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明心學中,王陽明認為只要有良知,任何物質誘惑都無法動搖你,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在“靜中悟,事上煉”。
“靜中體悟”是向內探索,發現內心的光明,守住內心的良知。
“事上磨煉”是向外實踐,是將內心的光明照亮世界。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而不知,只是盲行。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成就真正的自我。
許多人認為,修行就要做隱士,去寺廟里,去道觀里,去遠離塵世的地方。然而,王陽明卻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而在紅塵。
如今,人們常會陷入兩種極端情況下:要么忙于瑣事,無暇思考;要么空談理論,缺乏行動。
這就需要我們,既要給自己靜下來的時間去思考體悟,也要給自己動起來的事情去磨煉自己。在靜中尋找方向,在動中實現價值。
王陽明在《傳習錄·錢德洪錄》中說“良知明白,隨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隨你去事上磨煉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
不管你是去靜中悟,還是去事上煉,只要良知在,便能動靜合一,天下無敵。
在《送宗伯喬白巖序》一文中,王陽明說:“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專,一也。精則明矣,明則誠矣。是故明,精之為也;誠,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
精是精通,一是專一。只有精通才能明達,明達才會真誠。所以明達是精通的體現,真誠是專一的基石。
所以,想要在某個領域深耕,首先要以精通為目標;精通后,你若能夠舉重若輕,這叫明達;明達后,人才會對萬事萬物真誠。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日課21天》的作者度陰山指出:在這個過程中,真誠則能心靜,心靜則智慧出,境界成。
精是動,專是靜,動靜合一,則還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