背影,感受著如海嘯般向我襲來的不舍與牽掛,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還從未分開過!感受著初次分別帶來的情緒,我開始思考,這就是「愛」嗎?而我沒有太多猶豫,肯定的回答自己:是的。
于是,當我成為了一位父親,在第一次與女兒分別的清晨,我才終于敢說自己明白了一點點的愛,而且,它讓我對未來產生了新的期望:期望這「一點點」愛的種子,可以在未來時光的浸潤下,生長出茂密茁壯的枝干,為我的心房帶來更加真實的重量。
清澈的眼神和笑容治愈了我很多次
▍寫在最后
我清楚地記得,在高中時有一位經常看雜志的女同學,看了我寫的一段小文后評價到:你在文章里寫自己的經歷,好蠢哦!可能的確如她所說,我的確是挺蠢的吧。即使到了今天,我也不認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有多聰明。但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生活,當盡善盡美望而不及時,適當地犯犯蠢我認為也挺好的。
如今在顯示器前憋了好些天后,我終于完成了這篇文章,也終于在文章結束的同時將過去這段日子中累積的情感宣泄了出來——這大概就是促使我完成這篇文章的源動力吧!最后感謝百忙之中看到這里的你,也在 2025 年伊始,祝福你的生活得償所愿、幸福美滿!
https://sspai.com/post/9629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谷豐
責編:Lot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