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后,總結經驗教訓,立志再度北伐,當曹魏與東吳在東線發生戰爭時,諸葛亮立刻抓住機會,二度北伐。
可是,此次北伐,諸葛亮親率數萬大軍,卻被一個只有千余人駐守的陳倉攔住,導致功虧一簣,被迫退軍,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本文共計4000字,閱讀需要十分鐘,歡迎各位新老朋友閱讀、點贊、轉發、關注
(一)二次北伐 受阻陳倉
續上文: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冬十二月,諸葛亮在得知魏左將軍張郃率軍東下的情況下,趁著曹魏關中空虛,立刻率兵數萬,在此舉行北伐!
這一次,諸葛亮率領大軍出故道,經散關,直奔其目的地陳倉而去!
可是這一次,當諸葛亮出現在陳倉城外的時候,卻是發現了,原本意想之中的陳倉空虛,旦夕可下,到現在卻變成了城高池深,重兵駐守的局面!
想到了這里,諸葛亮不由得感嘆道,曹真,的確是個將才。
因為,早在諸葛亮從祁山退兵的時候,曹真就料到,諸葛亮若是再次興兵伐魏,那么他的出口一定在陳倉一帶。
因此,在那個時候,曹真就推舉一人,前往鎮守陳倉,并且擔保,此人一定能守住陳倉!
這個人,叫做郝昭。郝昭,字伯道,太原人,此人為人雄壯,少年從軍,因為屢立戰功,在軍中的地位逐漸地上升,是實打實的一步步血拼出來的將軍。
郝昭基本上一直在河西之地鎮守,因此對于當地的風土民情、地理地貌以及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性作戰習慣有著相當的了解。
曹真都督西方軍事的時候,郝昭也就成為了曹真的部下,曹真也是在那個時候,了解到了郝昭的能力。
魏王曹丕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五月,西平的麴演勾結附近幾郡開始搞事情。
張掖郡的張進一看機會來了,就把太守杜通抓了起來,酒泉郡的黃華則拒絕太守辛機赴郡就任,他們都自稱太守響應麴演。
與此同時,在武威郡的三個部落的胡人也是再度反叛。
整個涼州一帶的局面開始混亂起來,當時的武威太守毌丘興情急之下只得向金城太守、護羌校尉蘇則告急。
蘇則一聽,奶奶的這還了得,再這么拖下去,金城郡這不也廢了嗎?因此蘇則也是打算立刻率兵相救。
可是金城郡的官員卻認為,此刻的叛軍勢力很大,想要救援武威,必須要有大量的軍隊,現在金城郡這兩下子,一個搞不好,不但救不了武威,甚至還會把金城郡搭進去啊。
而這個時候,郝昭正好駐扎在金城,這可是一支生力軍,可是郝昭卻并不直屬于金城太守,而是聽命于曹真,當時,郝昭接到的命令是不能西渡。
此時,比較焦急的蘇則也是召集了金城郡的主要官員以及郝昭開始研究怎么辦,蘇則說道:
“各位,如今的叛軍氣焰雖盛,然而都是剛剛拼湊起來的,其中有些人被元兇裹挾,未必和賊人一條心啊,我們應該利用賊人的內部矛盾,乘機進攻。”
“他們中的善良之輩必然脫離叛軍,歸附我們,這樣,我們增強了力量,叛軍的勢力也就減弱了。我們既獲得增加兵員的實力,又使氣勢倍增。”
“率兵進討,一定能夠將叛軍擊潰。如果等待大軍到來,需要很長時間,敵軍中善良的人沒有歸宿,必然與邪惡之徒同流合污,善、惡兩種人混合在一起,在短期內很難分開。”
“郝將軍,雖然有命令不得西渡,為權宜之計而暫時違背,自己作決定也是可以的。”
聽到蘇則的話后,郝昭等人同意了,于是號召開始調集軍隊救援武威,在曹魏正規軍來到之后,武威三個部落的胡人輕松地被平定。
在這之后,蘇則與郝昭等人又和毌丘興一起進攻張掖郡的張進。經過一番交戰,徹底地平定了河西各郡。
在這次作戰里,郝昭也是立下了大功,此后郝昭也是一直駐守當地,深受各族百姓的擁戴。
所以,當曹真看到諸葛亮退兵后,便是推舉郝昭來固守陳倉,郝昭來到之后,也是絲毫不敢有所懈怠,利用原本就堅固的陳倉城墻,再一次增加防御手段。
與郝昭一同鎮守陳倉的,還有一位王生,這位王生應該就是王雙,在二人的努力下,幾個月的時間陳倉城防再一次加固了。
所以,當諸葛亮來到后,也是明白了,這一次北伐突然襲擊是不可能了,面對陳倉的強大的城防,漢軍唯有發動攻城戰!
可是,諸葛亮也知道郝昭是一員勇將,而且陳倉城防過于堅固,如果正面硬攻的話,難免會造成較大的傷亡,于是,諸葛亮打算,勸降郝昭,如果能夠勸降,方為上策。
因此,郝昭的同鄉靳詳接到了這個任務,可是,由于郝昭很是謹慎小心,靳祥連城池都進不去,只得遠遠地站在城外喊話,而郝昭則在城樓上回應。
面對靳祥的勸降,郝昭回應道:
“靳祥,我大魏的律法,你是熟悉的,我的為人,你是了解的。我深受國恩而且門第崇高,你不必多說,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訴諸葛亮,就來攻打吧。”
靳詳聞言,也只得把郝昭的話告訴了諸葛亮,而諸葛亮既感嘆郝昭的忠義,勸降郝昭的想法也沒有改變,因此他又讓靳詳再次勸告郝昭,靳祥說道:
“郝將軍,兵眾懸殊,抵擋不住,何必白白自取毀滅啊。”
郝昭卻是鐵了心了防守到底,決不投降,因此他對靳詳說道:
“前面已說定了,我認識你,箭可不認識你。”
無奈之下,靳詳只好返回。再不回去,自己就成刺猬了,而此時,諸葛亮也是明白了,郝昭此人,不可勸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這兩次勸降,恰恰是幫助了郝昭。
為什么呢?
因為靳祥根本就沒進去城池,所以兩個人的喊話陳倉的所有守軍都能聽得到,如果是兩個人秘密談判,就算是最后郝昭不投降,這事情傳出去,也一定會對郝昭有所影響。
守城士兵心里一定會犯嘀咕,自己是不是被將軍給賣了啊?
可是此次,靳祥勸降兩次,郝昭都不為所動,反而在表明自己決心的同時,激勵了全城的士兵的斗志,煥發出了更多的戰斗力!所以,這兩次勸降,反倒是成全了郝昭!
而此時,諸葛亮也是下定決心攻城,此次漢軍數萬人,整裝而來,而陳倉的守軍不過一千多人而已,而且,曹魏方向的援軍短時間內根本來不到這里,那么,就趁此機會,猛攻陳倉!
于是,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
漢軍首先派出兩部士兵發動攻城,一方面是登城步兵,扛著云梯發起沖鋒,一方面是大型的沖車,緊隨其后,猛攻陳倉。
由于漢軍人數居多,所以很快沖到了城墻底下,架起云梯開始登城。
可是對此,郝昭卻早有準備,而也正是這次反擊,郝昭竟然發現了我國歷史上目前已知的最早使用火箭的記載,那就是魏軍將弓箭點火,射向了漢軍!
一時之間漢軍的云梯全部著火,所有登城的盡皆被燒死或者摔死,云梯登城步兵損失慘重。
此后,郝昭郝昭又命人用大繩子系上石磨盤,開始投擲向漢軍的沖車,在這樣的攻擊下,漢軍的沖車基本被摧毀!
看到這一幕,諸葛亮也是深感于郝昭的守城方式,但是,陳倉一定要拿下!因此,漢軍的隊伍里出現了一種攻城重器,那就是高達百尺的城井字形木欄!
士兵站在上面,可以與城墻持平甚至是遠遠高過城墻,以這種優勢來向城中射箭!
除此之外,漢軍開始快速地搬運土塊,運動到陳倉城下的時候便是用土塊填滿護城河,而后意圖直接攀登!
在這樣的攻勢下,郝昭只得棄守外城,在內城再次修筑靈石的城墻來進行抵擋。
看到這一幕,諸葛亮再次派人挖地道,地道是漢末常用的攻城方法,既然是常用,自然也是就有著應對的方法。
得知諸葛亮在挖地道后,郝昭也是派人在城內挖橫向的地道進行攔截!
原因很簡單,在這里橫向阻截,漢軍一出現,就掉到坑里被發現了,所以地道攻城法也就失去了意義。
就這樣,一晃二十多天過去了,漢軍傷亡很大,可是陳倉城還是沒有拿下!而到了此時,兩大問題出現了。
一個便是糧食的問題,諸葛亮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陳倉城竟然阻擋了他數萬大軍二十多天。
而此次軍糧,至多一個月的用度,現在糧食馬上用光了,陳倉這里卻是寸步難進,難道,又要退軍了嗎?
此外,曹魏的援軍再慢,二十多天了,也該趕過來了!
果然,曹真派遣部下費耀率軍前來支援郝昭,而魏明帝曹睿也是急調剛剛東下的救火大隊大隊長左將軍張郃再一次對戰諸葛亮。
并且全權統率京都一帶南北軍三萬余人,而且曹睿親自為救火大隊長張郃置酒送行!
而此時,曹睿問張郃說道:
“將軍,您到達陳倉的時候,陳倉城會不會已經被諸葛亮拿下了啊?”
而張郃對此卻是胸有成竹的說道:
“估計臣還沒到前線諸葛亮就已經撤走了。臣屈指計算,諸葛亮的糧草支撐不了十天。”
聽到了張郃的話,曹睿放心了,而事情的發展果然與張郃預料的一樣。
當張郃大隊長晝夜行軍的趕到陳倉的時候,諸葛亮果然退兵了,而糧食吃光,魏軍援軍到來,不退軍,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在諸葛亮退軍后,魏將王雙不知死活,率領騎兵展開追殺,這可是氣壞了諸葛亮,我數萬大軍打個小小的陳倉城,二十多天沒打下來,現如今你還敢追殺!來人,設置伏兵!
就這樣,王雙被漢軍伏兵所斬殺,這也算是這一次北伐的唯一的戰果了,可是,干掉一個小小的王雙,于大局,似乎,也沒啥大用。
所以,二次北伐,前后一個月,再次失敗了。時間轉眼便是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的春節,可是,這一次,諸葛亮以及全軍將士哪有心思過春節呢?
二次北伐,實際上,也算是倉促出兵,沒有準備充足,曹魏一方八月剛剛結束東線戰事,諸葛亮不到四個月便是再次出兵。
對于一次北伐失利來說,越是心急想要搬回來,可結果卻往往不如人意,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這一次北伐里,漢軍暴露出的問題很大也很嚴重,那就是攻堅戰的能力,漢軍實在是太薄弱了。
一個一千多人駐守的小小的陳倉城都拖住了漢軍二十多天,那么,以后的郡城、以后的長安城,又該怎么去打呢?
一支軍隊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它的作戰方式,那就必須要盡量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從夷陵之戰到現在,漢軍基本上七八年沒有經歷過大型的城池攻防戰,所以,這方面的作戰能力戰斗經驗也著實是少得可憐。
唯有在野戰過程里才能與魏軍決戰,所以,這也是此次二次北伐的經驗與教訓,諸葛亮也是一一地記在了心里,想要北伐,各種因素,都絕對不能忽視!
可是不管怎么說,大過年的,小小的陳倉打了二十多天沒下來,不單純是諸葛亮的心里不舒服,漢軍眾將的心里也是相當的不舒服,不舒服怎么辦?不回成都,繼續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