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門診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位身穿白大褂的醫生跪在地上,為身旁的患者進行緊急心肺復蘇。他雙手交疊,不停地用力按壓。擔架床到位后,一行人迅速將患者抬上,飛奔前往搶救室,而這位醫生在擔架床上依然堅持不懈地繼續進行心肺復蘇……。 這位醫生名叫張杰,是該院心血管內科五病區的主任,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已有二十余年,這也是他無數次成功搶救危重患者中的又一次經歷。
事發當日,一位患者搖搖晃晃走進心血管內科五病區主任張杰的診室,剛坐下,張杰就敏銳察覺到患者狀態極差,面色鐵青、口唇發紺、眼神渙散。就在他準備詢問時,患者突然身體歪斜,即將摔倒。張杰迅速扶住患者,呼喊無果且檢查頸動脈無搏動后,立刻判斷患者心臟驟停,必須馬上進行心肺復蘇和電除顫。
張杰迅速將患者放平,開始心肺復蘇,同時大聲呼叫同事協助。隔壁診室的心內三病區陳儉主任和心內五病區主治醫師馬龍飛聞聲趕來,一邊接力心肺復蘇,一邊聯系急診科準備除顫儀。
幾分鐘后,急診科帶著擔架床和除顫儀趕到。此時患者心跳、呼吸仍未恢復,連接除顫儀后顯示為室顫。張杰迅速將除顫儀調至非同步直流電復律模式,設置200焦耳充電后,準確放置電極板,果斷下令“放電”。電流通過,患者身體猛地一顫,隨即恢復了自主呼吸,開始大口喘氣。看到這一幕,在場的所有人終于松了一口氣,緊張的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然而,患者尚未脫離危險,張杰詢問病史得知其胸痛就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持續,極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引發室顫。張杰一邊通過患者的手機聯系家屬,一邊安排急診和導管室準備手術,為患者開通生命綠色通道。征得家屬同意后,患者被送入導管室,開始進行急診介入手術。
造影顯示患者前降支中段完全閉塞,手術中還反復出現室性早搏和短陣室速。在心內五主任張杰、副主任何冉及主治醫師郭赫立、韓欣宇、魯召輝的默契配合下,成功完成前降支冠狀動脈腔內擴張成形術,患者情況趨于穩定。
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被轉至CCU進一步觀察。次日,張杰前往探望時,患者緊緊握住他的手,激動致謝:“謝謝主任,真的非常感謝您,要不是您及時搶救,我這條命就沒了。”面對感謝,張杰表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與使命,每位醫者都會在患者需要時全力相助,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
此次成功搶救,不僅展現了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醫護團隊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專業素養,更詮釋了醫療工作者守護生命的堅定信念 。(朱智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