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在防止周圍神經系統病變的時候,經常會遇到B12類藥物。它也有防止因為缺乏維生素B導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功能。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均為維生素B12的活性輔酶形式,但兩者在適應癥、使用方法及作用機制上存在差異。
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兩者的具體使用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
一、甲鈷胺的使用方法
1. 適應癥
主要用于周圍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神經炎、神經痛等)。
近年來研究顯示,甲鈷胺還可用于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
2. 給藥方式與劑量
口服:成人通常每次0.5mg,每日3次,具體需根據病情調整。
如果是注射的:包括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劑量需遵醫囑。例如,日本已批準其凍干粉針劑用于漸凍癥治療。
3. 注意事項
輕度維生素B12缺乏可通過飲食調整(如增加肉類、魚類、奶制品攝入)輔助改善。 長期使用需監測肝腎功能,避免過量導致不良反應!
請不要聽網上有些營銷號,把這個東西當成天長日久的東西,吃到千秋萬代一樣,千萬不要這樣做,吃一段時間之后記得讓醫生看看有什么改善,然后再做調整。
二、腺苷鈷胺的使用方法
1.適應癥
以貧血類疾病為主,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妊娠期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等。
也可用于神經炎、神經根炎、坐骨神經痛及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的輔助治療。
2. 給藥方式與劑量
口服:成人每次0.5-1.5mg,每日3次(日總劑量不超過4.5mg)。
注射:需用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后肌肉注射,適用于嚴重貧血或無法口服的患者。
3. 注意事項如下
建議!固定時間服藥以提高依從性,漏服時無需補服。 也就是說您記得一個固定時間吃藥。但是漏服的話下一頓也不需要補吃兩頓的量。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特殊階段的人士們如果出過量也是不好的,所以請根據醫師的具體指示來做,而不是聽促銷的。
三、聯合使用建議
1. 不推薦聯用:兩者藥理作用相似,均為維生素B12活性輔酶,聯用可能導致血藥濃度過高,增加肝腎負擔,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其一。
2. 特殊人群:切記,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調整劑量,必要時監測相關指標。
四、注意核心區別與選擇依據
1. 作用機制
甲鈷胺直接參與神經修復,適用于周圍神經病變。
腺苷鈷胺側重于紅細胞生成及貧血治療,需在線粒體內代謝后才能間接作用于神經。
2.劑型差異
甲鈷胺有分散片、膠囊等多種劑型,吸收更快。
腺苷鈷胺多為片劑或注射劑,需注意避光保存。
最后總結一下,遇到具體情況怎么分辨。
甲鈷胺與腺苷鈷胺雖同屬維生素B12家族,但臨床應根據具體疾病類型選擇用藥。
神經病變:優先選擇甲鈷胺;
貧血或代謝相關疾病:優先選擇腺苷鈷胺。
使用前需嚴格遵循說明書或醫囑,避免自行聯用或超量服用。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