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一艘貨輪竟然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上把航母給撞上了?這感覺就如同電影情節一樣荒誕不經,可這樣的事情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2日深夜11點46分;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于埃及賽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水域;與“貝西克塔斯-M”號貨輪發生相撞。此消息宛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搶占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究竟是航母的金鐘罩出現了問題;還是貨輪橫沖直撞?
事發當晚,美國“杜魯門”號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正在執行軍事任務,準備穿越蘇伊士運河然后返回紅海。因為要等待才能通過運河,在此期間,航母打擊群只能一直保持單列航行的狀態。
此時巴拿馬籍散貨船“貝西克塔斯-M”號已完成從南至北跨越蘇伊士運河的航行,正準備駛往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23點46分,兩艘大船在夜晚進行了一次緊密的接觸。在碰撞的那一下,航母水線之上的船體一下子凹了進去,劃痕就像刀子割的一樣,很清楚能看到,飛行甲板上停放著的戰斗機被很大的沖擊力震得亂糟糟的。實際上貨輪“貝西克塔斯-M”號受傷更厲害,船頭右舷像被大錘子猛地砸了一下,遭受了嚴重的損壞,系泊鏈的設備也斷了。
我們來先看看這次事件的兩位主角身材對比,“貝西克塔斯-M”號貨輪長188.5米載重5.3萬噸。而“杜魯門”號航母作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其體積更為龐大,全長約332.9米,滿載排水量10萬噸。
航母的防御體系與航行安全措施可謂是全球頂尖水平。先進的導航系統,廣闊的雷達探測范圍,還有預警飛機等多層面的防御和監測方式,讓它能在海上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航母編隊在航行期間,通過維持隊形、實時瞭望以及進行警戒,以此來保證自身以及周邊海域的安全。
貨輪的航行速度相較而言比較慢,其機動性也較為差勁,轉向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航母卻擁有更為強大的機動性以及轉向能力。
為什么這次航母和貨船會撞上呢?
1種情況是,航母編隊在航行期間一般會采用特定的航行策略以及信號顯示,這樣其他船舶便能準確地識別與應對。在此次事件里,有消息稱“杜魯門”號航母在碰撞發生之前或許關閉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致使商船在雷達上無法觀測到航母,這也就能夠理解為何兩艘巨大的艦船會在海上迎頭相撞。
第二種情況是,如果當時航母以及貨船遭遇了惡劣的天氣,像狂風、暴雨、濃霧之類特殊氣象,這些天氣會對船舶的航行視線以及操作產生嚴重的影響,也有很大可能會導致雙方發生碰撞。
第三種情況是人為失誤,包括船員的疲勞駕駛、操作不當、判斷失誤,以及雙方通信不暢等問題,也是導致碰撞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種情況是航行設備故障;比如說貨輪或者航母的導航,還有雷達通信等這類關鍵設備要是發生了故障,就會致使無法及時察覺到對方,在兩船相遇的時候難以采取緊急避讓。
歷史上像這樣的事情,雖然少見,但還是有先例。譬如2009年,英國皇家海軍“不懈”號航母在地中海與一艘貨輪相撞擊,致使航母受損,所幸未致人員傷亡。此類例子警示我們,即便航母與貨輪徑直相撞情形極為稀少,仍在特定條件下有可能發生。
倘若貨輪跟航母撞上了,會給相關海域帶來交通堵塞;致使船舶受損、人員遭遇傷亡;還會引發因船體受損燃料泄漏導致的環境污染等嚴重的后果。
此事件促使我們思索,航行的各方應怎樣嚴格遵照航行規矩并強化船舶管理,以此防止這類災難事件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