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日常生活中,其實藏著非常多的早教機會。
比如孩子最愛逛的動物園,除了看個熱鬧,還能起到陪伴+早教的作用,關鍵就看咱們怎么引導。
你只需要在出發前,準備一件法寶,就能把動物園之旅從走馬觀花,變成一堂有趣的早教課。
這件法寶就是一本自制的動物園護照。有了它,孩子參觀的時候,就能同時提高觀察力、記憶力、數學能力和英語能力,是不是超棒的?
動物園護照做起來很簡單,可以參考照片里的樣子。
在網上找一些動物的卡通圖案,放到文檔里,然后打印出來,折成小本子的樣子就搞定啦。
每個動物旁邊留一個蓋章的位置,這樣參觀時,孩子看到一種動物,就可以在護照上蓋一個章,會有一種“集點”的感覺。
怎么使用這個護照本呢?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5種玩法
玩法1——小小飼養員,培養專注力
第一種玩法就是前面提到的“集點”。
每種動物旁邊都有一個五角星的標志。
孩子在動物園里找到動物后,只需把貼紙貼在星星標志上,或者給星星涂上顏色/蓋章,就表示已經收集到這種動物了。
為了讓這個過程更有趣,我們可以問孩子,
“想不想當一回小小飼養員?
今天飼養員的工作,就是在動物園里巡視,然后把看到的動物記在護照本上。”
給孩子安排這樣一個任務,不僅能讓他在參觀的過程中更專注,更有參與感,還能激勵他走更多路哦(這樣你就不用抱他啦)。
玩法2——聊聊小動物,訓練觀察力
孩子找到動物后,可別看一看,“哇”兩聲就走了。
可以和孩子聊很多東西,引導他去觀察和思考。
比如“斑馬是什么顏色的?有幾條腿?吃草還是吃肉呀?在天上飛,還是在地上跑? ”
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問他,
“它們住在哪里呀?是炎熱的大草原,還是寒冷的南極?
它們是昆蟲、鳥類,還是哺乳動物呢?”
和孩子聊一聊這些問題,不僅能讓孩子養成觀察細節的習慣,還能培養他的思考能力。
記得有一次我問小樣,“斑馬是什么顏色的?”
3歲不到的他回答我,“是黑黑白白的。”
我又問他,“還有什么動物是黑黑白白的呢?
當時我心里的答案只有一個“熊貓”,沒想到他不僅想到了“熊貓”,還想到了“奶牛”,讓我很是意外。
所以說,孩子真的不缺少才智,缺的是善于引導他思考的家長。
玩法3——數數有幾只動物,練習計數能力
除了在護照上貼貼紙,我們還可以和孩子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
大熊貓可能只有2只,斑馬卻有12只,帶著孩子一起數一數。
如果孩子還不會寫數字,沒關系,可以畫小圓圈代替,或是請爸爸媽媽幫忙記錄。
除了計數,我們還可以問孩子,
“哪種動物最大?哪種動物最高?”
練習比大小、比高矮,同樣是數學里很重要的一環。
玩法4——誰是lion?英語詞匯學起來
重視英語啟蒙的爸爸媽媽,一定不會錯過借著逛動物園的機會,陪孩子學習動物的英語詞匯表達
每看到一樣動物,爸爸媽媽都可以用英文把動物的名字說一遍。
聽得多了,孩子自然就記住了。這可比在家對著繪本學習有趣多了。
玩法5——回家路上聊一聊,提高記憶力
有了前面的找動物、數數和討論,回家后,我們就可以借助護照本,很容易地和孩子回憶起今天的所見所聞。
“今天看到了哪些動物,是大的還是小的,身上有花紋嗎,會不會飛?”
和孩子回憶、討論的過程,就是幫他鍛煉記憶力的最好機會。
要是最近咱們沒有帶娃去動物園的計劃,也沒關系。小樣媽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可以在家玩的動物分類游戲
準備三個塑料筐。
一個鋪上黃色的橡皮泥,代表陸地。一個裝入清水(可以加一點藍色顏料),代表海洋。最后一個什么都不用放,代表天空
把孩子的動物模型找出來,然后請他幫小動物們分類
“哪些是地上跑的,哪些是天上飛的?
除了這種方式,還有沒有別的分類方法?”
(按顏色,按腿的數量,按胎生還是卵生)
經常玩這樣的分類游戲,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哦。
今天的動物主題早教游戲,大家還喜歡嗎?趕緊陪孩子試一試吧。
我是小樣媽,復旦碩士,早期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輕松育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