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葉子姚
春節期間,看到了劉若英的新消息。
時隔六年,她再次擔任導演,執導奈飛新片《忘了我記得》。
故事關注衰老與親情,聚焦在家庭生活,是那些家人會潛意識選擇“忘記”,但分明烙印在心底的悲歡故事。
女主角是謝盈萱,飾演一位脫口秀演員兼職便利店員工。
在片中與77歲的老戲骨秦漢演父女,與好久不見的霍建華扮夫妻。
這個陣容本身,就挺讓人期待的。
想看女主角怎樣在父女關系、婚戀關系、平凡日子與各種挑戰里,重構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片去年已殺青,應該會在今年第二個季度上線。
發布會上被問到時隔六年再拍片,是什么樣的契機推動?
55歲的劉若英笑說:
“就是覺得自己老了,身邊家里長輩已經比我想象中更老。”
她希望用輕松、幽默、樂觀的方式面對,覺得不能老了就一定要慘。
結婚十余年的劉若英,婚后常常“不營業”,低調地活在流量時代的熱鬧之外。
過去五年,她經歷了病痛衰老,也見過了生離死別,走過知天命的年紀,對家人、親情、生命的解讀與感悟,應該一定在翻新。
拍電影,大抵也是創作的表達欲與另一種情感寄托。
“世界這么大,各地風土民情不一樣,唯有親情、愛情是一樣的,真誠去拍,大家也會感動的。”
十幾年前,劉若英就經歷了膝蓋手術,當時如果不做手術,醫生說怕她以后不能再走路。
但術后對身心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去年劉若英分享自己的騎行視頻,坦言手術后騎車總會有擔心。
結果越擔心越出事,有一次全家騎行,她整個人飛出去,摔到鼻青臉腫。
作為女明星,逃不過外界對身材容貌的關注。
今年開演唱會期間,還會有網友拿出現場原片與精修照片做比較,去力證一個女明星的衰老。
也會有人偶遇生活中劉若英階段性發福的體態、暗沉的氣色和減少的發量。
劉若英好像從來沒有回避過。
幾年前發新專輯《各自安好》接受采訪時,面對“變老”的反問,她就直言:“我也怕變老,但我更怕變怪。”
她坦言,以前談變老,更多是抽象的,心理上的;現在明顯身體和心理的共同作用。
以前吃一個禮拜,減肥三天就恢復了,現在減重一個月,吃三天就回來了。
真·人過中年·正常生理狀態。
她要在工作間隙有意識地活動肩頸,要在長時間電腦作業后滴眼藥水護眼,主動地多做一些運動,為營業加強鍛煉。
和眾多“保命”的中年人一樣。
2024年,劉若英自嘲要認真退休,因為體能與外貌的變化,比較適合進廚房。
到后來干脆公開調侃,喊話看過演唱會的粉絲們:大家的圖修好了嗎?別讓我等到明年啊!
劉若英的父母在她很小就離異了,從小跟著祖父母長大,對婚姻和家庭的渴望,一度來自兒時對祖母的參照,“劉太太”就是幸福生活的寫照。
親情的羈絆有多深,不必多言。
“上有老下有小”,對婚后的劉若英來說,不是沉重的負累,而是她選擇的幸福坐標。
她會自嘲,一個職場老母親的艱難不易,要在當媽與當女明星之間,無縫切換,分秒必爭。
但依然每一場演唱會結束,就立刻飛回老人與孩子身邊。
過去幾年,她陸續面對了父親的離世,祖母的病重,家人的“失憶”,最好朋友父親的告別儀式。
2024年,劉若英獨自祭拜父親,還將父親的手機充滿電,用熟悉的方式去想念。
“說走就走,路邊就坐下;在規則的日常出走一下,有時耍賴 ,不負責任,假裝那些縱容我的你們還在。”
母親節的時候,劉若英與母親和祖母貼貼,不無感慨:“以前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現在是子欲養 ,而親不知。”
這些大概,都是新片《忘了我記得》的發心。
用自己的方式,記下來。
樂觀豁達地,多去愛一點,抓住一點。
又想起《哪吒之魔童鬧海》片尾曲的歌詞。
“正因為失去是必修,擁抱才緊到顫抖,畢竟每次相遇,都絕無僅有。”
55歲的劉若英在變老,但她的生活踐行著自己作品想傳達的態度:人老了,不一定要慘。
盡管吐槽自己的狀態比較適合進廚房,但,時隔六年她執導了新片。
以及,時隔十年要再做女主角,在電影《我意外的勇氣》里談一場相差12歲的姐弟戀。(電影預計也會在今年上映)
2024年爆火臺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她客串了一把公司前輩。
過去幾年,專輯在出,演唱會在開,過去一整年都在圍繞“飛行日”做巡演,穿梭在不同的城市。
對了,電影《后來的我們》,也被韓國翻拍了。
用她自己的話說,真是悶聲干大事。
這不只是一個女明星的選擇,更是一個見過高山低谷生與死的中年人,智慧養生。
中年人的養生是什么?
第一,不要被任何主義綁架和動搖自己的感受,不要再做任何自證——“你看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
要自己看清自己擁有什么、可以失去什么,清楚人生排序。
劉若英寫過一本書《我敢在你懷里孤獨》,細致地描述過和伴侶分床睡的過程。她也一直被爭議婚姻關系,時不時再提起年輕種種。
年過五十,終于沒那么多關心,當事人也終于坦然不再回應,也不再提。
她只用行為看重家庭與親情,46歲高齡也要成為母親,再累再忙也要陪伴祖母。
非常顯然,她也長久地在這些關系里得到反哺,呵護著她身上長期已久的浪漫與文藝。
第二,接受無常。
人到中年有一句很殘酷的話,你參加的葬禮會比婚禮多很多。
我們都注定要面對越來越多的離別,就像過去一年里,已經在社交媒體目睹了那么多無常與意外。
蔡康永提過一個觀點,我們是要做“死亡練習”的,以前我完全不理解,修行后懂了很多。
對普通人而言,去一次次目睹和經歷離別,本身就是練習了。
不要抗拒它,它反而會教會你,每天都是你最年輕的一天,那些免費的幸福,陽光、親情、友情……都值得珍惜。
這才是松弛感的本質來源,無常帶來無所求。
第三,在羈絆中,假裝年輕,繼續折騰。
劉若英的感悟很文藝,日程很忙碌,我就欣賞她暗戳戳的雞血,“悶聲辦大事”,這是真活明白了。
養生不是讓你天天如履薄冰,論斤吃補品,研究長壽之道,越這樣越虛弱。
而是看明白了生活的本質后,在自己的場域繼續當英雄。
要學習新技能,以無用之心。
要嘗試新可能,以無常之心。
要熱愛新欲望,以無畏之心。
在具體的生活里修行,認真對待屬于自己的功課。
時間殘酷,但時光溫柔。
我們還是可以變得更好的。
一起努力。
觀影團
“伊姐看電影”線下平臺“伊姐觀影團”,至今為止組織200多場官方授權的電影首映禮、超前點映,想免費參加明星首映禮,得到正版的限量周邊,獲取專屬的文旅精品優惠嗎?
點擊小程序注冊會員(“伊姐觀影團”報名活動唯一途徑,唯一途徑,唯一途徑)。每日簽到領積分,兌換私家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