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顧名思義,雨水的意思就是開始下雨了,雨量逐步增多。
“雨水”開始后,氣溫開始回升、冰雪逐漸融化、降水的形式從下雪轉變為下雨。這是先輩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可是,近些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增多、環境變化,北京冬天不怎么下雪了,雨水有的時候多有的時候少。
雨水節氣不僅表明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還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后,能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是進行戶外活動,沐浴陽光,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好時機。建議利用一切機會,到戶外運動,對身心健康都有益。
在北方,雨水節氣,冷空氣活動仍然很頻繁,天氣變化多端,因此,要注意保暖,穿衣上要“春捂”,而不是美麗“凍”人。特別是老年人、小孩,還有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病者更應該注意保暖。
這個節氣期間飲食的基本原則還是谷類食物為主,食物多樣,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多吃新鮮蔬菜。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能量的充足攝入
能量的來源以谷類為主,形式可以是米飯、饅頭,同時注意變換花樣,如南方的米線、米粉、北方的面條、大餅等;
注意經常吃些粗雜糧,除了玉米面、高粱面窩頭等,每天可以通過粥的形式來增加粗雜糧的攝入;
做粥時,加些薯類,如地瓜、山藥等,可做成地瓜雜糧粥、山藥小米粥等。
2、注意補充水分
盡管理論上降水的機會增加,但氣候仍然干燥,容易出現口舌干燥、嘴唇干裂,因此,除了通過足量喝水來補充水分外,每天要吃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
最好選擇新鮮、應季、深顏色的蔬菜;水果選擇水分多的,如柑橘、柚子等。
3、吃點“野”
雨露滋潤禾苗壯!隨著雨水的降臨,大自然無私地奉獻食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野菜。地里長的薺菜、苦菜、灰灰菜、魚腥草,樹上長的榆錢、槐樹花等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野菜有鮮美、獨特的味道,還含有不少的營養物質。它們的營養成分和普通的蔬菜差不多,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核黃素豐富,礦物質,如鈣、鉀、鎂的含量也較高,膳食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
野菜的吃法有多種:
· 涼拌:薺菜、苦菜等,看著清、吃著爽;
· 做餡:薺菜餛飩、餃子;
· 蒸:掃帚苗、榆錢等蒸好拌著蒜汁吃;
· 還可以做湯、煮面時放點野菜,增色增味。
* 提醒大家吃野菜時要注意:不認識的野菜不吃、路邊的野菜不要吃,不多吃。
另外還要多曬太陽
進入雨水節氣后氣溫多變,會忽上忽下地逐漸升高,冷空氣活動仍然很頻繁。因此,在生活起居、穿衣方面,還是應該要注意保暖,按照老話說的要“春捂”。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少年,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的更應該注意保暖。
在空氣好、陽光足的時候,走到戶外活動,開展一些快走、慢跑等活動,不僅可以通過沐浴陽光激活體內的維生素D,有利于骨骼健康及慢性病的預防,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你那里下雨了嗎?歡迎來留言區參加討論~
編輯 | 馬博士健康團 來源 | 馬博士健康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 每天吃水果真的好嗎?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