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迄今500多年歷史,以絕倫設計及其富麗堂皇的色彩,在海內外贏得盛譽的的工藝瑰寶,也是新中國送出的第一份國禮。
它就是國寶景泰藍。
它的制作工藝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還采用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新中國成立以后,景泰藍制作產業進入繁盛時期。從七十年代開始,日本人更多次來華考察景泰藍的制作工藝。
而后來成長為中國景泰藍粉彩第一人的李佩卿大師,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學習景泰藍制作技藝的。
彼時,19歲的李佩卿結束插隊,被選調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這時,出身滿族正黃旗的
她才第一次知道,幼時玩耍的那些瓶瓶罐罐,叫景泰藍。
自此,她開始了與景泰藍攜手相伴的數十載春秋。
在北京工藝美術廠,李佩卿不怕臟,不怕累,從磨光到點藍,跟隨景泰藍北派國寶級藝術家秦懷森、秦連芳扎實學習,技術考核年年第一。
其中,單磨光,她一干就是6年,別人都只當是消磨青春,而只有她始終懷著一顆朝圣的心。
到了程序更加復雜的點藍,她更沉下心來,按照師傅們的教導,學繪畫,觀察自然萬物,哪怕是一片樹葉,在光的作用下,每天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不同,就這樣日復一日,她最終掌握了點藍時的用色深淺以及對色彩明暗、光亮度的敏感這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訣竅。
不過時間很快來到新世紀,2002年,市場經濟大潮下,作為國營工廠的北京工藝美術廠因為舊體制、重包袱、人才匱乏等原因倒閉。
李佩卿因此一下失了業,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滿懷朝圣之心苦學多年的景泰藍工藝,竟一朝無用武之地。
她為此感到頹喪、難過和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精神,為了不讓老祖宗的手藝失傳,她拿出所有家底創業,召集廠里的老同事們一起,組成了一支制作景泰藍的隊伍。
創業初期,為打開市場,她曾抱著剛剛完成還滴著水的景泰藍瓶,全身淋濕,在火車開車前幾分鐘請求檢票員讓她上車。沒有自己的制作場地,她就抱著點好藍的瓶子一路噴著水去朋友處燒制。
面對如此這般艱苦的處境,李佩卿沒有選擇放棄,反而更加堅定決心,一定要將景泰藍這門古老的技藝發展傳承下去。
但即便如此,李佩卿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從一名純粹的工藝匠人到公司企業的領導者,并不是那么容易轉型的。李佩卿很快面臨資金周轉的難題。
就在這時,經一位朋友介紹,她接到了一筆來自日本的天價訂單。
訂單要求是制作上萬個景泰藍的牌子,按一個1000元算,這筆訂單總額近1億元,若能做成,李佩卿的公司所面臨的資金難題將迎刃而解,危機自然解除。
這樣的生意,估計換誰也會心動。結果李佩卿卻在臨交工前將樣品砸了,最后賠了5萬塊的違約金。
原來,日本人要求做的牌子,不是普通的牌子,而是神牌,中間要嵌人的名字,其中一個名字李佩卿認得,那是日本戰犯的名字
就在完工交付前,李佩卿發現了此端倪,直接拒絕了這筆生意。
她直言:“這個啊,我不做了。這做的是給日本戰犯,估計是放在靖國神社的,日本人想用我們的國寶給你做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問她,你不會裝不知道嗎,她說:“我做企業再難,就算窮死也不會做這種生意,我不能喪失中國人的良心?!?/p>
而隨著訂單的取消,李佩卿突然有了靈感,對景泰藍大膽創新。
在熟練掌握掐絲、點藍、燒制等這些工序要求極高的傳統技藝基礎上,李佩卿開創性地將粉彩技藝融入景泰藍制作之中,為景泰藍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由于粉彩的特點是色彩柔和、層次豐富,能夠表現出細膩的光影變化,將粉彩技藝融入景泰藍制作,恰恰能解決傳統景泰藍色彩雖艷麗,但缺乏層次感和細膩度的問題。
經過反復試驗,李佩卿最終成功將粉彩技法應用于景泰藍制作中,創新性地在景泰藍表面施以粉彩,通過多次燒制,使作品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這種創新不僅豐富了景泰藍的表現力,更開創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2012年,李佩卿帶著自己的作品《魚韻》參加歐洲最大的國際發明博覽會,一舉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拿下“列兵競賽”創新金獎。同年,世界藝術家評級認證委員會為李佩卿頒發了“國際工藝美術大師”證書。
此后,李佩卿的信心更加堅定,隨著一件件創新力作相繼出世,并連續三年奪得國際金獎,李佩卿的名號在國際上越來越響亮,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代美學粉彩景泰藍第一人。
后來只要李佩卿帶去國際展會的作品,均被參展商當場高價收購。李佩卿的公司終于不用再面臨破產的窘境,她又將更多精力和心血放在了培養新一代傳承人上。
面對景泰藍技藝傳承的困境,她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她創辦了景泰藍粉彩藝術工作室,招收學徒,傳授技藝。在教學過程中,她不僅注重技藝的傳授,更強調文化內涵的理解。她要求學徒們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創作靈感。
她為學徒們制定了系統的教學計劃,從基礎技藝到創作理念,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她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不要怕,有什么想法就說出來,同時堅守文化自信,警惕忘記根基的天馬行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為景泰藍藝術開辟更多的道路。
在景泰藍行業中,李佩卿可以說是帶徒最多的一位,而她的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景泰藍粉彩藝術的中堅力量,其中有人已經拿了4個金獎。
對于景泰藍粉彩藝術的未來發展,李佩卿充滿信心。她認為,只要堅持文化自信,不斷創新,景泰藍粉彩藝術就一定能夠煥發新的生機。她呼吁社會各界重視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傳承,為景泰藍粉彩藝術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時下,景泰藍作為國禮,依然在外交舞臺上大放異彩,同時備受人們的關注,“飛入尋常百姓家”,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收藏。
回顧李佩卿的景泰藍藝術生涯,是一部關于堅守與創新的傳奇。她用自己的雙手和心靈,詮釋了景泰藍粉彩藝術的獨特魅力。她拒絕日本神盒生意的故事,更展現了一個藝術家的民族情結。
如今,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景泰藍粉彩藝術的學習和創作中,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貢獻。
未來,李佩卿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品格,也將永遠銘刻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
素材來源:
[1]韓江雪.景泰藍“泄密”始末[J].經濟月刊,2000,(04):58-61.
[2]唐綱.國禮大師李佩卿:文化遺產需要注入新鮮血液,使之煥發新時代光彩[J].重慶與世界,2018,(13):94-95.
[3]畢少華.實現景泰藍藝術的現代表達和傳承——記當代美學粉彩景泰藍第一人李佩卿大師[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5,(12):123-124.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