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方地區城市GDP十強榜單出爐,呈現出穩中有變的格局。
北京、天津繼續領跑,青島穩居第三,濟南以微弱優勢領先西安排名第五,大連則躋身前十。
北京一騎絕塵,青島穩居前三
2024年北京以49843.1億元的GDP總量蟬聯榜首,增量高達2489.4億元,名義增長率5.26%,不愧是國際大都市。
天津以18024.32億元位居第二,雖與北京差距懸殊,但其812.53億元的增量表現還是可以的。青島以16719.46億元守住第三名,增量746.3億元,名義增長率4.67%,可以看到其作為北方重要港口城市的產業優勢。
濟南險勝西安
十強城市中鄭州以14532.1億元位列第四,但605.3億元的增量與4.35%的增長率略低于預期,受傳統制造業轉型壓力影響較大。
濟南則以13527.6億元超越西安(13317.78億元),以不到210億元的微弱優勢升至第五。盡管西安的增量(561.57億元)高于濟南(521.8億元),但濟南憑借更高的基數領先西安。西安4.4%的增長率雖穩健,但在區域競爭中仍需努力。
大連第十,徐州增速領跑
煙臺以10782.83億元位居第七,5.03%的高增長率得益于高端制造業的崛起;唐山則以10003.9億元緊隨其后,鋼鐵產業升級為其貢獻了4.8%的增速。
徐州以9537.12億元位列第九,但其5.82%的名義增長率位居十強之首,顯示出作為淮海經濟區核心城市的活力。
大連以9516.9億元躋身前十,但4.43%的增速相對平緩,未來需在東北振興戰略中尋找新動能。
從數據看,北方城市經濟呈現兩大趨勢:其一,頭部城市與中后段城市的分化加劇,北京、天津的絕對優勢短期內難以撼動;其二,以青島、濟南、徐州為代表的新興增長極逐步形成,其高附加值產業和開放型經濟成為主要驅動力。
例如,青島的海洋經濟、濟南的數字經濟、徐州的裝備制造業均展現出強勁潛力。
總體來看,2024年北方GDP十強榜單既體現了傳統重工業城市的韌性,也釋放出新興產業崛起的信號。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