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國家的社會風貌與生活特色在國際交流中愈發引人關注。
在不同國家的生活元素里,出行方式、語言文化、居住環境以及經濟與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各具特點,許多人熱衷于探索不同國家的獨特之處,想要了解他國人民的生活狀態。
除了這些普遍被關注的方面,公共交通與社會福利同樣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少人將目光聚焦于城市的繁華程度和旅游景點,因此對公共交通和社會福利的關注度相對沒那么高,但它們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公共交通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出行依賴,也深受居民和游客的關注。
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竟然也有與大眾認知不同的情況!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認為發達國家的公共交通便捷高效,福利體系也十分完善。然而,德國卻存在著一些特殊的現象。德國的出租車大多是奔馳,在德國幾乎家家有車,奔馳作為出租車對當地人來說并不稀奇,主要服務于外地游客。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國的火車卻經常晚點,工人罷工頻次也很高。如果在德國沒有私家車,出行就會非常受限,特別是在村里,車站點稀疏,可能要走幾公里,還得長時間等待,這種交通不便著實讓人崩潰。
德國的社會福利也有其獨特之處。德國生育一個孩子每個月可以領取將近 200 歐元的兒童金,一直能領取到 18 周歲,生育越多,領取越多。以一個孩子計算,能領取 2001218 = 43200 歐元,約合人民幣 30 多萬元 。但德國的工資水平并非如人們想象中那么高,多數人工資只有兩三千歐,而且德國人很少加班。
在語言文化方面,語言習慣是長期養成的,在一個環境里生活久了,語言習慣會根據當地情況發生改變,人們卻不一定能敏銳察覺。比如嫁到中國四年的德國姑娘,回德國 2 天后直言:中國的 “馬上”“有毒”。她和閨蜜約逛街,沒約定具體時間,閨蜜問她準備好沒時,她下意識回 “馬上”,當時她正在敷面膜。閨蜜以為可以出發就出門了,結果她還在化妝,閨蜜詢問她到哪了,她又順口說 “馬上”,其實她還沒挑衣服。在中國,“馬上” 有緩和余地,還能說很多次,尤其女生出門前說的 “馬上” 往往沒那么快,但在德國 “馬上” 就是即刻的意思,所以才鬧了烏龍。
在居住環境上,不少德國民眾愿意生活在小城鎮或者鄉村中,全國超過七成民眾生活在十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多數人口居住在嫻靜的鄉村。德國還有個特別規定,建筑物高度不能高于教堂高度,如有特別需求必須和當地政府協商,這使得德國境內高層建筑較少。再加上不少德國人認為低矮建筑更好展示文化特色,因此被留學生稱為 “德村”。從這可以看出,德國人重視祖宗留下的文化底蘊,不想因城鎮化而破壞安逸生活和文化傳承。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擁有高度發達和多樣化的經濟,國內生產總值約為 4.2 萬億美元,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2021 年,德國的人均收入約為 50276 美元,高于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平均收入。德國人的工作時長也有明確規定,平均每周工作 40 個小時,不同崗位會有差異,有些是每周 37 小時,都會在合同上一一注明 。而且德國人每年有 30 天帶薪假期,加上 100 多天的節假日,有充足的時間去休閑娛樂。
德國在公共交通、社會福利、語言文化、居住環境以及經濟與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展現出了獨特的一面,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德國別具一格的社會風貌,也讓人們對這個國家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