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瓦莉拉
編輯 | 劉景豐
春節(jié)檔電影《哪吒2》仍在全球票房榜持續(xù)攀升,給中國影視出海帶來了新氣象。
《哪吒2》在海外迎來了高光時刻,那短劇出海是否也將迎來新面貌?
實際上,作為文化“新三樣”之一的短劇,已經憑借更大膽的劇集情節(jié)、更上頭的傳播,在過去一年持續(xù)在海外爆發(fā),吸引越來越多團隊入局。
今年1月,“App工廠”字節(jié)跳動被爆已經推出一款出海短劇產品“Melolo”,已上架全球17個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南美和北美地區(qū)的部分國家,并在海外短劇市場掀起一陣躁動。
在短劇出海領域,字節(jié)跳動從未缺席。無論是其作為生態(tài)服務平臺的TikTok,還是此前推出的試水產品Minishorts、Kalos TV,以及此次的Melolo,都意在海外復制國內“番茄小說+紅果短劇+抖音”的流量神話。
回溯至2023年年中,首批出海短劇廠商開始了海外發(fā)力,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以點眾、楓葉互動、中文在線、九州等為首的市場格局。
這一年半以來,更有前赴后繼的挑戰(zhàn)者加入。截至目前,已有超100款短劇App活躍在海外市場,逾百家專注海外制作的承制方參與其中,代理服務也在逐步健全。
然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誰能脫穎而出?從入局到變現(xiàn),大家都在竭力探尋那條通往最大化的確定性之路。
“我記得特別清楚,2022年7月2日下午,我在琢磨短劇與網絡文學之間的關系,它們彼此間突然打通了:把網絡文學視頻化,就是短劇。”點眾董事長陳瑞卿曾向媒體表示,在想通了網文與短劇之間的聯(lián)系后,他開始布置團隊殺入短劇市場,并在美國洛杉磯建立團隊,開啟了全球征程。
也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段,楓葉互動上線了ReelShort,開始發(fā)力海外短劇市場。
“從成本最低的網文入手,一旦這些作品經過市場驗證,我們會將它開發(fā)成網游。如果網文和游戲這兩步驗證結果不錯的話,我們可能會進一步將其改編成劇集。一個好的故事會在三個產品上同時發(fā)布。”根據楓葉互動VP南亞鵬的描述,網文、互動網游領域的經驗,給ReelShort的出海打下了良好的生態(tài)基礎。
而九州,這一短劇行業(yè)的另一個頭部玩家,也于2023年6月悄然發(fā)力。他們完全從0開始搭建海外團隊,迅速擁有了一支具備出海+短劇+大DAU內容型平臺經驗和能力的團隊,規(guī)模大概400人。
此時的ReelShort已經走過了不斷用翻譯劇試錯的迷茫期,逐步開始全方位本土化,從演員到場景以及劇本的改編全部貼近北美人群習慣,這樣的策略似乎讓ReelShort一下子找到了“發(fā)力點”。
憑借《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和《Never Divorce a Secret Billionaire Heiress》兩部爆款劇,整個7月ReelShort全球新增用戶270萬,其中7成來自美國,雙端流水540萬美金。
短劇《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圖源:IMDb
約半年后的11月11日,ReelShort成功躋身美國、英國、加拿大的App Store總榜前三,僅次于海外版拼多多Temu。
但一枝獨秀的局面很快被打破。春節(jié)期間,點眾的DramaBox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和北美地區(qū)都成功登頂了娛樂榜。到了去年3月,九州旗下的ShortTV也登上了美國App Store下載榜第一。
這是一場你追我趕的比賽。登榜的沖擊,“日入上億”的營收,吸引著更多掘金者陸續(xù)加入。他們前往北美、東南亞、中東,共同撐起了一片百億級美元市場的短劇藍海。
去年11月底,昆侖萬維在北京的一場閉門會上宣布,將斥資5億美元,投資制作1000部海外本土短劇。
其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也頻頻增持映宇宙股份,后者作為直播社交領域的佼佼者,已躋身國內微短劇市場的領先行列。
“現(xiàn)在國外短劇入局者很多,拍婚紗的、拍廣告的、新媒體的,都已經轉行拍短劇了。”曾有從業(yè)者向媒體透露,出海短劇已經涌入了更多的參與者。
從巨頭到中廠,再到轉型的影視公司,甚至跨行業(yè)的玩家,多方競逐讓行業(yè)越來越卷也是一個事實。大量的短劇公司遇到了日充值、ROI雙下降、二十爆一的殘酷環(huán)境。
從海外制作成本來說,一部50集的短劇,從籌備、拍攝到后期的制作周期大概在2-3個月,總體成本為15萬美金左右。但隨著海外拍攝的中國短劇項目越來越多,制作產能已經被擠壓,成本也在不斷上漲。
面對高昂的本地制作費用,也有不少開始公司利用AI降本增效,批量進行配音和字母翻譯,試圖控制成本、提高產能,從而撞出爆款。
但不可忽視的是,本土化依然是短劇爆款率的最大保證。曾有從業(yè)者向媒體透露:“這個劇本是按照國內的短劇劇本改的,上來就是扇巴掌的戲,美國演員看不懂,海外短劇的本土化非常重要。”
再來說投放。
目前,海外短劇的獲客渠道主要還是以Meta、TikTok和Google為主的社交平臺。根據Sensor Tower《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幾家頭部短劇的應用下載量都有超過65%來自付費下載。
頭部出海短劇應用下載來源占比。
圖源:Sensor Tower《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
一位在美國從事MCN行業(yè)的華人曾向媒體表示,“短劇需要通過TikTok平臺免費10集引流到App……如果你的劇情不符合平臺要求,被TikTok限流了,重拍都拍不了,損失巨大”。
一部短劇到底能不能成為爆款,以及在回收階段能否打正ROI,最終不可繞過的還是社交媒體的引流。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出海短劇的買量成本大約占據了總票房的70%至80%,但海外短劇ROI打正的比例僅有10%。
一部短劇推出后收不回成本也是常事,最夸張的時候國內某頭部平臺連撲19部劇。但只要跑出一個爆款,就能帶來上百萬美金的票房,之前的投入便能迅速回本。據統(tǒng)計,僅僅2%的爆款短劇就能夠帶來79%的收入。
各大App也從未放松素材買量的力度。根據DataEye海外短劇App素材投放榜,2月3日-2月9日TOP30的短劇App投放素材總數為16.1萬組,環(huán)比增長18.33%。這表明海外短劇市場的競爭依然異常激烈,同時也反映出業(yè)內對海外短劇市場前景的樂觀預期。
如何持續(xù)推出爆款短劇,也成了每一位從業(yè)者最關注的問題。
近期,字節(jié)跳動成立了專門的海外短劇業(yè)務團隊,并在北京、上海等地開啟了海外短劇崗位的招聘,包括海外短劇用戶產品經理、海外制片人等。
梳理字節(jié)跳動旗下產品不難發(fā)現(xiàn),圍繞其小說出海產品Fizzo,已衍生出漫畫、內容創(chuàng)作工具等,而短劇產品Melolo的加入,無疑也為其海外網文生態(tài)圖譜填上重要一筆。
而TikTok憑借其娛樂短視頻屬性,也早已是短劇出海的主要媒體投放平臺之一。去年,TikTok還上線了針對出海廠商的測劇工具,試圖在劇本階段就能利用數據幫助篩出爆款。
TikTok for Business“測劇工具”介紹。圖源:TikTok for Business官網
此外,TikTok還設立了短劇解決方案中心,官方吸納、招募內容方與承制方,一站式打通上下游鏈路。再往下梳理,到了變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TikTok也提供了新渠道——達人帶貨和品牌植入。
不容忽視的是,依賴大規(guī)模短劇的引入與投放,TikTok反之也獲取了更多的行業(yè)數據,進一步優(yōu)化算法模型,從而提供給短劇行業(yè)更為精準的內容、廣告、受眾的分發(fā)匹配。
但TikTok的野心絕不是只做掘金路上賣鏟人。2024年6月,TikTok曾在杭州低調開了一場約200人的會議,參與者都是短劇從業(yè)者和品牌方。會議透露TikTok新成立了短劇部門,計劃要和國內一樣布局站內短劇,在站內形成付費閉環(huán)。
而字節(jié)跳動這一系列圍繞短劇賽道的布局,也標志著短劇出海進入了新階段:更多資金和資源將涌入,商業(yè)模式將更加多元化,基礎設施也會更加成熟。
但此時,像ReelShort這樣的出海短劇頭部玩家,也將面臨一個問題:能否在大平臺的閉環(huán)生態(tài)中出自己的流量池?而這也是每一個創(chuàng)業(yè)產品的終極挑戰(zhàn)。
正如《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者所面臨的降維打擊時常發(fā)生。回望國內,曾經風口上的打車、外賣、共享單車,無不在重復著這樣的故事。
以前創(chuàng)投圈有個段子,創(chuàng)業(yè)者找投資時,投資人總會問:“如果BAT也做這個項目,你怎么辦?”
現(xiàn)在這個問題也擺在了短劇行業(yè)面前。
前不久,出海人的朋友圈應該都會被這樣一篇推文刷屏《“為什么我的產品在泰國次留40%,但在美國只有25%?”》,文中引用了一篇跨文化內容分析的論文《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Influences on Website Design in South Korea and the U.S.: A Cross-Cultural Content Analysis》,這篇論文通過比較美國和韓國的網站設計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
集體主義文化下的用戶呈現(xiàn)多時間導向(Polychronic time orientation),也就是傾向于同一時間同時進行多項任務。
個人主義文化下的用戶呈現(xiàn)單一時間導向(Monochronic time orientation),也就是更傾向于要依次完成多項任務,單一時間只做一件事。
而不同國家的對于集體主義或個人主義的文化傾向不同,這也就導致中國、印度的互聯(lián)網公司喜歡做all-in-one的超級App,而美國市場卻存在著諸多功能單一的工具產品。
這也許意味著,對于不同海外市場來說,全閉環(huán)生態(tài)或許并非萬能。
與此同時,個性鮮明的獨立短劇App,也正在逐漸積累了自己的粉絲群體。ReelShort的官方TikTok賬號粉絲目前已經達到160萬,不斷有忠實粉絲討論劇情以及期待劇集更新。
ReelShort官方TikTok賬號
按照短劇的劇本“套路”,劇集完結時通常會在最后設置一個“鉤子”,以吸引觀眾續(xù)訂下一集。
正如短劇的反轉、刺激與未知,短劇出海的故事同樣也是未完待續(xù)。在這個價值100億美元的市場中,從不缺乏有膽識的玩家,他們會把新的劇本繼續(xù)寫下去。
參考資料:
[1]短劇出海:TikTok式現(xiàn)象級爆發(fā),引領百億藍海賽道,恒泰證券
[2]“為什么我的產品在泰國次留40%,但在美國只有25%?”,老海盜的小酒館
[3]掘金東南亞,AI譯制成主流,短劇如何撬動全球百億市場?,娛樂資本論
[4]短劇出海眾生相:制造霸總的中國工廠,21世紀經濟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