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神,也即設祭酬神,通過供奉、巡游、演出等形式,向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
乾隆三年(1738年),運河之水淺涸,糧船首尾相連,擁堵難行。此乃京師命脈,關乎漕糧的大事,為求順遂,負責漕運的官員們遂相約演劇酬神。
而就在這場賽神大會上,卻發生了一樁恐怖莫名之事。
戲臺搭在碼頭上,觀者如堵。隨著漕運各路官員相繼到場,演出也正式開始。
前面繁文縟節完事后,壓軸登場的乃是《荊釵記》。
《荊釵記》與《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并稱為四大南戲,雖然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狗血愛情劇,可全劇跌宕起伏,讓人百看不厭。
主要講的是落魄書生王十朋,以荊釵為聘禮迎娶了富家千金錢玉蓮。后面王十朋高中狀元,卻被丞相看中,想要招其入贅,由此引發種種波折。
不過,王、錢二人的愛情,最終經受住了貧窮、富貴、強權甚至生死的考驗,迎來了大團圓的結局。
劇目經典,演員賣力,便連看臺上的諸位大老爺也個個正襟危坐,看得欲罷不能。
就在劇情演到,玉蓮繼母誤信王十朋已入贅相府,逼迫錢玉蓮改嫁,而她誓死不從,投江殉節的橋段時,變故陡生。
只見飾演錢玉蓮的伶人,正唱到傷心處,卻突然長跪不起,哀嚎之聲撕心裂肺,眼淚隨著唱腔滾滾而下,口中還不停地喃喃自語。只是那口音卻帶著濃重的閩地腔調,臺下眾人竟無一字能聽懂。
不對勁呀!莫不是撞上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了?當即有人上前,詰問其緣由。
然而那伶人卻只是一味搖頭,嘴里繼續不停地說著什么。有聰明人遞上紙筆,結果她也只是搖頭示意不識字。
這下大家伙都麻爪了。伶人見此,更是指天畫地,跪地叩額,痛哭不止。只是那哭聲雖然悲戚,可想到面前的是個異類,在場之人還是覺得有點毛骨悚然。
最后大家沒有辦法,只得將那伶人攙扶到岸上,可她依舊歇斯底里,捶胸頓足,好幾個士兵都按不住,直至人群散盡才消停下來。
過了許久,伶人方才如夢初醒,隨即一臉驚恐地說道:
“我正演著戲,突然看見一個女子,雙手捧著自己的頭顱,從水中緩緩升起。我嚇得魂飛魄散,只覺頭腦昏沉,像喝醉了一般,之后發生了什么,我全然不知。”
眾人聽后,背脊都冒出道寒氣。想必那無頭女子,定是水底含冤的孤魂,見諸多官員在此集會,才現身鳴冤。
主事官員當即找來十幾個精通水性的士兵,就地下水尋找尸體,可尋遍水底,最終也一無所獲。
接下來幾日,又讓人排查旗丁(負責漕糧運輸等工作的士兵和民丁的合稱)中,新近是否有失蹤的女子,結果也沒有任何異常。線索就此中斷,這件事也陷入了僵局。
無奈之下,當時在場的諸位官員又聯名寫下牒文,去到當地城隍廟里焚燒,祈求神明相助。
如此過了四五日,突然有一名漕運的水手,大半夜的,無緣無故自刎而死。或許,他就是殺害那女子的兇手吧?
究竟是人為,還是舉頭三尺真有神明,真相如何,始終也無人知曉。
如果你喜歡古代志怪故事,敬請關注:野狐奇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