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術后腫瘤復發8厘米,如今已“帶瘤生存”30年,這一療法是如何延長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肝癌到底怎么治,才能更好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呢?肝癌即使經過治療,仍是有復發的風險的。大家好,我是腫瘤科羅小東教授,從事腫瘤臨床工作數十年,主持中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新模式,擅長肺癌、腸癌、乳腺癌、宮頸癌、胃癌的個體化、階段化綜合治療。曾有一個患者,如今帶瘤生存已經30年。
1994年,40歲的鄭阿姨確診肝癌后進行了手術切除,術后不到半年,腫瘤復發,瘤體約8厘米。當時肝癌的治療手段不多。尤其對于中晚期患者,治療選擇非常有限。經過詳細會診后,鄭阿姨選擇了微創介入治療。
微創介入療法能延長曾術后腫瘤復發的肝癌患者生存期,主要通過幾個方面進行。精準打擊腫瘤:
經動脈灌注栓塞術(TACE),能精準地阻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使腫瘤細胞因缺血缺氧而死亡,同時藥物在局部持續發揮作用,進一步殺傷腫瘤細胞,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對于術后復發的 8 厘米腫瘤,可使其縮小,降低腫瘤負荷,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期。
局部消融腫瘤:像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等技術,可利用產生的高溫使腫瘤細胞發生凝固性壞死,直接消滅腫瘤,對于一些邊界相對清晰、未發生廣泛轉移的復發腫瘤,能起到很好的局部控制作用,減少腫瘤對周圍組織的侵犯和破壞,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
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微創介入療法創傷小,對患者身體的整體機能影響小。術后患者恢復快,能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免疫力也能相對較好地維持,有利于身體對抗腫瘤細胞,降低因手術創傷大導致身體虛弱而引發的腫瘤進一步惡化風險,從而延長生存期。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肝癌患者的肝臟功能往往已經受到一定影響。微創介入療法可以精準地針對腫瘤部位進行治療,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臟組織及其功能,使患者能夠維持較好的肝功能,保證身體的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為后續的綜合治療創造條件,有助于延長生存期。
此外,微創介入療法可以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相結合。進一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多種治療方式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期。比如對于較大的復發腫瘤,先采用 TACE 治療使腫瘤體積縮小,再結合射頻消融或微波消融等局部消融技術,對殘留的腫瘤組織進行徹底清除,通過這種多模式的聯合治療,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減少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機會,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重復治療優勢。對于術后復發的肝癌患者,若身體狀況允許,微創介入療法可以根據腫瘤的復發情況和患者的具體病情,多次進行治療。不像傳統手術可能因患者身體狀況或手術難度等原因,難以進行多次操作。通過多次的介入治療,持續對腫瘤進行干預,有效控制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為患者長期 “帶瘤生存” 創造條件,延長生存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