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費者反映,其在微信群購買的白酒收貨后發現不是真酒,要求退貨退款時被“拉黑”“踢出群”,無法進行維權;還有的消費者反映在抖音等第三方平臺看中商品后,賣家主動添加消費者微信完成付款或者讓消費者通過其他銀行卡轉賬付款,從而脫離平臺完成交易。作為消費者,您是否知道這都是利用公域引流轉為私域經營的營銷新策略呢?
私域經營作為新的營銷策略,存在四個方面的潛在風險:一是虛假和夸大宣傳。二是質量良莠不齊。三是個人信息易泄露。四是消費維權難度大。由于私域營銷模式具有隱蔽性,缺少平臺監管,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無法通過平臺維權,即便消費者發現上當受騙后選擇投訴、起訴等方式維權,也往往因取證難度大而舉步維艱。
“先享后付”隱患多 消費者需防范隱藏“陷阱”
消費者在使用“先享后付”功能時遭遇了一些隱患和挑戰:一是培訓機構以“先學后付”名義誘導辦理消費貸;二是網購平臺“先用后付”功能關閉難;三是“先用后付”存安全性隱患。
消費者應重點關注網購平臺是否將“先用后付”功能設置為默認勾選,是否為消費者提供一鍵取消或便捷的設置入口,簡化“先用后付”功能的取消步驟,確保消費者輕松管理和關閉相關功能。
預付式消費糾紛多發 消費者面臨多重風險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不簽署書面合同;二是經營者虛假承諾,隨意降低商品或服務質量;三是設置不公平格式條款;四是經營者攜款潛逃。
建議消費者在辦卡充值時首先要認真查看經營者的營業執照并拍照保存,其次要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應仔細查看合同上的退卡條件、使用限制等是否寫清楚,凡是不簽合同或合同內容存在不公平條款的,不要辦理。
抵制“特供”“專供”“內供”等酒品
一些不法分子虛假標注或宣傳與黨政機關和軍隊密切相關聯的特定名稱、符號、標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動等信息,制售“特供”“專供”“內供”等假冒偽劣酒類商品,欺騙誤導消費者。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部分消費者的特權崇拜思想,采用成本低廉的白酒罐裝而成,通過“精美”的包裝、編造營銷話術,打著所謂“特供”渠道的幌子來誘導消費者,不僅價格虛高,還可能損害飲酒人的身體健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請廣大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此類產品。
菏澤市市場監管局 菏澤市消費者協會
2025年2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