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階段的教師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有編制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簡稱“在編教師”),另一種是沒有編制的合同制員工(簡稱“合同制教師”)。長期以來,合同制教師雖然干著跟在編教師一樣的活,但在職稱評聘等方方面面都跟在編教師有著不小的差距,這跟“同工同酬”原則嚴重背離。
1)
但近些年,情況正在改變,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把合同制教師和在編教師放在同等位置,尤其是在職稱評審方面。比如海南某省發布的《深化基層教育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實施方案》,提到:基層在編在崗教師(含同工同酬)可自行選擇參加定向或非定向職稱評審,基層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等,保障了當地合同制教師在職稱評審方面的權益。
還有云南某高校附中,在招聘公告中提到,錄用后的合同制教師,在校內職稱晉升等方面享有與事業編制在職教師同等待遇。可見合同制教師的春天來了。因為跟在編教師一樣可以參加高級職稱評審,并獲得高級職稱,不僅意味著可以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也會收獲更多的職業成就感。這讓合同制教師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他們對教育事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合同制教師和在編教師在職稱晉升上站在同一起跑線,有助于在學校內部營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減少因身份差異帶來的不公平感。
如果這個政策全面鋪開,合同制教師的職業發展前景就會更加明朗,這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教育人才加入合同制教師隊伍,對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都有好處。
2)
中小學教師之所以在乎職稱的高低,是因為職稱晉升不僅關乎教師的榮譽和職業發展,還直接影響到教學資源、培訓機會等方面的分配,更關乎個人名譽。但了解中小學職稱體系的人都知道,學校的高級職稱崗位數量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合同制教師與在編教師在晉升上享有相同待遇,那么學校可能會面臨資源分配的不平衡,導致在編教師認為自己的晉升機會被稀釋而產生怨言。
加上部分學校管理人員或在編教師存在管理上的偏見,認為合同制教師在職稱晉升上與在編教師同等待遇是不合適的。所以合同制教師在職稱晉升中會面臨許多的挑戰和困難,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影響學校的工作氛圍,甚至破壞員工之間的團結和協作精神。
也就是說,盡管有政策支持,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同地區存在發展水平、教育資源配置等差異,導致政策落實情況參差不齊。
另外,即使合同制教師能夠在職稱晉升方面與在編教師同等待遇,他們仍然面臨合同到期后是否續簽的問題。與在編教師相比,合同制教師的職業穩定性較低,他們的工作不確定性較大。在許多情況下,合同制教師面臨著每年都需要重新簽訂合同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會影響他們對長期職業發展的規劃與投入。
不管怎么講,合同制教師都是教師群體的一部分,他們在教育教學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比在編教師少,他們應該享受跟在編教師一樣的待遇。作為學校,則應該在職稱晉升中對合同制教師給予合理的支持和機會,并保持透明,避免因觀念上的偏見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壓力。
今日話題:你所在的地區,合同制教師的待遇怎么樣?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