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風(fēng)景如畫,去過多次,總有新意和新感受。在秋葉燦爛之后,在桃花海棠櫻花等一眾登場之前,奔赴杭州,用梅花作為主題(沒想到最后去了28處賞梅之地),來了個“暗香浮動”的深度探游。里面既有熱門知名的看梅花之地,也有小眾或冷門的靜賞之處。制作了以下這張地圖,也作紀(jì)念,也供參考*:
*主要在杭州市區(qū),因此超山和湘湖等不在此列。
介紹具體賞梅景點(diǎn)之前,先來熱熱身。梅花有很多種,本人不是植物學(xué)家,只是從游客視角把杭州的梅花所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作簡單分類,這些在賞梅地圖里面都有,方便了解和找靈感。
(1) 花色:
紫紅,如最常見的紅梅;粉紅,如可愛的宮粉梅;黃色,如半透明質(zhì)感的蠟梅*;白色,如精致的玉碟梅;綠色,如清新的綠萼梅。花色的意義除了本身的單朵或成片的色彩效果,還與周圍景色,例如寺廟之黃墻,宮殿之紅墻,晴天湖水之翠綠,或煙雨山水之水墨色呼應(yīng)、襯托和碰撞。
*蠟梅不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梅花,但是基于一般理解,也歸入此篇之中方便游覽
(2) 花量:
這里指的是梅樹的數(shù)量和分布。有“成片梅林香雪海”,梅花一開就如紅云蓋頂或者目及之處梅花連成一片,例如靈峰探梅等;有“數(shù)棵點(diǎn)綴入畫景”,在庭院或者公園的幾處有梅花應(yīng)景,不同格調(diào),如錢王祠等;有“一樹梅花壓全場”,只有一兩棵梅花,但有雍容盛開的氣勢,例如都錦生故居等。
地圖上有這兩年去過的 28 個梅花景點(diǎn),聰明的朋友們可能已經(jīng)從地圖上 get 到,字體越大,越值得推薦。接下來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一起探尋杭州的梅花美景。
P
art 01.
梅花與詩意
杭州的山水自帶人文氣息,有時需要一些失意,才更有詩意。而在賞梅旅程里面,這三處的時間地點(diǎn)人物,給予我最詩意的既視感: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北宋詩人林逋這句的意境,在那天傍晚的湛碧樓找到了。天色已晚感嘆光線不好,恰好回廊燈亮起,探水梅花的姿態(tài),四下無人的黃昏,令人心醉。
“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在德壽宮參觀完畢,遠(yuǎn)遠(yuǎn)看到紅墻前的梅花,興奮不已。近處一看,嘆雨打花落,所剩的花不多了;剛好一位游人打著傘在拍照,構(gòu)成了詩句里的畫面,把遺憾變成晏幾道詩句的意境。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在錢王祠時,頂流的白梅已落,可惜錯過之余,發(fā)現(xiàn)幾朵略殘的梅花后面,紅墻之上一道道雨絲劃過的痕跡,有形也無形,恰好應(yīng)了北宋秦觀這句的景象。
P
art 02.
梅花與畫境
杭州美景如畫,這里梅花的美,除了花朵秀美和枝干九曲,還在于與周邊的環(huán)境氛圍一起,構(gòu)成了屬于中式審美的不同經(jīng)典畫面。
杭州也有好看的園林,而且就在熱鬧之處,那就是胡雪巖故居。在游客擠爆的春節(jié)期間,院內(nèi)的蠟梅盛開,暗香之處也是清凈人少的角落,尤其是墻角假山石的這棵,庭院白墻如宣紙,半邊黃梅落工筆。
走出庭院,親近湖山。在西湖邊的長橋,在一個風(fēng)雨的早上,這里就像是水墨畫一般的景色;近處亭子與曲橋,遠(yuǎn)處雷峰塔和群山。墨色深淺煙雨中,一樹紅梅笑春風(fēng)。橋頭只有一棵紅梅,但是足夠點(diǎn)亮這幅山水畫卷。
有時我們用人在畫中游來形容美景,而在西溪賞梅就有這種感覺,就像迷失在花海仙境。在周家村碼頭乘船,看兩邊水岸梅花盈盈探出,似在招手;在曲水尋梅去往梅墅的路上,看臨水梅花,盛開傾瀉到水面的優(yōu)雅身姿。
P
art 03.
梅花與名人
中國人喜歡梅花,其中不少是因為梅花傲霜,但又低調(diào)的“人設(shè)”,杭州名人故居或紀(jì)念之地的梅花,也顯得特別有性格。
北宋詩人林逋,隱居西湖的孤山,梅妻鶴子一生。孤山上的梅花成林,從山上綿延到湖邊,開得熱鬧;但最有感覺的,是在他的墓前;雨后清冷的石桌上,梅花和橘子,是今人對他的敬與思。
杭州婉約,但出了于謙這位忠直剛正的大英雄。在熱鬧的河坊街不遠(yuǎn),游人極少之處;故居狹小的園子里,一池清水半邊亭,數(shù)枝寒梅獨(dú)自開,雖然只是梅花點(diǎn)點(diǎn),但傲然正氣滿盈院落間。
和于謙并稱“杭州兩少保”的是著名抗金英雄岳飛。在電影《滿江紅》上映之后,岳王廟常年最多的是游客所供的菊花。而在冬春之間,梅花才是主角;在大殿去往墓冢的路上,紅白兩色梅花盛開,似有英雄氣概加持,壯懷激烈。
P
art 04.
梅花與熱鬧
梅花盛開的時節(jié),大家都慕名前往賞花,人頭攢動。有些地方即使游客再多,也掩蓋不住親自前往時,第一眼看到梅景的那句“哇塞”。
如果時間有限,只能去一個杭州的賞梅之地,我會去植物園的靈峰探梅。從青芝塢的入口進(jìn)去,很快進(jìn)入核心觀賞區(qū);抬頭望,梅花都成了頭頂?shù)脑贫洹<扔懈叩蜕狡屡c小徑周圍的梅林,也有亭臺樓閣做布景板,襯托梅花各種清雅姿態(tài)。
如果不趕時間,或許可以去湊湊熱鬧,來一趟 3 塊錢的東河水上公交。現(xiàn)在這里變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繁忙時段很可能排不上船。南端的梅花碑站,在橋上看船停兩岸紅梅間;北段的寶善橋,一樹粉紅,橋頭報春,看船來船往。
如果選擇杭州最美的一棵梅花,沒有猶豫,就是都錦生故居的那棵紅梅。去得晚一些,從漢服到旗袍的各種拍攝占據(jù)全場;但是絲毫不影響在園子里面,從不同角度,仰望這怒放的梅花;春天里旺盛的一團(tuán)生命之火,藏在了這西湖邊的庭院。
P
art 05.
梅花與靜謐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是低調(diào)的,到一個小眾的地方賞梅,內(nèi)心平靜;可能找到自己的角度,見到驚喜。
南屏晚鐘,西湖十景,凈慈寺的香客不少,但是有一條梅花路,卻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從頂處遠(yuǎn)望雷峰塔,右邊的小路下來,梅花一叢一叢,與路上牌坊相映,與一旁的大殿琉璃瓦取景,與遠(yuǎn)處的雷峰塔框景。
杭州名剎眾多,復(fù)建的高麗寺名氣不大,賞梅甚佳。那天早上大雨,游人甚少,去到的時候枝頭有些零落。偶然發(fā)現(xiàn)未開放的院落里,半推院門,但見:梅花寂寞開無主,花落滿地紅,在這里看到了唯美落花場景。
杭州有個帶“梅”字的地方,卻可能是最小眾的賞梅地點(diǎn)之一。梅石園,以前是南宋德壽宮的一個部分,乾隆曾經(jīng)慕名前來看明代的梅花碑。位于梅花碑路的盡頭,復(fù)刻石碑上的梅花與面前的梅花,仿佛是時空呼應(yīng)。
P
art 05.
梅花與我
如果是問自己,上面提到的那么多杭州梅景,有些是去過多次,我自己要排個 Top3 的話,會是怎么樣。按照結(jié)合當(dāng)時的感受,而非單論梅花景致的話:
Top 1 靈峰探梅
那個雨天下午,從玉泉入口走了很久,懷疑走錯路時,撞入一片香雪海,驚喜之余發(fā)現(xiàn)梅林很大,就像進(jìn)入了梅花的世界;有一陣子,放下了手機(jī),只是在梅花樹下漫步。
Top 2 高麗寺
去年到的時候,雨后花落一地,雖唯美卻也遺憾,“要是這個角度的梅花還在就好了”;今年回到那里,陽光正好梅花正盛,有幸回到那些角度,去了新的位置,景色正好,感懷所遇。
Top 3 梅石園
在孔廟碑林時得知,梅石園此前是南宋德壽宮賞梅處,后有明代梅花碑,帶著“尋寶”的心態(tài),來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所居的園子;看到居民樓前的石碑和梅花,有種小說情節(jié)的推進(jìn)和結(jié)局的驚喜,略有破敗之所,但有“梅好意象”。
P
art 06.
杭州市區(qū)賞梅 Tips
杭州的山水自帶人文氣息,有時需要一些失意,才更有詩意。而在賞梅旅程里面,這三處的時間地點(diǎn)人物,給予我最詩意的既視感:
(1) 梅花什么時候開放?
每年每一處的開花時間受氣溫和降雨影響,先后有差異,同一棵在不同年份也有差異。整體上蠟梅先開,1 月中下旬登場到 2 月中謝幕;其他梅花在 2 月初甚至中旬才陸續(xù)登場,持續(xù)到 2 月末。其間如有較大降雨,則加速花落的進(jìn)程。
花港觀魚公園
(2) 選擇哪個賞梅景點(diǎn)?
成年人不做選擇,都要。只是時間有限以及感興趣的點(diǎn)不一樣:
如果是在杭州較少賞梅,得一來就“天花板”,“炸裂”或“吊打”的,那就只去梅花量最大的靈峰探梅/西溪/孤山,以及有網(wǎng)紅屬性加紅墻背景的錢王祠。
如果是從其他城市過來,最好結(jié)合本來的熱門景點(diǎn)(本來都要去),除了上述以外,可以到靈隱寺、岳廟、胡雪巖故居、西湖邊的花港觀魚公園、德壽宮等地方,在欣賞杭州美景之余,“錦上添花”。
靈隱寺
如果已經(jīng)是尋梅愛好者,去過“保姆級攻略”的景點(diǎn),可以找小眾的并加上一些體驗,例如從梅花碑到寶善橋坐水上公交,去楊家牌樓上茶山,在長橋看日落和夜景等。
如果要去尋覓冷門但是又與梅花氣質(zhì)暗合的,可以從熱鬧的河坊街穿過去于謙故居,可以去居民樓社區(qū)一角的梅石園,或者去大名鼎鼎的龍井村,上老龍井看 900 年的宋梅。
上下滑動閱讀更多
(3) 賞梅的路線
在賞梅地圖中,以大家熟知的西湖為中心,東南西北加上西溪,共 5 條線路;根據(jù)方向,把景點(diǎn)連在一起,具體取舍或疊加,因情況而異。
東線是在游客聚集的西湖東岸和河坊街區(qū)域延伸出去,對于酒店與餐飲選擇,以及出行交通都比較方便;熱門和小眾都有,是最大公約數(shù)。
南線是一頭堵車的人從眾,一頭是游客甚少的清凈;能找到喧鬧中的靜謐,發(fā)現(xiàn)沿線的各處隱秘景致;若有時間,完全步行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西線是接近于上香古道和乾隆探茶的方向,從西湖西岸往群山之中去的路線;一路層層茶田,一路座座古剎。線路上的含梅量不是最多的,但可能是最有靈氣和清新的。需要留意是,去靈隱寺方向交通管制。
北線的梅花聚集程度比較高,孤山和靈峰探梅都是,因此也搭配安靜的瑪瑙寺和一棵梅花的湛碧樓,避免審美疲勞。沿線的便利度也很高,圍爐煮茶或來杯咖啡坐坐。
西溪線值得抽一天去逛逛,都在西溪濕地及附近。有上山俯瞰碧綠茶田間幾團(tuán)紅梅點(diǎn)綴,有在船上悠悠看岸邊梅開成片,動靜結(jié)合。
東線 (9 個景點(diǎn))
錢王祠 - 孔廟 - 于謙故居 -鳳山門 - 胡雪巖故居 - 德壽宮 - 梅石園 - 梅花碑- 寶善橋
南線 (5 個景點(diǎn))
長橋 – 凈慈寺 – 花港觀魚公園 – 浴鵠灣 – 高麗寺
西線 (4 個景點(diǎn))
郭莊 – 都錦生故居 – 靈隱寺 – 老龍井
北線 (5 個景點(diǎn))
孤山 – 瑪瑙寺 – 岳王廟 – 湛碧樓 – 靈峰探梅(杭州植物園)
西溪線 (5 個景點(diǎn))
楊家牌樓 – 盈春橋 – 西溪濕地(周家村 – 梅竹山莊 – 梅墅)
杭州的梅花之旅,經(jīng)典旅游城市的主題 City Walk。無論是春光明媚,還是春雨如絲,這一路走來的感覺不像打卡,更像探索。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后勁很大”,在今年又去了那些意猶未盡或曾有遺憾的地方,也去了一些種草已久的景點(diǎn)。常言道“年年歲歲花相似”,在杭州,處處梅梅各不同,值得再來。
策劃 / 悅游編輯部
編輯 / 王學(xué)碩
作者 / 狄韋恩
圖片 / 狄韋恩、視覺中國(頭圖,錢王祠、“梅花與我”部分、花港觀魚公園、靈隱寺)
版式設(shè)計 / CNT ARTRO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