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看上去正在走向終局,雖然烏克蘭對此堅決反對,歐洲也聲嘶力竭的阻止,但從特朗普的態度來看,他似乎根本就不在乎。
那么,俄烏戰爭就這么結束了?從22年到25年,三年戰爭,最后就落得這么個稀里糊涂的結果?
當然沒有那么簡單。這場戰爭要想真正停下來,不光要看特朗普,還得要看普京的態度——畢竟俄羅斯才是戰爭發起方,他如果不想停,特朗普再有想法,也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那普京想停嗎?從主觀上來說,當然是想停的。畢竟這場戰爭開打不久,俄羅斯就發現自己掉了坑——本來普京是打著閃電戰速戰速決的心思發動戰爭的,當時的他也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誰知戰爭打響后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俄軍并沒有如預期般迅速搞定基輔;而西方也發現了俄軍的菜,所以一改開戰之初讓澤連斯基組建流亡政府的想法,開始援助烏克蘭,將俄羅斯拖入到一場持續放血的爛仗當中。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俄羅斯就陷入進退維谷中。因為俄烏戰爭,俄羅斯被西方徹底孤立,尤其是北溪管道被炸,歐俄經濟脫鉤,普京苦心經營多年的俄歐一體化進程徹底報廢;而在國內,戰爭也消耗了俄羅斯的大量資源,為此俄羅斯不得不向中國讓步,出讓中亞和遠東的部分戰略利益,換取中國在經濟和政治層面的支持。如此一番操作下來,雖然普京穩住了形勢,避免了國家被戰爭拖垮,但作為代價就是俄羅斯失去歐洲的同時,亞洲利益也大幅削弱,甚至在戰略層面讓國家淪為中國的半附庸。
這就是這三年俄羅斯所失去的。而在支付了這么大的代價后,俄羅斯得到的是什么?迄今為止,也就是烏東占領的那幾個州而已。
這幾個州地盤,能彌補這場戰爭帶給俄羅斯的損失嗎?
遠遠不能!
畢竟這幾個州能給俄羅斯提供什么?
地緣緩沖?這個確實能提供一點。但也僅僅就是一點而已,畢竟烏東就這么大,這么點地緣緩沖真的聊勝于無;如果考慮到因為俄烏戰爭的爆發,東歐國家普遍反俄情緒加劇,芬蘭、瑞典告別中立加入北約,導致波羅的海乃至圣彼得堡被直接威脅,這樣的地緣損失,絕不是特朗普把烏東這幾個州甩給俄羅斯就能彌補得了的。
那其他的呢?無非就是資源和人口的進賬。確實,停戰后,烏東的資源就從此歸屬俄羅斯。但問題是俄羅斯缺資源么?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缺資源,唯獨俄羅斯不可能缺資源。所以這樣的進賬,對俄羅斯來說其實沒有實質性意義。俄羅斯缺的是工業體系,缺的是穩定的資源銷售市場,而這些都不是烏東給得了的——甚至因為俄烏戰爭導致的歐俄決裂,西方制裁,而大受挫折。
就算現在停戰,那也只是美俄結束敵對,歐俄想回到過去可沒那么容易。可美國又不需要俄羅斯的資源,至于歐洲——雖然它確實想要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可且不說歐洲去工業化趨勢加速,能源需求大不如前;就算殘存的需求,現在這些訂單也捏在美國能源供應商頭上,是美國吸血歐洲的絕佳戰略工具——你覺得特朗普會為了俄羅斯,把吃進去的歐洲能源訂單吐出來?
這么一算,最后還能給俄羅斯提供點實質性國力增益的,也就只有烏東那點人口了——畢竟俄羅斯確實需要人口,尤其是需要同為東斯拉夫的烏克蘭人。但這部分人,現在的俄羅斯想把他們融合進來成本是很高的,烏克蘭族就不說了,他們現在對俄羅斯的敵視,絕不低于日韓對中國的敵視;哪怕就是俄羅斯族人,這些年也早就被戰爭拖得精窮,想融合他們先得扶貧建設——這在中短期內對俄羅斯其實是包袱。至于長期會不會成為增益,還得看情況——國家發展的好,這些人才會成為俄羅斯未來國家實力的組成部分,如果發展不好,這反而會成為沉沒成本和拖累,成為俄羅斯衰亡沒落的加速器。
這么一算,如果現在就這么停戰,俄羅斯不僅沒有從俄烏戰爭中得到任何好處,反而在戰略上虧了個精光!
而且,還有巨大的隱患。
現在的俄烏停戰,是特朗普促成的。但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四年后美國誰上臺,現在鬼的媽都不知道。如果四年后民主黨卷土重來,那美國對俄戰略極有可能再次逆轉。
這不是不可能的。畢竟特朗普在美國內部的優勢其實并沒有那么大。這一次選舉,民主黨可以說表現的一塌糊涂,特朗普還有吃槍子的光環加持,可饒是如此,最終普選票結果,特朗普也就贏了不到400萬票。國會兩院雖然都占多數,但優勢極為有限。而美國現在又處于國運衰退的大趨勢中,這意味著如果接下來特朗普不能力挽狂瀾扭轉趨勢,共和黨四年后極有可能就會再次被民主黨攆下來。
現在俄羅斯好不容易在戰場上占據優勢,同時歐美又處于近幾十年來最衰落時期,這時候如果就這么停戰,短期看俄羅斯是占了點便宜,可這點便宜并不足以讓俄羅斯擺脫自己的地緣和戰略困境——甚至情況比戰前還更嚴峻。而且停戰后,俄羅斯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戰場優勢也就沒了,那等到四年后民主黨再卷土重來,重新組織力量對俄發起攻擊,屆時俄羅斯又該如何應付——難不成到時候為了應付新的戰爭,把遠東徹底打包賣給中國?再考慮到四年后普京也差不多該退了,沒了強人領袖的俄羅斯,又如何應對美西方新的攻勢?
這就是俄羅斯的兩難——它主觀上早就不想打了,但客觀上戰略目的又沒達到,以至于停不下來。所謂開啟戰爭容易,結束戰爭困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那么,照這個意思,俄烏戰爭停不了嘍?
非也。即便俄羅斯如此糾結,但這場戰爭的停止,還是大概率的。至于原因,是因為特朗普能夠給到普京一個實打實的盼頭。
普京打這場俄烏戰爭是為了什么?前面我們說了,肯定不是為了這幾個州的土地,甚至也不僅僅只是為了一個烏克蘭——烏克蘭中立只是普京的底線而已。俄羅斯之所以拼著跟西方決裂也要親自下場發動戰爭,其戰略目的在開戰前的2021年12月17日就已通過其外交部官網公布:即要求北約部署退回到1997年東擴以前。而這還只是地緣安全層面。更深層次的終極目的,是要降服歐洲,實現俄羅斯主導的俄歐一體化。
這也是俄羅斯中興的唯一指望?,F在的俄羅斯說白了就是個武裝加油站,雖然資源豐富,但工業體系早已不復存在。這樣的俄羅斯,長期看是不具備世界大國的地位的——說白了就是一個大號的沙特嘛。只不過俄羅斯比沙特有一項優勢,就是它還算能打,尤其是有龐大戰略核武庫威懾,所以才勉強維持住自己的大國體面。
但軍事優勢會隨著時間優勢不斷萎縮——只要俄羅斯無法重建工業體系,那軍工崩潰,進而軍事能力崩潰只是時間問題——這在俄烏戰爭中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但俄羅斯的人口結構、地理氣候、市場容量,又決定了它不可能單靠自己重建一套強大的工業體系。
那么隨著軍事能力衰退,加油站逐漸卸下武裝,未來的俄羅斯處境可能連沙特都不如——畢竟沙特體量不大,所以還可以靠外交左右逢源、靠抱強國大腿安身立命。而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土地,橫踞亞歐大陸北不中央的地緣條件,決定了它想抱大腿都不可能——沒人收得了這個塊頭的小弟,只有讓它二次解體,大家才能安心。
那怎么辦?辦法只有一個——降服歐洲。歐洲有人口,有市場,有資金,有工業體系,也有科技積累。拿下歐洲,完成俄歐一體化,俄羅斯才能夠擺脫困境,成為真正能跟中美并駕齊驅的世界級勢力。
而俄羅斯的戰略野心,與特朗普戰略收縮的規劃就有了合拍之處。如果是民主黨當政,那俄美關系是不可調和的。因為民主黨,或者說傳統建制派必須要維持霸權。而要維持霸權,歐洲就是最大基本盤,覬覦歐洲,妄想俄歐一體化的俄羅斯,就美帝霸權的最大敵人,必須要死死壓制。
但特朗普搞的是戰略收縮,是放棄霸權退回西半球重振旗鼓,這種情況下,歐洲作為霸權基本盤的地位和價值就大大削弱,覬覦歐洲的俄羅斯,也不再是什么不可容忍,必須打壓的敵人。
當然,這不意味著特朗普就會接受俄歐一體化。真要俄歐一體化完成,一個亞歐大陸中央帝國崛起,那不僅地處亞歐大陸邊緣的中國會面臨泰山壓頂,戰略收縮回北美的美國,也會面臨來自亞歐大陸外部壓力強勢擠壓的困境。
但是,俄歐一體化畢竟只是普京的一個遠景規劃。就現實而言,歐俄在地緣,文化、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不可能快速消泯,歐洲也不可能輕易接受被俄羅斯主導的局面。而且以俄羅斯的現有實力,想中短期內降服歐洲是不可能的——光消化一個烏東,就夠俄羅斯受的。
這就形成了一個戰略空窗期。按照特朗普集團的長期規劃,所謂戰略收縮本身也只是權宜之計,是美國因為內部問題嚴重,而不得不做的蟄伏之舉。等美國內部問題解決了,實力恢復,肯定還是要重出江湖的——畢竟全球搶錢才是最舒服的生存方式。
所以,只要歐洲不被徹底降服,短期內俄羅斯實力膨脹一點沒關系,甚至俄羅斯在歐洲方向的實力膨脹,還可以降低它在亞洲方向對中國的依賴,加劇二者之間的隔閡——這對遏制中國是有好處的——畢竟中國才是美國戰略收縮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最有可能趁機把美國封死在西半球乃至北美,讓它無法重出江湖、再次號令全球的地緣勢力。
而對于俄羅斯來說,特朗普的想法普京心知肚明。特朗普搶這個戰略窗口期,普京同樣也是搶這個戰略窗口期。
畢竟俄烏這個爛仗繼續打下去也不是事兒。如果美國在烏克蘭脫不了身,那俄羅斯自己也脫不了身,兩邊只能這么持續消耗。最關鍵的是,幾年的戰爭經歷已經證明了,俄羅斯是不可能憑自身實力拿下有美國支持的烏克蘭的。
如果俄羅斯非要達到戰爭勝利的目標,那只有一個辦法——把亞洲利益甚至遠東國土徹底讓渡給中國以換取軍援,但且不說這筆買賣中國會不會做。就算中國做,自己也徹底喪失戰爭主動權,淪為中國的棋子。最關鍵的是,中國這個棋手也不可能接受俄歐一體化——哪怕你把遠東賣給它它也不會接受,所以真打到差不多時,它搞不好就會斷狗糧——那自己就徹底被賣干凈了。
所以,面對特朗普,普京是可以媾和的。雖然特朗普提什么條件暫時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大方向上特朗普肯定會戰略收縮。只要他收縮,俄羅斯面對歐洲時的戰略壓力就會大減。而且,按照特朗普的秉性和重振美國的需要,它在政治、軍事上拋棄的歐洲的同時,勢必會加劇對歐洲的吸血——這對俄羅斯同樣是樂見的。畢竟俄羅斯的實力普京心里有數,一個富裕的歐洲——哪怕它大而不強,自己也是很難對付的。讓歐洲被美國狠吸一把,讓歐洲徹底衰落,這樣自己接下來經略起來反而更加容易。
所以普京愿意停戰——雖然現在停戰,并沒有達到反推北約,降服歐洲的戰略目的。但停戰卻可以為特朗普戰略收縮,退出并吸干歐洲奠定基礎。只要美國退了,歐洲就是待宰的羔羊,俄羅斯接下來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開啟新一輪的經略歐洲規劃。
至于未來美國卷土重來的可能性——這個就各憑本事了。如果美國完成了再次偉大,重出江湖,俄羅斯缺卻依然是現在這個鳥樣兒,那就是天亡俄羅斯;但如果俄羅斯能搶在美國東山再起前,實現對歐洲的整合,將俄歐一體化大業實現,那屆時就算美國想重新拿下歐洲,也只能是為時已晚!
這就是雖然俄羅斯戰略目的沒達到,但俄烏停戰依然大概率會達成的原因。之前我們認為出于收割歐洲的需要,俄烏停戰雖然不可避免,但不會來的這么快。但現在的情況來看,一方面特朗普戰略收縮的決心和意志確實很大,另一方面,美國可以通過默許俄羅斯接下來拓展對歐影響力,換取俄羅斯同意并配合美國在戰略收縮的同時收割歐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場戰爭的停止,可能確實會加速,并在今年內達成。
當然,烏克蘭和歐洲對此肯定是反對的。但是,特朗普和普京這對好基友,又豈會在乎他們反不反對呢?沒有實力,就只能淪為炮灰,這就是國際政治的殘酷性。
不過,這里面也有一個巨大的變數——中國。中國沒有直接參與俄烏戰爭,但實際上,俄烏戰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中國的影子。沒有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支持,俄羅斯早就被西方打垮了,根本撐不到今天?,F在美國換了主人,特朗普的戰略收縮,與普京的歐洲攻略達成默契,他們試圖用停戰,來換取對歐洲的共同收割。
這合理嗎?當然不合理!確實,歐洲的各種拉胯表現,已經配不上世界級勢力的地位,配不上坐餐桌的待遇,但配不上餐桌不意味著就必須上菜單。畢竟這個世界不只是你美俄兩家說了算,憑什么歐洲這盤菜,你們倆說分就分——你們有從實力和地位出發,把全球最大工業國放在眼里嗎?
所以,俄烏停戰,沒特朗普和普京想的那么簡單。也許戰爭進行時,中國只是坐在旁邊看戲,但戰爭要結束時,美俄的分配方案沒有中國的首肯,沒有把中國國家利益考慮進去,那是絕對行不通的。總之,不管特朗普和普京怎么算計,最后想達成交易,都得先過中國這一關。否則的話,你們要停戰我管不著,但如果想兩家各取所需瓜分歐洲,信不信我讓你們雞毛都吃不到,甚至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