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相聚,年是牽掛
文/徐生斌
又到了過年時光。提起年,年就是相聚,年就是牽掛,年就是辭舊迎新的新的起點。年就是親人的相聚。年就是對故鄉熱土的眷戀和溫情。
漂泊了一年的游子,終于盼到了回家過年的時候,那種對親人的眷戀和熱情,只有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懂得,那歸心似箭的感覺。總讓人蕩氣回腸。不管回家過年的路多艱難,也改變不了回家的渴望。常言道,掙錢不掙錢,回家過年。
過年是傳承,過年是陪伴,過年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小時候過年,盼的是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有許許多多平時吃不到的美食。現如今過年,是和父母孩子團聚,是傳承下一代對年的新的認知。新的起會,新的感覺。
過年了,父母親總在算日子,總在門口張望等待,盼望著孩子們的歸來。每天看著別人的孩子都回來過年了,心中那種焦慮和擔心,總牽動著老人的心,電話告知了歸期,但老人還是在盼望在等待。每到過年時節,老人總在關心天氣預報。住在秦嶺故鄉的親人,常因為大雪天氣,交通受阻。多少親人被睹在高速上,受凍受餓。但游子回家的心情是不能改變的。父母牽盼兒女,兒女擔心父母。再難,也得回家陪父母吃頓團圓飯。那種焦慮和擔心只有經歷過的人懂。一年時間,親人分別。那種沖動的心情,日夜牽動著游子的心。
親人相見,父母臉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燦爛,孩子回家,父母親忙前忙后,雖然還是粗茶淡飯,那味道就是不一般。吃著舒心,聽著暖心。父母還把早已長大的我們當孩子一樣對待。望著父母日漸衰老的容顏。內心總有種慚愧的感覺。是應該安享晚年的父母,還因為兒子的無能而奔忙著。操持著家里的一切。父母不管你掙下錢沒,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幸福健康。為了家里的生活,青年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去陌生的地方打工。
過年是傳承,是讓小一輩人學習老一輩,關心愛護,勿忘先祖。親情是什么也阻斷不了回家的路。.
過年的勞務大軍,或坐火車,動車,或開車,或騎摩托車。他們目標一致,回家過年。南來的,北往的,東來的,西去的,目的一樣,回家過年。
年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年是相聚, 年是牽掛。年是年復一年的期盼。年是父母臉上最燦爛的笑容。
愿新的一年幸福快樂,萬事如意,財源廣進。
(本文系水緣文學(ID:sywxwk)原創首發,作者:徐生斌)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灞源鎮人。1968年9月11日出生在灞源上村。1984年初中畢業,1985年到1987年上遼寧巜杜鵑》文學講習所。后因生活所迫,到處打工。從去年在鄉土藍田,嵐漪文苑,藍田作家,水緣文學上發表二百多首作品。記錄生活,釋懷人生。喜交文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