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生態環境科普聯合行動”
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面向青少年及社會公眾搭建更多樣性的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平臺,近日,由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和南京市三牌樓小學結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發起的“大手拉小手生態環境科普聯合行動”,聯合主辦的“共赴綠色之約,我們在行動”公益學術研討培訓會,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科普宣教、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環境信息3家專委會和江蘇省測繪研究所、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金美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共同承辦,由江蘇省科協科技傳播專家服務團—旭蕾公益環保專家服務團提供學術支持。來自南京市三牌樓小學的師生、家長,以及特邀嘉賓等50余人參與了此次研討培訓。
會議由學會科普宣教專委會副主任王青穎老師和南京市三牌樓小學大隊輔導員劉荔老師主持。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王青穎老師帶領大家觀看學習《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專題片《萬物復蘇》《公民生態環境行為十條》和《江蘇生態文明20條》,直觀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保護成果;學會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專委會的徐蓓老師對《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深入淺出的解讀,讓參會者深刻認識到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了環保責任感;《南京簡志》副總纂葉軍先生發言表示,當下我們的每一次環保行動,無論是一次垃圾分類的正確投放,還是一次對綠色出行方式的選擇,都是歷史長河中保護生態環境的珍貴印記。這些行動不僅關乎當下的生態平衡,更會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他呼吁大家重視并記錄這些環保實踐,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生態財富,讓未來的人們能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更好地守護地球家園。
參加2024大手拉小手聯合行動大學生志愿者代表劉艷婷和周雪,分享了自己通過志愿服務組團調研杭州固廢治理模式,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全國三等獎等親身經歷。他們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今后將繼續學以致用,投身環保志愿服務,帶領中小學生弟弟妹妹們共赴綠色之約。隨后南京市三牌樓小學的學生代表毛晨軒同學、寧凡數同學、家長代表張奕樂和黃汝潔也都上臺分享了各自的學習感受。本次分享環節,不僅是經驗的傳遞,更是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鼓勵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以及全體與會嘉賓,共同登臺宣讀《共赴綠色之約,我們在行動,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倡議書。清脆而響亮的童聲與沉穩有力的成人聲音交織在一起,每一字每一句都飽含著對地球家園的熱愛與關切,倡議大家積極投身到節能減排行動中,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承諾,守護地球生態環境,共建美麗中國,美麗江蘇 。
活動現場,南京市三牌樓小學代表向專家老師頒發校外輔導員聘書,期望借助專家力量,進一步推動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特邀嘉賓向參會學生和家長送上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特制環保“福”字窗花,向南京市三牌樓小學贈送《江蘇生態文明20條宣傳海報》,在溫馨的氛圍中傳遞環保理念與新春祝福。
展望未來,相關單位將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實踐活動、科普講座、學術研討培訓,讓環保理念扎根在每個人的心中。各方也將積極整合資源,創新科普宣傳形式,吸引更多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大地將處處洋溢著盎然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