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二個要走自主拆舊建新的舊村出現了。
前幾天,廣州黃埔旺村村發布了一份自主拆舊建新實施方案,擬以“拆一補一”的原則,自主建新安置,占地面積為80㎡,最大面積為300㎡。
樓層不超4層,1樓為臨街商鋪,2至4層為村民自住層。
仔細對比,和同是黃埔龍湖街道的埔心村自主拆舊建新方案一樣,旺村也被“奪走”一層臨街商鋪的權益。
但旺村比埔心村更加復雜。
也更加多坑。
根據實施方案,旺村自主拆舊建新的安置面積核定及置換,是在原定整村舊改模式中,簽訂的補償安置協議及其補充協議為約定的回遷安置總面積為依據,進行回遷。
超過300㎡部分,按1500元/㎡賣給村集體,不賣則按照10:6選擇原安置區的高層安置房。不足部分,也以單價1500元向村集體申購,最多60㎡。
外出戶置換面積則為3:2,外嫁女置換面積不超120㎡。
這說明,旺村此時走自主拆舊建新,要被刮下兩層肉。
如果想要改變舊改模式,更快推進拆舊建新,使用原本已經測量的數據,無非厚非。但先按照整村舊改的回遷安置面積,再折算為自主拆舊建新回遷,顯然有些無法理解。
實際上,埔心村走自主拆舊建新遭到村民反對最為核心的問題是:一層商鋪不歸屬自己。
旺村的實施方案,也給推進增加了一種潛在阻力。況且,它拆遷率遠遠高于埔心村。
早在2017年9月,旺村村集體成立了子公司廣州旺園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開始與村民簽訂拆遷補償合同。
一開始,旺村由一家小型開發商廣州創豪負責前期服務工作,廣州創豪老板是梁世洪。梁的交際圈十分廣泛,彼時已經與碧桂園、實地地產、科學城集團有業務往來,后續還與合生朱老板關聯公司有交集。
在旺村,廣州創豪是奧園進駐的“引路人”。
2019年,由奧園、科學城集團、港龍中國地產共同持有的廣州科旺,與旺村簽訂了舊村改造合作協議。當年,3月,旺村臨時市場疏導區率先開始進行清拆。
旺村,搶先做了龍湖街道“獵德村”
湯村、何棠下村爭著做“冼村”,起初,埔心村、逕下村的村民只有眼紅的份。隨后,整個龍湖街道基本都加入了廣州舊改名單中。
2021年9月,黃埔區政府公布的拆除率中,湯村為99.5%、旺村為93.02%、 黃田村91.11%、何棠下村為74.32%、埔心村為73.38%。
事實證明,拆除率越高,拯救難度越大。
曾經想要在廣州闖出天地的升龍,建了兩棟回遷房不見了;科學城集團兜底了何棠下村;逕下村率先完成了自主拆舊建設,埔心村無奈只能成為了逕下村的“跟屁蟲”。
號稱擁有“萬億舊改貨值”的奧園,與旺村舊改合作方對簿公堂,卻依然能夠成功逃脫。
郭老板不過是一個“小許家印”
對于接盤俠來說,高拆除率是一種很大的壓力,臨遷費、建安費、方案重新報批.....都需要投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更為重要的是,看不到可以盈利的空間。
奧園被踢出局之后,旺村舊改操盤主體公司變更為了由知識城集團、科學城集團、旺村聯社三方共同持股的廣州旺城,但依然陷入停擺長達2年多時間。
直到2023年6月,旺村舊改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重啟招商建設方。2個月后,旺村南率先開展了舊改項目土地整備、實施方案(片區策劃)。
3個月再度傳來好消息,中交一公局、中建七局以中標方式進場旺村舊改。2024年,范圍內的項目地塊也開始在廣州住建局公示。
但一切在2024年10月,又戛然而止,中交一公局、中建七局雙雙宣告退出旺村南復建地塊的施工中。
旺村舊改把接盤俠嚇跑了,到頭來得個吉
選擇自主拆舊建新,旺村村民也像埔心村那樣成為了“跟屁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