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再見,“中國最懂醫療健康的女性投資人”。
故事的開篇,要追溯到 19 年前,2006 年互聯網狂潮涌動,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 Gary Rieschel 與鄺子平成功募集到首期基金。在啟明創投正式宣告成立前,Gary 找到老友梁颕宇拋出橄欖枝,希望她能加入團隊,專注開拓醫療健康投資版圖,出任合伙人。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被主流資本視為"投資黑洞"的領域,正經歷著冰火兩重天——90%的基金扎堆仿制藥賽道,創新藥研發卻因平均12.5年的漫長周期淪為資本棄子。絕大多數風險投資機構(VC)都對醫療健康領域漫長的回報周期望而卻步。
但梁颕宇沒有絲毫猶豫,干脆利落回復 “好啊,沒問題”。以"投最創新的公司"為旗幟,帶領啟明醫療團隊在生物醫藥的荒原上開疆拓土。
從2007年布局CRO服務生態,到2009年正式組建醫療投資團隊,梁颕宇展現出穿越周期的戰略定力。當九成基金沉迷于仿制藥的短期套利時,她帶領團隊將七成彈藥押注早期創新項目,與甘李藥業、康希諾生物、再鼎醫藥等企業共同成長。這些如今閃耀在納斯達克、港交所的明星企業,當年都曾是她辦公桌上厚厚的商業計劃書里青澀的愿景。
在福布斯邁達斯榜單上連續六年的留名,三度躋身中國最佳女性風投前二的戰績,見證了她精準的行業判斷。從首支基金募集到培育出32家上市公司,從推動中信醫藥被并購到助力碩迪生物敲鐘,梁颕宇用資本為手術刀,在醫療健康的肌理間雕刻出中國創新的脈絡。
如今,她選擇急流勇退。不免引發外界廣泛的關注與諸多猜測。不少人認為,她的離開或許與當前醫療健康市場的低迷態勢息息相關。
不可否認,曾經醫療大健康領域的上市黃金期已悄然遠去,投資狂熱期也逐漸冷卻,這種市場環境的變化,不僅體現在啟明創投的投資策略調整上,更是整個醫療健康行業投資趨勢轉變的縮影,在《中國創新藥十年:輝煌、落寞與新生》之中也多位投資人表達過類似觀點。
于投資群體而言,梁颕宇的離開無疑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事件。它象征著啟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一個輝煌時代的落幕,同時也預示著一個全新時代的悄然開啟。
“投資健康醫療是對人類本身最好的投資,是對生命質量和尊嚴最本質的尊重,也將給人類自身帶來最大的回饋和收益。談這場戀愛,終身無悔。”——梁颕宇
她的轉身恰似時代注腳。
回顧梁颕宇長達 19 年的投資生涯,她留下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句金句,都值得整個投資行業深入思考、銘記于心。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郭虹妘 ,編輯|陶天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