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外需求的逐步回升,2024年我國商品的對外出口形勢也是同步向好的,但市場競爭格局也是越發復雜化了,主要是東南亞國家逐漸在傳統工業品上的產能與出口量越來越大而對我國的出口空間形成一定擠壓,這也迫使我國加快轉型升級而在新興產業上開拓市場了。
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吧,有不少出口大市在2024年就是未能有顯著回升,城市間的走勢呈現復雜化,下面就以出口值20強城市的運行為例來觀察下吧。
一般來說只有耕耘日久、產品結構相對完善及內生力強的城市才能在這幾十年中積累出非常大規模的出口值的,所以說出口規模能在全國城市排名前20位的在外貿方面無弱者。但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如果沒有提前預判或布局新產業可能就在某個階段就會受挫的,哪怕前20城市也是一樣,如上海、東莞、北京、重慶等市在2024年就是這般態勢。
上海市全年出口值只有4.6%的同比增長,不僅低于全國平均不少,更是要比一前一后的深圳、蘇州低許多。
深圳足足要比上海市快了10個百分點呀,出口值也飆升至2.8萬億以上了,對上海市的優勢也進一步擴張至近萬億了,就幾年時間呀便差距如此懸殊了;蘇州市的8.5%增速應該算是穩步運行的,出口規模也順利達到1.6萬多億。
東莞市曾穩坐全國出口規模第4,然而近兩年很是疲軟,2024年又是只有5.2%的增長而無力趕超高漲14.1%的寧波而只能繼續坐在第5位次上,而且8800多億的總值還被后者甩開5百多億,可能再無力趕超了。
北京市則更是只有1.1%的同比增速,雖說出口值跨過了6千億,但也被其后的杭州市已無限迫近了,可能其第8的位次也危險了。
另還有成都、紹興、鄭州與南京等市也是很不理想,尤其是紹興與鄭州還是微跌狀態;更為夸張的是佛山出現了20.5%的大跌,但據小編觀察這應該是受到了五經普的核實規范的作用,數據被下調了,不然真的是難以相信的。
而與以上城市相反的是,深圳、寧波的高漲,更有金華市能跑出16.4%的高速度,還有杭州、青島、廈門等市也有10%以上的較快增長。青島市還因此出口值超過了重慶而能以5278.2億躍居第十位了。
那么為何這些出口強市會有如此大的運行差異呢?主要還是產品結構關系。很難細說各類產品,就距離個汽車產業吧,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飆升,不僅帶動了有此較大產能布局城市的出口值飆升,深圳、寧波、杭州等市的高漲就有此關系。
但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大漲必定擠壓了傳統汽油車的市場不少呀,所以相關城市的出口縮減也是正常。
像上海、北京、重慶等市正是傳統汽油車產能很大的,這塊的出口值大減必定會拉低整體不少,哪怕它們也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車的出口。
這只是其中一個產品,另外像東莞、鄭州等市有較大的電子產品出口,近兩年同樣有受阻現象也是一定拉低了它們的出口增長的。所以就像開篇所說的,不少產品受到了海外新的制造業基地的影響,國內城市就只能是比拼在新興產業上的能量有多少了,大家說是吧?
這就來看下表,具體了解20強城市在2024年的出口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