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國M1式155毫米加農炮,憑借其長射程以及精確的炮擊精度贏得了美軍的信賴,并獲得了“長腳湯姆”的美稱。不過這門優秀的火炮并非美軍自研,其核心技術來源于法國,是基于法國155毫米加農炮技術改造的,具體是GPF式155毫米加農炮。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GPF式155毫米加農炮,堪稱“長腳湯姆”之父。
M1式155毫米加農炮
GPF式155毫米加農炮由法國費勒斯上校設計,采用開腳式炮架、射界很好,最大射程達到19500米,這在一戰時期非常牛叉了。該炮一經推出,立即受到法軍熱烈歡迎(法國炮兵在一戰前夕曾經走過彎路,過于依賴相對輕便的75毫米輕型火炮),并且直到二戰爆發前,一直是法軍重型加農炮的主力。并且GPF式155毫米加農炮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也很受歡迎,不少國家都引進過,其中就包括美國。
上世紀初的美國陸軍火炮其實很落后,基本是老式火炮,不過奉行孤立主義沒什么問題,但想參與世界大戰就不夠看了。原本美國在一戰中保持中立,但到了1917年看到歐洲戰場上各國都打得筋疲力盡,美國決心下場了。1917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與德國作戰法案》,正式宣布對德國宣戰。美國加入戰爭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過戰爭獲取更多的利益和影響力,至于懲罰德國人的挑釁(無限制潛艇戰)只是宣戰的理由。
GPF式155毫米加農炮
美國陸軍在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現自己的炮兵裝備相較于其他參戰國來說比較落后,無論是75毫米口徑的野戰炮,還是155毫口徑的重炮。自研已經來不及了,可行的辦法是尋求盟友的幫助,當時美國軍方看中了法國陸軍系列火炮,從75毫米野戰炮到155毫米榴彈炮,再到155毫米加農炮等全盤引入,并且同時購買技術仿制生產。其中75毫米野戰炮就是大名鼎鼎的施耐德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155毫米榴彈炮是施耐德M1917式155毫米榴彈炮,155毫米加農炮則是GPF式155毫米加農炮。美國引入GPF式155毫米加農炮后,大量裝備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直到“長腳湯姆”服役前一直是美軍主力加農炮。
GPF式155毫米加農炮主要性能:戰斗全重11200公斤,炮管長5921毫米(38.2倍徑),口徑155毫米,高低射界0°~+35°,方向射界左右各30°,彈重43~45公斤,最大射程19500米,炮口初速735米/秒,射速2~3發/分鐘。間斷螺紋型炮閂,采用開腳式設計。
牽引中的GPF式155毫米加農炮
由于該炮行軍重量達到13000公斤,馬匹難以牽引,因此行軍時使用履帶式牽引車牽引。不需要將炮分解,可以整炮牽引,機動性還算可以。法軍在使用GPF式155毫米加農炮一段時間后,提出了增大射程的建議,因為一戰時期德軍也研制重型加農炮——K16式150毫米加農炮。雖然K16式150毫米加農炮采用單腳大架式,射界不如GPF式155毫米加農炮,但是K16式150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達到22000米(43倍徑,身管更長)。
PS:一戰時期主要是塹壕戰,對重炮機動性要求不是太高,K16式150毫米加農炮雖然機動性和射界都不如法國炮,但是射程更遠啊!
有專門的牽引車
因此法國軍工在GPF式155毫米加農炮的基礎上推出了改進型號,這就是GPFT式155毫米加農炮。在沒有增長身管的前提下,將最大射程提高到21000米,跟德國人的K16式150毫米加農炮差不多了。并且GPFT式155毫米加農炮采用橡膠輪,可以快速移動,機動性增強了。
GPFT式155毫米加農炮主要性能:戰斗全重12200公斤,炮管長5921毫米(38.2倍徑),口徑155毫米,高低射界0°~+39°,方向射界左右各30°,彈重43~45公斤,最大射程21000米,炮口初速735米/秒,射速2~3發/分鐘。間斷螺紋型炮閂,采用開腳式設計。
GPFT式155毫米加農炮
由于GPF式155毫米加農炮(包括改進型)性能非常好,法國陸軍直到二戰都在大量裝備。1940年法國戰敗后,不少GPF式155毫米加農炮落到德軍手中,德軍將這些法國重炮全部留用,并命名為K418(f)式155毫米加農炮,這也從側面說明了GPF式155毫米加農炮的優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