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假期,不少人與親人好友團聚時都會來上一杯汽水,酣飲談笑,無比暢快。
不知你發(fā)現(xiàn)了嗎?近年來,相比可口、百事等“洋貨”,國產汽水正進入大眾視線,成為另外的選擇。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國內碳酸飲料行業(yè)產量超過1800萬噸,2022年接近2000萬噸。國產“老汽水們”結束了多年來的休養(yǎng)生息,開始顯露鋒芒[1]。
這些汽水如今發(fā)展的蒸蒸日上,為何之前幾年卻“查無此水”呢?
其實,這些汽水真正流行的時候,可能你還沒出生。
19世紀中葉以后,汽水就已伴隨著外國軍營和租界建立“登陸中國”,但這時的汽水主要被當作一種時髦的“保健品”,并不被大眾熟知[2]。以至于很多人以為,汽水只是簡單粗暴地將汽和水一起灌進瓶子,甚至擔心瓶塞會彈出“打臉”[3]。
早期的中國汽水工廠,主要依托于外商創(chuàng)辦。 最早的是英商泌樂汽水公司,于1893年建立,1923年改名為“正廣和汽水廠”,這便是正廣和汽水的前身[4][5]。天津的山海關汽水、武漢的和利汽水和贊譽汽水也在20世紀先后創(chuàng)立,并成為一時頗具名氣的產品[6][7]。
伴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春天”到來,國人創(chuàng)辦的汽水企業(yè)也嶄露頭角,較為典型的就是東北八王寺汽水。其創(chuàng)建于1921年,是中國民族資本最早建立的飲料生產廠之一[8]。
新中國創(chuàng)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汽水廠大多收歸國家管控,負責本地汽水供應,例如“正廣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上海汽水廠”。武漢和利汽水廠于1952年11月,改為國營武漢食品公司,實行公私合營。后來又經過調整,成為國營企業(yè),并分為武漢食品廠和武漢飲料廠[6]。
△(圖 / Pexels)
這個時期,汽水還承擔著一項特殊職能,就是工人福利。
20世紀50年代,重工業(yè)成為新中國發(fā)展的重心。夏日高溫再加上沉重的體力勞動,使得工人們時常面臨中暑威脅。在衛(wèi)生站的指導下,鹽汽水成為工人們的祛暑良方。天津的山海關、沈陽的八王寺、上海的正廣和等老牌知名汽水,在此時期也承擔了供應鹽汽水的任務。
其中,正廣和汽水廠生產的鹽汽水最為流行,正廣和也在開始生產鹽汽水后不久后公開了配方。一時間,鋼鐵廠、玻璃廠等工廠自行生產的鹽汽水也成為當年的“時代記憶”[9]。
△(圖 / Pexels)
國產汽水中,除了這些“開國元老”,還有建國后才創(chuàng)辦的后起之秀,例如西安冰峰和內蒙古大窯。
“冰峰”飲料源于1951年建成的西北汽水廠[10]。1997 年,工廠改名為“西安市冰峰食品飲料公司”,冰峰作為汽水品牌正式走上市場化之路[11]。
大窯前身是誕生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八一飲料制造廠,2014 年大窯嘉賓重回大眾視野,致力于實現(xiàn)市場突圍[12]。二者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都很好地融入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環(huán)境,成為汽水領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盡管國產汽水有較長發(fā)展歷程,但如今我們提到汽水,還是離不開兩大“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可口可樂于19世紀誕生,并在 20 世紀 20 年代末進入中國市場。可口可樂憑借著領先于中國的商業(yè)運營和工業(yè)制造經驗,在中國致力于打高雅洋氣的“品牌人設”,號稱“汽水中之杰出者”,在中國迅速打開市場[13]。
到1992年,可口可樂公司已建成投產12家裝瓶廠,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11個省市[14]。
伴隨著百事可樂也加入中國汽水市場的角逐,原輕工部擔憂國產汽水無力抵抗外資品牌的沖擊,開始指定各大老汽水廠“以市場換技術”,通過與兩大可樂巨頭合資換取生存空間[15]。
△可口可樂自1927年進入中國,以“汽水中之杰出者”形象贏得市場,至1992年已在中國多地建廠 / Pexels
然而,與兩樂簽下合資合作協(xié)議后,這些國產品牌卻遭遇“背刺”,被迅速邊緣化。
例如天府可樂曾在1994年與百事可樂合資,但在13年的合資過程中,百事公司逐漸減少天府可樂品牌產品的生產,導致天府可樂在市場上近乎銷聲匿跡。
天府可樂集團更是連年虧損,連續(xù)八年被評為重慶市特困企業(yè),債務高達1.4億元。而反觀百事可樂一方,百事可樂在合資不久后迅速搶占了八成以上的重慶市場,僅向合資公司出售濃縮液的收入在正式合資前就高達1.5億元[16]。
2010年前后,國產汽水們經歷十余年的臥薪嘗膽,開始打響國產汽水“復活賽”。
早年間,中國品牌缺乏與外資合作的經驗和保護本土品牌意識,導致國產汽水追回品牌使用權時面臨歷史遺留的法律問題。
2008年,天府可樂向百事可樂發(fā)起奪回品牌“反擊戰(zhàn)”,2010年才取得配方和生產工藝技術秘密的所有權,2013年才重獲商標權[17]。八王寺也歷經三年的國際訴訟,最終以庭外達成和解的方式拿回商標,使沈陽這一百年品牌得以重見天日[18]。
△(圖 / pixabay)
除了品牌爭奪戰(zhàn)以外,國產汽水還面臨著復出后的新品研發(fā)、市場競爭等問題。
2009年,北冰洋與百事可樂公司的合資協(xié)議到期,北冰洋品牌經商討后獲得解禁。但在現(xiàn)代消費市場中,北冰洋想要回歸市場,需要重新定位品牌、梳理價格體系、加強宣傳力度。盡管北冰洋在正式生產前,進行了兩年的探索調整,但復出后仍面臨市場推廣乏力、防偽不到位等問題,經過不斷運營發(fā)展才有所改善[7]。
回顧過去,國產汽水不敵“兩樂”的結果有獨特歷史背景。
在設備原料方面上,中國輕工業(yè)相比西方起步較晚,汽水工業(yè)所需要的混合機、注水機等核心設備以及檸檬酸、碳酸等原料,都一向依賴國外進口。
甚至基本的汽水瓶制作也一度難倒中國企業(yè)。當時中國雖有出品玻璃瓶,但質地粗糙,難以承受較大壓力,常有汽水瓶爆裂現(xiàn)象[19]。
新中國成立前后,經濟環(huán)境也不穩(wěn)定,惡性通貨膨脹時有發(fā)生,貨幣急劇貶值嚴重阻礙了國內廠商對外采購原料、設備,而外商卻可以通過特許經營,直接使用美元進行采購,這種優(yōu)勢使他們在市場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力[20]。
發(fā)展到改革開放時期,盡管技術水平和社會環(huán)境有所發(fā)展,但在正面對上外資企業(yè)時,民族品牌還是在經驗和品牌保護意識方面露出短板,被兩樂借用合資打壓[15]。
但如今中國的輕工業(yè)已歷經多年發(fā)展,在生產技術方面早已緊跟時代,已能成功制造4800瓶/小時的飲料罐裝線、6000-36000瓶/小時的PET罐裝線,并自主研發(fā)CP-12型沖瓶機等設備[21][22]。
△(圖 / Pexels)
合資潮的慘痛教訓更是讓國家和各企業(yè)對于合資并購采取了更嚴謹?shù)膽B(tài)度。
2006年頒布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的規(guī)定》,規(guī)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時,如果導致?lián)碛旭Y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的企業(yè)實際控制權轉移,當事人應當向商務部進行申報。2010年后,中國逐步建立起外資安全審查機制,給中國本土品牌提供了“防護傘”[23]。
各方面的進步給了國產汽水成長土壤。如今冰峰、大窯、天府可樂等國產汽水品牌紛紛進軍全國市場,他們所代表的時代回憶和地域特色讓很多消費者都倍感親切。
據(jù)美團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23年上半年,山海關、正廣和等國產八大汽水的即時零售銷量同比增長約 36%。其中,亞洲汽水、北冰洋、嶗山汽水等增長超過45%[24]。
事實證明,國產汽水們的苦沒有白吃,在特殊時代中退隱,但它們所塑造的大眾記憶,也將給它們的再度回歸帶來新的機遇。
參考資料
[1]吳佳佳. (2023). 國產汽水集體回歸突圍關鍵在于產品創(chuàng)新. 中國食品, 19, 52-53.
[2]吳一凡. (2017). 清代民國以來屈臣氏企業(yè)研究. 河北大學.
[3]大公報.(1937)."汽水初到上海.".
[4]姜婉秋. (2014). 清末民國時期上海食品老字號商標設計研究 . 昆明理工大學.
[5]李培. (2016). 建國來上海食品包裝藝術設計發(fā)展歷程研究 . 華東師范大學.
[6]張進.(2017).地方、記憶與認同:建構漢口租界(博士學位論文,廈門大學).博士.
[7]張旭升. (2017). “北冰洋”品牌的重生與提升研究 (碩士 學位論文, 中央民族大學). 碩士.
[8]沈陽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1994). 沈陽市志 第五卷 輕工業(yè) 紡織工業(yè)區(qū)街企業(yè). 沈陽: 沈陽出版社. p. 33.
[9]姚靚.(2023).新中國的飲料革新:鹽汽水與工廠勞動福利.史林(05),179-188+111+219-220.張海妮 & 陳晴.
[10]每日經濟新聞.(2021). 73歲老品牌冰峰飲料擬上市 還能跟上當下的口味嗎?
[11]潘亮亮.(2018).西安冰峰公司碳酸飲料營銷策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蘭州理工大學).碩士,10
[12]帥杰.(2022). 顧客感知價值視角下的內蒙古大窯嘉賓營銷策略研究 (碩士 學位論文, 內蒙古大學). 碩士
[13]傅靈犀. (2022). 摩登想象與土洋之辨: 民國時期汽水風俗考.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 114
[14]勞天華.(2006).可口可樂中國營銷策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大學).碩士
[15]黃升民, 趙新利, & 張馳. (2019). 中國品牌四十年(1979-2019). 第三章 品牌的土洋之爭:教訓與成長. 第一節(jié) 合資之殤與商標搶注.
[16]賈友成.(2011).跨國公司并購中的民族品牌保護與國家經濟安全――以天府可樂集團訴百事公司等侵害商業(yè)秘密案為例.中華商標(11),18-22. .
[17]李丹, 李鄧金.天府可樂品牌營銷策略研究[J]. 中國市場,2016, (40):42-43.
[18]齊向宇. (2018). 品牌力:讓老字號有“家”的意味——對話沈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實. 人力資源 (09), 12-19.
[19]大公報(天津版).(1933). "介紹兩家國貨工廠.".
[20]劉靖鋒. (2021). 淺析近代可口可樂公司在華特許經營. 現(xiàn)代營銷, 11, 136-137.
[21]中國飲料工業(yè)協(xié)會.(2002). 中國飲料工業(yè)現(xiàn)狀與展望. 中國國際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文集(下) (pp.115-120).
[22]代衛(wèi)東.(2015).碳酸飲料的生產設備研究.技術與市場(08),206.
[23]李群. (2012). 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法律制度研究 (博士 學位論文, 西南政法大學). 博士 150-151
[24]孟剛. (2023). 國產汽水如何長久立足. 中國消費者報(0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