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卻短命的大陸煙廠
( 1939--1954)
大陸煙廠在青島從建立到消失僅有短短14年時間,卻有著十分獨特而復雜的經歷,生長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青島人,很少有不知道大陸煙廠的。
一、東亞煙廠
1938年1月,日軍第二次侵占青島后,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支持其侵略戰爭,同年6月,日本的華北東亞煙草株式會社投資6700萬元,在青島昌邑路、雒口路等地購置土地興建煙廠。1939年12月煙廠竣工,取名“華北東亞煙草株式會社青島工場”(又名東亞煙草廠青島株式會社),俗稱東亞煙廠。東亞煙廠就是大陸煙廠的前身,也是當時青島最大的卷煙企業之一。有新式卷煙機32臺,(約占當時全市總機數22%),雇傭工人1190人。
為了增強與英美煙草公司競爭力,該廠的機器設備都是當時最先進的。廠房完全是根據卷煙生產流程,一樓從煙葉入口、壓梗、切絲、調料,轉二樓烘烤、卷煙、包裝、釘箱,進倉庫儲存,都是用運輸帶連接,從原料加工到成品入庫,一氣呵成。卷煙機都有獨立的發電機,既便于單獨操作,又節省電力。還能防止個別電機壞了,影響整個生產。這些獨特之處,不僅當時我國的民族煙廠無法做到,就是英美煙草公司也自嘆不如。
東亞煙廠1940年初開工生產。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英先后對日宣戰,英資的青島頤中煙草公司被日軍沒收。此后東亞煙廠32臺機器全開,日夜加班,最忙時候用工2700余名。其年產量也是逐年巨增,1940年是8258大箱,1941年達到49626大箱,1942年竟高達66829大箱。該廠產品主要供應日軍。牌號有金槍、天壇、英女、大號、琴譜、復興、16、福利得等。其中“天壇”牌曾被東亞煙廠作為與英美煙公司相抗衡的產品。東亞煙廠在卷煙數量上,可能超過青島頤中煙草公司,但在質量和檔次上,是遠遠不如青島頤中煙草公司的。
二、上海煙公司
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1月16日,東亞煙廠被偽國民政府經濟部魯豫晉區特派員辦公處接管,改名為“經濟部接管東亞煙公司青島工場”,繼續開工生產。1947年2月,經濟部將該廠交行政院山東青島區敵偽產業辦理局敵偽工廠監理委員會監理,改名為“敵偽產業辦理局接管東亞煙廠青島制造廠”。1946年經濟部曾公開拍賣過該廠,未果。1947年3月,產業辦理局又標售該廠,內部定標法幣50億元(網上查詢1947年法幣50億元約折合17000美元,當時 黃金價格為35美元一盎司),公開登報招標。同年3月12日,上海煙商俞中萼以上海煙公司名義,以法幣60億8千元中標。
俞中萼是浙江鄞縣人,地主出身,曾當過偽保長。1946年9月他在上海租新民煙廠的機器廠房,注冊為上海煙公司(無限責任公司),代為匯昶煙廠卷煙。由于搞投機生意,社會物價又極不穩定,僅僅四、五個月后,資本就虧蝕凈盡(還累計欠匯昶煙廠債法幣6千2百余萬元)。恰在這時,俞得知標售東亞煙廠消息,就立即趕赴青島,找到偽中央信讬局經理沈銘磐、偽處理局清算處處長繆瀛洲等,買通關節,串通一氣,內外勾結,暗中操作。于是一路順風,于1947年3月12 日以空頭支票法幣60億8千余元中標。中標后火速出賣東亞煙廠的物資,又用回收資金交付了標款,終于將東亞煙廠弄到手,并改名為“上海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煙草公司)。
上海煙草公司上承東亞煙廠,下連大陸廠煙廠。在青島的煙廠改名上海煙草公司,不僅當時令人費解,就是后人也感到迷惑。隨后,俞又以分贓形式分股給偽政府官員。還讓沈銘盤送股份給官僚資本頭子朱文熊,讓朱文熊任董事長,俞中萼自任總經理。除了送股份,俞中萼還變賣東亞煙廠物資,購買房產分給偽官員,以示酬勞。由于所有流動資金已被俞揮霍殆盡,再加上國內戰爭爆發,上海煙草公司日子越來越難過,最終于1948年2月宣布停產兩個月。到期未能復工,工人到偽社會局請愿。上海煙公司生產牌號很少,只有買司干和民安。
三、大陸煙廠
為解決流動資金,1949年11月24日俞中萼在上海與上海福新煙草公司經理丁厚卿議定合作協議,規定,俞中萼在青島的雒口路3號,34號,中山路210號全部工廠、倉庫、宿舍等建筑物及機器設備作為資本;丁厚卿以相當于中下等品質卷煙25箱原料代價之物資作為資本,共同組建大陸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陸煙廠)。丁占51%的股分,俞占49%。
大陸煙廠成立后,于1950年1月5號開始生產。開動卷煙機7臺,日產卷煙50大箱。據當年評估,大陸煙廠時有資產295億余元(人民幣),有職工375人。卷煙牌號除原來的民安、買斯干,還新出大陸、秧歌、鹿駝、福利等。其中的紅金和鹿駝很受社會歡迎,銷路不錯。不僅給大陸煙廠帶來很好的效益,而且也成了后來青島卷煙廠的傳統產品,社會知名度很高。生產了幾十年。
然而,好景不長,1951年8月,上海市人民法院因丁厚卿在抗戰時期以中統特務身份參加汪偽組織,擔任經濟情報工作,遂定以漢奸罪,并將上海福新煙草公司查封(后收歸國有)。同年11月,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敵偽財產處理委員會奉最高人民法院華東分院指示,對大陸煙廠(因有丁厚卿51%股份)實行監管。
1952年在“三反”“五反”運動中,俞中萼空手購買東亞煙草公司的罪行暴露。被認定為“通過行賄蔣匪接收人員,以敵產買敵產,全部竊取了敵東亞煙廠,證據確鑿,完全屬實”(見《青島大陸煙草有限公司經理俞中萼隱瞞敵產案的處理報告》)。這等于認定不僅上海福新煙草公司在大陸煙廠的51%股份是敵產,俞中萼的49%股份也是敵產。1953年該廠被人民政府沒收。時有卷煙機32臺、切絲機12臺、加香機2臺、烘干機2臺,職工667人。
1954年,大陸煙廠被合并到青島實業煙廠(原華北煙草公司,解放后收歸國有)。合并后,青島實業煙廠遷入大陸煙廠。1962年,青島實業煙廠(當時改名國營青島第二卷煙廠)與國營青島第一卷煙廠(原大英青島頤中煙草公司)合并,組成青島唯一、至今仍在、隸屬山東中煙工業公司的青島卷煙廠。
(文章依據青島市檔案館提供的資料和有關資料寫成)
趙玉華、蘇家良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作品精選賞析
本組圖文由蘇家良老師提供,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