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以色列是當今世界兩個慘遭襲擊的國家,因為歷史原因,他們都不受周邊鄰居所待見。
猶太人自古以來就因為宗教原因在西方被視為異類,你如果讀20世紀之前的文學作品,就會發現猶太人總是被描繪成貪婪、自私、冷血的形象。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放高利貸要“割一磅肉”的夏洛克就是猶太人。
因為二戰期間的悲慘遭遇,西方出于政治正確而支持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但真正能稱作“盟友”的,只有美國。其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更是將其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巴勒斯坦人所謂“從河流(約旦河)到海洋(地中海)”就是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
烏克蘭的處境其實與以色列非常相似——沒有一個可以作為朋友的鄰居。
因為其脫胎于前蘇,并且留著難以抹去的印記,以致西歐對它懷有戒心;其他同樣脫胎于前蘇并成功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國家則因為太了解的原因不想與其交往過密。
烏克蘭渴望徹底擺脫俄國的控制與影響成為歐洲大家庭成員又惹得俄國人極不高興。
俄國的想法是,要么烏克蘭像白俄羅斯那樣成為其手中的提線木偶,要么就干脆把它納入囊中。
歐美的左派愿意接納它、改造它,而右派則因為其出身原因始終將其拒之門外。
因此,以色列和烏克蘭不可避免地成了攻擊對象。
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建國,幾個小時,阿拉伯伊斯蘭主義者就發動了意在抹去以色列的種族滅絕戰爭。
77年來,以色列人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發生了六大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戰爭、贖罪日戰爭、黎巴嫩戰爭,以及2023年10月7日爆發且正在進行中的“以色列-哈馬斯戰爭”。所有這些戰爭,都是民主國家以色列與阿拉伯帝國主義和伊斯蘭主義的戰爭。
烏克蘭1991年獨立至今34年,明面上經歷了頓巴斯戰爭、克里米亞危機和正在進行的俄烏全面戰爭,但暗地里較量了幾十年,橙色革命、廣場革命……表面上是內斗,本質上是俄、烏之間拉扯與擺脫兩股力量之間的抗衡。
盡管有相似的軌跡,但命運卻截然不同。以色列把周邊的敵人打得看破了人生,烏克蘭卻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援助的情況下勉力支撐。
經常有人拿俄、烏兩國的體量進行對比,并將其當作烏克蘭不可能獲勝的理由。但如果比較一下烏克蘭和以色列的體量,就能夠發現這種說法的荒謬。
烏克蘭人口4000萬,以色列人口只有1000萬,沒有好鄰居;烏克蘭領土面積是以色列國土面積的28倍。
看上圖,把以色列搬進烏克蘭,只占中間一小片。
阿拉伯國家總人口約4億,以色列人口數僅占其1/40;俄國人口1.44億,烏克蘭占其比例近1/3。
所以國土面積和人口數絕非決定性因素。
再看朋友情況——以色列只有一個重要的朋友:遙遠的美國;烏克蘭有很多朋友,大多近在咫尺。
以色列周邊曾經全是敵人,烏克蘭鄰居中只有一個敵人。
以色列也曾想加入歐盟,但多數歐盟國家不支持。以色列還想加入北約,但北約不想被拖入中東地區的戰爭,也不想得罪他們的阿拉伯朋友。盡管美國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但更傾向于通過雙邊關系支持以色列,同時避免破壞與中東產油國的關系。
從這些情況來看,烏克蘭的處境本應比以色列更好,但事實上卻完全相反。
烏克蘭比以色列少了什么呢?
我行我素!
以色列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你對我狠,我比你更狠!只要能保護自己的安全,什么手段都可以上,底線是不主動對別人動手。正如周星馳的臺詞——要打敗壞人,就要比壞人更壞。把壞人干掉再做回好人。
烏克蘭不行,它想融入的歐洲講究的是左派“仁義禮智信”,哪怕敵人再野蠻、再不守規則,烏克蘭也要遵守歐洲的規則。但“君子斗不過壞蛋”是古今中外的鐵律,因為君子有底線,壞蛋沒有。
說到這里,思路應該很明白了——烏克蘭就是要學習以色列的“我行我素”,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怎么做能保護自己就怎么做。
以色列擁有強大的情報能力,成功實施遠程暗殺計劃,從納粹戰犯和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到伊朗核科學家;烏克蘭的情報部門已經在建設之中,他們也可以借鑒以色列的方法去消滅自己的敵人,讓所有傷害烏克蘭人的人終身生活在恐懼之中。
以色列還有未申報的核武器庫,既不說有也不說沒有,誰敢用核武動我,我就以牙還牙!
但是烏克蘭卻主動放棄了核武,換來的只有一紙隨時被撕毀的安全承諾。
澤連斯基去掉與川上普會面時,首次表態說如果烏克蘭的安全得不到盟友的保障,烏克蘭就恢復核武地位。
這一點無比正確!
盡管烏方多次否認,但不排除實際上已經在恢復當中。由于正處于國破家亡的危險邊緣,烏克蘭可以比以色列走得更遠——宣布自己擁有核武,并在必要時扔到烏東——自己的國土——戰場上。
以色列被稱為“中東小霸王”,簡中區常常戲稱為“中東平頭哥”,烏克蘭也可以做一個“東歐小霸王”、“東歐平頭哥”。
以色列領土少、人口少,并且沒有資源,但成為中東唯一的發達國家,烏克蘭在領土、人口和資源方面遠超以色列,完全可以建設成發達國家。
學習以色列,烏克蘭的客觀條件完全具備,缺的只是觀念,和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自2024年下半年,我們已經看到以色列和烏克蘭采取了一些合作項目,但遠不夠深入。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以色列當時等待美國大選結果。
現在,川普上任快滿月了,以色列向烏克蘭提供更大程度支持的可能性已經極底。
希望以色列永遠不要忘了,盡管和烏克蘭的朋友圈不同,但是兩國是同一個敵人。
正是這個共同的敵人,向烏克蘭發起了入侵,并唆使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了襲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