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向以傳播正能量而著稱的張維為,在網上其實是多有反對者的,被很多人冠以不雅之號。當然張維為也反稱攻擊、非難者為1450或16億之類的,說他們造謠污蔑。其支持者亦然。
由于張維為及其信眾使用了“1450”“16億”等詞匯,所以雙方之爭的本質被遮蓋了。那么,眾多人反對張維為的本質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說,絕不是反對正能量,絕不是反對愛國。
眾人之所以反對張維為,是覺得甚至發現張維為不夠實在,背后有貓膩,給人一種虛偽的感受。比如,有人就發現,張維為與其他一些大V,背后有資本的力量,甚至關聯到了美國資本。
今天瀏覽文章,無意中看到,一位自稱“直言不諱的明明”的,就是上述的發現者之一。瀏覽了他的一些文章,發現他扒得很深,不亞于Jim博士對張維為與大司馬的深扒,這種搜索能力令人佩服。
而據這位“直言不諱的明明”說,他因為揭露張維為,被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連續投訴未果后,現被其起訴到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目前開庭在即。
“直言不諱的明明”揭露張維為背后是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觀察者”),揭露了觀察者與成為資本、成為資本與美資之間的關聯,因此被觀察者投訴,投訴內容如下:
可以看出,觀察者否認與美資存在關聯,指控這位“直言不諱的明明”發布無憑無據、偏離事實的言論,誤導網絡公眾,侵害其權益。
為此,觀察者要求平臺下架、刪除、屏蔽其內容,封禁其賬號。
觀察者向平臺發送了《侵權投訴函》,在對作者進行投訴時,還威辦平臺,如果平臺放任不理,將要起訴作者,而平臺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觀察者向平臺稱,侵權用戶發布的侵權內容中,存在多處不實信息,且侵權用戶的配文、用語均存在明顯的惡意引導行為,具體內容及事實情況如下:
侵權內容稱“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美資背景的成為公司有聯系”、“觀察者的幕后其實和美資有關”、“觀察者幕后是成為資本”、“祝軼菁和‘觀察者’的董事長李世默都和成為資本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可以確定,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它的幕后就是成為資本”、“背后都是成為資本,就是金主是前美國國防部部長和美國風險投資家的那家成為資本”,“視頻不更新原因為觀察者能量強大”等。
因此,觀察者向平臺表示:
我司望貴司于收到本函之日即刻下架、刪除、屏蔽、斷開相關視頻及鏈接并對相關賬號進行封禁。若貴司接到本函后放任不理,導致我司損失擴大,我司將采取必要的措施追究貴司的法律責任,……屆時,貴司不僅需承擔侵權賠償損失,還將承擔包括但不限于我司因此遭受的實際損失、調查費、律師費、公證費在內的經濟損失。
但是平臺明顯不是吃素的,在接到作者“直言不諱的明明”對侵權投訴的回復后,經審核,認定作者不構成侵權:
作者“直言不諱的明明”的回復,用清晰、嚴密的邏輯,與真實可查的證據,證明自己內容真實可信,有憑有據。
具體如下:
作者“直言不諱的明明”的回復,就像一個巴掌,被平臺拿過去,打在觀察者的臉上。既然如此,目前至少平臺是在認可作者的內容不假,不是造謠。
進而,這應該說明,作者所提露的觀察者與成為資本、成為資本與美資之間的關聯,恐非空穴來風,也非捕風捉影。既然如此,這里面就大有想象的空間。
或許,正因為這種想象空間,令上海觀察者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對“直言不諱的明明”不斷投訴,投訴不成又進行起訴。
作者“直言不諱的明明”并沒有公布收到起訴的短信截圖,不過他最近連續發文,稱開庭倒計時還多少天。
截至2月13日,是開庭倒計時4天。這樣算下來,應該就是2月17日開庭吧。話都這樣說了,相信起訴之事不會有假。孰是孰非,是否與美資關聯,即將揭曉。
不過,其實就算與美資有關聯,也沒什么問題,中國與美資有關聯的企業多的去了,觀察者大可不必如臨大敵。
然而,正當作者準備前往應訴之時,作者都買好了高鐵票,觀察者居然撤訴了。這唱的是哪一出?
莫名其妙,且看后面是否會再發起訴訟吧。我估計觀察者是嚇唬一下作者,它明知打不贏這場官司,畢竟作者證據確鑿。
但也有可能是覺得準備不足,想要再收集證據,然后再起訴吧。觀察者說要平臺負連帶責任,對付平臺比對付一個自媒體作者可要難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