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震驚世界的朝鮮戰爭爆發了,起初朝鮮人民軍占據優勢,一路把美韓聯軍逼到了釜山一線,眼看勝利在望,結果麥克阿瑟來了個仁川登陸,將朝鮮人民軍攔腰截斷,局勢發生了大轉折,在麥克阿瑟的分割包圍,窮追猛打下,朝鮮人民軍大部損失,聯合國軍一路追擊,占領了平壤,把金日成逼到了三九線以北。戰火燒到了中朝邊境,美軍甚至一度派轟炸機轟炸了我國的安東(今丹東),嚴重威脅我國的國防安全。于是中國決定答應金日成的請求,派出志愿軍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面對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軍隊,手握簡陋武器的志愿軍絲毫沒有畏懼,而是大膽深入,對聯合國軍進行運動作戰,使得聯合國軍遭受了重大挫折。前四次戰役,共造成聯合國軍近十五萬傷亡,迫使敵軍重新退出三八線,并一度重占漢城,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朝鮮戰爭態勢圖
可是,由于美軍一直掌握著制空權,對我軍的運輸補給線實施狂轟亂炸,導致我軍的后勤補給很困難,而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似乎也覺察到了志愿軍的進攻周期,提出了所謂的“禮拜攻勢”的概念,美軍從此面對志愿軍的攻勢便有序撤退,待到志愿軍補給消耗的差不多了,再組織進攻。這種戰術一度也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尤其是在第五次戰役期間,我軍由于深入過多,導致補給線拉長,聯軍借此反撲,給我軍造成了很大損失,甚至出現了成師建制損失的現象,可是有這么一個團,面對聯合國軍的重重堵截,以攻為守,順利地突出重圍,還俘虜了三百多敵軍,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團的傳奇事跡。
電影《長津湖》劇照
孤軍突進,91團面臨生死抉擇
1951年4月22日,中朝軍隊再次發起全面進攻,第五次戰役開始。在戰役初期,中朝軍隊攻勢凌厲,在西線于28日迫使聯合國軍撤至漢城及北漢江、昭陽江以南地區重新組織防御,在東線于5月20日,迫使南朝鮮軍退至撤至九城浦里、豐巖里、下珍富里地區。但是由于敵軍事先預判了我軍的攻勢,美軍及時來援,建立縱深防御及東西聯動的防線,致使我軍攻勢受挫,并且由于補給線的拉長及美軍瘋狂的轟炸,我軍的補給出現了空前的困難,再加上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下令讓聯合國軍全線反撲,意圖對突進的我軍實施分割包圍,為爭取主動,集結休整,志愿軍總部下令主力北移"三八線"南北地區,可是由于準備不足,部隊轉移倉促,從而造成了防御空隙,使得聯合國軍的特遣隊得以趁隙而入,擾亂我方的轉移,并對孤立的部隊實施包圍,從而導致我軍的較大傷亡,像第60軍的180師就在駕德山地區陷入敵人重圍,突圍時由于指揮失誤和組織接援不力,部隊遭到重大損失。而這種情況同時也出現在了12軍31師91團面前。
時任91團團長李長林
在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31師作為尖刀部隊,在師長趙蘭田的指揮下向敵軍縱深穿插,而91團作為先遣團,位置最為靠前,已經在洪川峴突破聯合國軍第五師的防御陣地,在殲敵一部后,迅速向敵縱深進攻,在5月20日夜,攻下了珍富里以南的射南山和兄弟峰,切斷了敵軍的南逃路線。但在22日,志愿軍決定撤兵,使得91團一下子成為了孤軍,由于通訊不暢,遠在敵后的91團團長李長林根本不知道敵情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31師師長趙蘭田在接到撤退命令時,頓感壓力,但他也無可奈何,因為91團的位置實在是太靠前了,情急之下,他下令,派作戰科副科長帶兩名警衛員穿越敵人的火線,前去給91團送信。當作戰科副科長把信送至李長林時,他正準備率領全團攻擊三倍于己的韓軍3軍團指揮部。李長林接到消息后,頓時感到頭皮發麻,情況顯示,此時正有三個師的美軍向他合圍過來,如何才能突出重圍,一個關乎91團命運的難題橫在了李長林面前。
大膽南進,避實就虛,成功脫險
接到撤退命令后,李長林和政委張士誠、參謀長劉玉聲、政治處主任孫堅等人開了個緊急會議,研究撤退方案。有人主張向西邊突圍,再尋機北撤,有人主張堅持到天黑再說。李長林在一旁仔細聽著,思考著,最后他說,同志們,目前敵軍已經深入我軍后方,我軍的位置也已經暴露,按原路返回是不可能了,也沒辦法堅持到天黑,我認為,咱們應該趁敵不備,大膽向前方也就是東南方進擊,這里雖然是敵軍腹地,但是由于現今敵軍主力在大舉反撲,留在后方的大多是南韓的二線部隊,戰斗力弱,比較好對付,只要我們能夠渡過漢江,就能進入大山,之后就可以尋機突圍了。經過討論,在場人員一直認為,李長林的方案還是比較可行的。
于是91團開始大膽向東南挺進,為了迷惑美軍偵察機,他們戴上美軍的鋼盔,走大路,一路輕裝簡從,其實聯合國軍根據情報也知道附近有一支規模不大的中國軍隊,但是他們判斷,這支中國軍隊一定會迅速北撤,于是在北上的各個道路上都設置了防線準備堵截,可是他們萬沒想到,李長林會反其道而行之,以攻為守,向南挺進,果然,一路之上,91團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大多是小股的南韓守衛部隊,他們迅速地渡過了漢江,并在漢城附近還抓獲了三百多南韓俘虜,之后進入了深山叢林,在美軍和韓軍的防線中間穿過,兜了一個大圈子,歷經六天六夜的艱難跋涉,終于到達志愿軍文登里防線,與31師主力部隊會合。
英雄受表彰,后升職副司令
回歸主力部隊的91團受到了戰友們的熱烈歡迎,連彭德懷總司令都沒有想到,91團能夠造就如此奇跡,以至于后來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揚91團和團長李長林。而經此一役,李長林因戰功升任31師副師長,并在上甘嶺戰役中代理31師師長,堅守上甘嶺陣地45天之久,成功阻擊了范弗利特的攻勢,使得志愿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
回國后,李長林歷任第27軍79師師長,第20軍60師師長,第12軍副軍長,并在1969年新疆發生‘8.13鐵列克提事件’后,出任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擔任預備對蘇防御作戰的前線指揮。在任期間,李長林組織建設了中巴友好公路,援建了喀喇昆侖公路,為我國的邊疆建設和對外友好關系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99年李長林因病去世,而他光輝的一生,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精彩表現,必會被世人銘記,廣為流傳。
喀喇昆侖公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