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國際音樂大賽 (BIMC) 榮幸地宣布全新推出的波士頓國際作曲大賽 (BICC),為全球7至30歲的作曲家和作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原創作品的激動人心平臺。由華悅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和哈佛大學音樂系的數位教授共同組織。
評審團:
James O'Dell 教授
伯克利音樂學院教授
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副院長(已退休)
Utar Artun 教授
伯克利音樂學院和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副教授
格萊美獎唱片學院投票成員
Maxim Lubarsky 教授
伯克利音樂學院助理教授
古典和爵士鋼琴家、作曲家
恭喜吳弈霖!他的管弦樂作品“Eternal Freedom”在近日公布的波士頓國際作曲大賽中榮獲專業藝術家管弦樂創作組唯一金獎,并成功獲得500美元獎金。評審團對他的作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其在藝術表達、創意構思和技術運用方面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水準。作品不僅展現了深厚的音樂素養和獨特的個性風格,還在結構布局、情感表達以及音響效果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專業水準,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對他創作才華的高度認可,也是音樂藝術領域中的一項重要成就。我們為他感到無比自豪,并期待他未來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評審團評語:
1.非常出色的作品! 我鼓勵你在結構和主題發展上嘗試更加大膽、出人意料的探索方向,這將為作品注入更鮮活的生命力。整體完成度很高,令人欣喜!
2.長篇幅作品的精妙把控:雖然篇幅較長,但民族管弦樂的配器融合度極佳。和聲層次飽滿豐富,節奏結構設計獨具巧思。動機發展邏輯清晰,音樂流動與段落過渡自然流暢。總體而言完成度非常出色!
作品簡介:
在《逍遙游·北冥有魚》中,莊子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哲學思想。 即世人欲“逍遙游”于世間,必達無己、無功、無名之境界,作品《Eternal Freedom》(《逍遙歌》)即是啟悟于此。
作品以“C-F-G”核心三音組素材進行創作,以“北冥有魚” 這一意象發展為四大板塊,分別是“北冥有魚、南岳有歌、東州有舞、西穹有鳥”。
“逍遙”所指不僅僅局限于忘卻“入世浮念”。亦有季節的輪換、山海的演變、 生命的交替.....雖更迭如宇宙之浩蕩,卻也如塵埃之縹緲,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個人簡歷
Curriculum Vitae
吳弈霖,中國當代?年作曲家,鋼琴家,音樂總監,中國音樂藝術發展協會作曲總監,華夏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北洋民樂團駐團作曲家,遼寧省音樂家協會會員。2002年出?于中國遼寧省鞍山市。先后師從于作曲家鄭陽、劉青教授,201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202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榮獲“中國音樂學院優秀畢業生”稱號。
他曾多次獲得國際級、國家級以及省市級獎項,也曾在國內外40余項?樂?賽中斬獲佳獎,如2025首屆美國波士頓國際作曲大賽專業藝術家管弦樂創作組冠軍(唯一金獎)、第??屆北歐愛爾蘭都柏林奧汀國際作曲?賽唯?冠軍?獎、第三屆中國“敦煌獎”作曲比賽跨界多元風格民族器樂組金獎第一名、第?屆“星海杯”中國鋼琴作品作曲?賽?獎、?屆美國AIMA國際作曲?賽?等獎、2024俄羅斯圣彼得堡國際文化藝術節一等獎、2023英國國際?樂?賽作曲?賽?等獎、第七屆維也納世界作曲錦標賽管弦樂組第一名等。
近年來他接受了國內外各類著名機構、樂團、音樂項目的委約創作,并廣泛公演,且均獲得極高評價。例如,他曾擔任由中國音樂藝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4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群星閃耀”大型交響協奏音樂會項目的總作曲及音樂總監;受清華?學邀請擔任澳?國際漢字互動節項目的作曲總監及配樂工作;擔任中宣部音樂項目“千里瀟湘”作曲;兩部中國傳統節日音樂作品——鋼琴獨奏《清明》、管弦樂《中元》納??中國?樂學院60周年校慶出版計劃和“致敬國音60年經典作品集”并由上海?樂出版社出版。
他的作品多次上演于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多個國家及省市,并多次亮相于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中央歌劇院、北京音樂廳、廣州大劇院、長沙音樂廳等國內外著名音樂殿堂,并與多個重要樂團進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包括:北京?族樂團、中國?樂學院交響樂團、中國?年愛樂樂團、中國阮咸樂團、湖南民族樂團、北京當代樂團、臺北簪纓國樂團、美國賓夕法尼亞室內樂團等,部分作品已在各個出版社出版發行。其個人事跡及音樂作品曾多次在人民網、新華網、中國音樂網、華音網等著名媒體平臺上宣傳報道,2024年被中華網媒評價為“00后中國音樂界的杰出代表”。
指導導師
Supervising Professor
劉青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主任,復調教研室主任,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先后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王寧、張韻璇、金湘、于蘇賢等教授。
劉青教授的音樂植根于深厚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基礎,并結合現代作曲技法,作品充滿新意而不失動人情感。作為多項國家級藝術項目的獨立作曲,她的作品委約來自于中國交響樂團、新加坡青年華樂團、北京民族樂團、湖南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芬蘭國際歷史鍵盤音樂節、北京傳統音樂節、國際女音樂家音樂節等,并曾登上中國國家大劇院,紐約林肯中心,肖斯塔科維奇音樂廳,悉尼歌劇院等世界音樂殿堂。
作品曾獲文旅部“文華音樂作品獎”、美國普林斯頓國際作曲比賽一等獎、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青少年題材)作品比賽金獎等國內外獎項,并由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等機構出版發行,部分作品收錄于“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項目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并被悉尼大學音樂學院、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圖書館收藏。
作為團隊負責人,2021年她帶領復調教學團隊獲得中國音樂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入選“北京市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
(來源:中國音樂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