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逸仙
花都啟航
--花都院區病區啟用--
農歷新年剛過
逸仙人共同迎來
多院區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我院花都院區首批住院病房啟用
標志著花都院區住院服務體系
正式投入使用
2月17日,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科、康復醫學科、全科醫學科、急診EICU住院病房啟用儀式隆重舉行,我院領導班子成員、院長助理、職能部門負責人、啟用病區專科主任、負責人及花都院區屬地區長護長等100余人,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副院長、花都院區管委會主任劉超教授主持啟用儀式。
副院長、花都院區管委會主任劉超教授主持啟用儀式
樹立新標桿
四大實力專科首批開區
上午9時,在明亮寬敞的病區里、與會人員熱烈的掌聲中,院長宋爾衛院士、黨委楊建林書記等院領導、各專科主任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共同為花都院區首批住院病房啟用揭牌。
與會領導、人員共同為花都院區首批住院病房啟用揭牌
與會領導、人員合影
“今年,是我國建設科技強國、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的重要歷史節點,也是我院迎來190周年院慶、邁向200周年的重要時刻。”院長宋爾衛院士在致辭中對辛勤付出的各個科室和各位同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希望。自去年12月18日門診啟用運營至今,近兩個月,院區總門診量達到了16000多人次,日門診量已超500人次,院區門診服務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病區的啟用讓花都老百姓在“家門口”看病更加便捷,這是醫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的生動體現。我院將持續擴大優質醫療向空港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全國甚至“一帶一路”地區的輻射能力。依托多院區發展成果,我院也將跟隨國家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助力國家醫療科學事業發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院院長宋爾衛教授致辭
康復醫學科主任馬超教授作為專科代表在啟用儀式上做表態發言。以他為代表的全體醫護人員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馬超教授介紹,在醫院整體規劃的指導下,康復醫學科選優派強醫務人員進駐花都院區,確保醫療質量一院多區同質化,為患者提供專業、精準的康復治療。全體醫護人員將用專業、責任和熱情、全力以赴,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醫療服務,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康復醫學科主任馬超教授發言
作為花都院區首批投入使用的住院病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科、康復醫學科、全科醫學科都是我院實力雄厚的學科代表。全體醫護人員懷揣“二次創業”的熱情、“開疆拓土”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院區建設與高質量醫療服務之中,打造花都地區治療新標桿。
首批開放的住院病房面積達2100㎡,空間寬敞、環境溫馨、設施先進,病房設施完善,智能化設計處處彰顯人文關懷:全區域覆蓋無障礙通道與適老化設施,醫護交互大屏實現“零距離溝通”。軌道物流與氣動物流系統組成的“醫療物資高速公路”使藥品等物品配送時間大大縮短,讓醫護人員更專注于臨床服務。
院領導一行到花都院區住院病房調研慰問
環境溫馨的病房
第一位入住的患者賴偉(化名)來自惠州,住進亮堂、嶄新的病房,他不禁向前來查房的馬超主任豎起了大拇指:“這里的環境像家一樣舒適、溫馨,醫生和護士都特別耐心、親切。”賴偉是康復醫學科范勝諾副教授的“老患者”,聽說范勝諾副教授常駐花都工作后,專程跟隨他來到花都院區住院治療。發病時右上肢肌力僅1級、右下肢僅2級,需要攙扶才能坐起的賴偉在我院康復醫學科治療效果顯著,如今可以拄拐步行20米,右手也可端碗。此次作為第一位入住的患者,賴偉對新院區的治療充滿了信心。
院領導慰問“一號住院患者”
賴偉與馬超主任交流
體系再升級
EICU為“黃金救治圈”添“重器”
隨后,我院在門診醫技樓一樓舉行了花都院區急診EICU啟用儀式。參會人員共同見證花都院區急診EICU正式啟用。
與會領導、人員共同為花都院區急診EICU揭牌
與會領導、人員合影
楊建林書記在致辭中指出,花都院區首批住院病房如期啟用,標志著花都院區住院服務體系正式投入使用,是院區建設又一重要里程碑。急診EICU的啟用,標志著花都院區的急診急救體系進一步完善,也為院區未來打造成為國際一流急救醫療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花都院區地處空港經濟核心區,距白云國際機場僅10分鐘車程,可以說是廣州“距離世界最近”的醫院;這是對我院190年前身處中國近代第一個通商口岸——廣州,開創西醫診療及教育之先河的呼應與傳承。未來,醫院將按計劃推進其他專科病房的啟用,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共同將院區打造成為面向世界的空港國際醫療中心,尤其要著眼全球視野、構建國際一流的急救醫療中心。
黨委書記楊建林致辭
急診科主任余濤教授在表態發言中指出,花都院區是粵港澳大灣區醫療版圖的重要拼圖,也是區域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的戰略升級。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急診科將著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提升救治效率;以人才建設為基石,夯實專業能力;以服務民生為導向,踐行社會責任;以“黃金1小時救治圈”為目標,構建“智能預警-快速反應-精準處置-全程監護”的急救體系,讓每一個危急時刻都有專業守護。
急診科主任余濤教授表態發言
花都院區EICU將投入使用一體化中央監護系統,通過5G物聯網技術,患者生命體征可同步至全院MDT會診平臺,危急值自動觸發紅色預警。急救系統的升級,讓醫療服務更加智能、高效、便捷。
院領導一行到花都院區EICU調研慰問
EICU環境
EICU首位患者魯標(化名)是一位急性腦血管意外的六旬患者,因左側肢乏力12小時到醫院門診就診,考慮到患者嚴重情況,急診科為他開通卒中綠色通道,為其開展心電監測、快速床邊生化等,并聯絡神經內科、放射科值班醫生,結合頭顱影像學檢查開展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EICU收治首位患者
自院區門診運營以來,急診科已投入運轉,守護患者生命保障底線,持續為院內危急重癥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未來將陸續面向急診患者正式開放,全力解決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在花都因地制宜,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急救標準流程,為周邊群眾乃至全球居民打造一條更加高效、全鏈條的“綠色生命通道”,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2025年
是我國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
擘畫“十五五”藍圖的關鍵之年
是國家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
的重要之年
也是我院櫛風沐雨
迎來190周年院慶華誕之年
百年逸仙,花都啟航
花都院區病區啟用
是“一院多區”建設進入“快車道”的卓越成果
是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的生動實踐
是屬于每一位逸仙人的新起點、新征程
我院將始終以患者需求為導向
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為目標
以博愛之心踐行醫者使命
以科技創新賦能精準醫療
以仁心仁術守護人民健康
來源:黨委辦公室、花都院區綜合辦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